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试析藏族独特文学现象-文学论文

作者:旦切莫排来源:原创日期:2012-06-29人气:849
其一是米拉日巴道歌是米拉日巴大师在他一生漫长的修心过程中对客观世界、人众生活、以及所见所闻用其独特的佛教修心之道来感悟、领略后再用通俗易懂的言语加以最日常的生活事例,以佛教界僧人独特的说唱法说唱给广大的民众,意在感化、教化和佛化众生。是一部由米拉日巴尊者这一创作主体对客观世界、所见所闻等创作客体进行感悟、阐释的个体创作性作品。它的创作主体是米拉日巴,也只能是米拉日巴。
其二是但是我们必须值得注意且思考的是,现在能呈现在我们眼前的这部巨著中的称之为米拉日巴道歌的道歌集却是由米拉日巴大师圆寂(1123年)后的第329年才迟迟诞生(1452年)的伟藏高僧桑杰尖参所搜集而成。也就是说米拉日巴大师把自已所创想出来的道歌说唱给了广大民众,使其在民众中传唱了将近四个世纪之久后才由伟藏高僧桑杰尖参搜集而成。试想,一个没有载入文字的,也没有其它任何保障的并且在文化水平参差不齐的广大民众层里流传了将近四百年之久后才记载成书的道歌与它最初的原型比较肯定有很大程度的异化。从这个不能不考虑的角度来看,米拉日巴大师又不能完全称之为《米拉日巴道歌集》的作者。
2、以桑杰尖参为作者做分析
其一是一部完全由搜集整理而成的作品怎么也免不了渗进一定的其搜集者的思想观点、艺术手法和创作语言等上的风格差异。换句话说,文学之所以称之为文学的关键所在创作语言,艺术手法和思想观点等方面已经失去了其原有的风格特点。《米拉日巴道歌集》最初虽是由米拉日巴大师所构思创作出来的,但当时并未记载成书。到其记载成书间的将近400年的漫长的民间流传过程中必定有很大程度的遗漏或异化,甚至丑化。而这些遗漏、变化、异化的部分正是由跟米拉日巴大师同一个教派也跟大师持同一种世界观、人生观的十五世纪伟藏高僧桑杰尖参所整理,校正,填补而成的。从这一角度来看,伟藏高僧桑杰尖参也可称之为《米拉日巴道歌集》的作者。
其二是但是一部名著,它之所以“名”,就在于它前无古人的创作性。其“前无古人”的意义才是文人们所倡导、敬佩的。《米拉日巴道歌集》其最初的创作者毫无疑义是米拉日巴大师本人。由大师构思创作完成后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说唱给了广大的民众层。然后才由伟藏高僧桑杰尖参搜集整理而成。米拉日巴大师才是这个中外名著《米拉日巴道歌集》的真正意义上的创作者——作者,伟藏高僧桑杰尖参只是其搜集者、整理者、加工者而已。
综上四种角度的分析,似乎又有一个不同于此四点的新的疑意,不防也提出来。
3、以《米拉日巴道歌集》为民间作品做分析
《米拉日巴道歌集》先被米拉日巴大师构思创想出来说唱给广大的民众,使其在民间自由流传。然后将近四个世纪后才由伟藏高僧桑杰尖参搜集整理而成,在它的构思创作与记载成书之间约隔四百年之多,大约经历了6、7代人的自由口头传承。在同一代人中,同一个故事原型经过民间的自由口头传说后在不同的地方区域内呈现出形形色色的、变质变量的不同故事的比比皆是。更何况是自由流传了400年之久而且以高深玄奥的佛家思想、高僧觉悟为主题的密宗瑜伽者的道歌。所以这些道歌在这将近6、7代人的民间口头传承中必定向大众化方向演变过,也必定凝聚了这6、7代的思想精晶。所以我们也有理由把此名著归类为民间文学之列。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