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作者:王红霞来源:原创日期:2012-07-12人气:878
启发性原则。在导入新课时所设计的一系列问题包含了许多疑点和悬念,值得深思,一经提出就能激发学生探求的兴趣,而且能启发学生进行多向思考。如在讲员工的收入不能用平均数来反映时,老师提醒大家注意经理和见习生的工资有什么差异,从而讲述平均数容易受极端值的影响。又如公司多了“我”以后,老师又提出了一个问题;中位数和众数还是1500元吗?从而引出中位数和众数的另一种情况的求法。
2、量力性原则。在这节课上,张老师所提问题考虑了大多数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认知水平等,更多地选择了那些难易适度,既能激发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又能使学生能力得到提高的问题,如在“试一试”这个练习中,问题(1)数据4,4,5,6,7的中位数和众数是多少?问题(2)加入一个5后,数据4,4,5,6,7,5的中位数和众数是多少?问题(3)若加入一个x后,数据4,4,5,6,7,x的中位数是5,则x是多少?所设问题由简到难,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解答问题的能力,都有自我表现的机会,这样的课堂设计增强了学生主体参与意识,提高了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都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3,适时性原则。孔子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对我们设置课堂提问是有现实意义的。当学生处于“愤”、“悱”状态时,教师的及时提问和适时点拨,能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探索活动中去。张老师在叫一个学生回答问题鞋码的众数是什么时,那个学生误将23.5厘米的鞋的销售量11当作所求的众数,这时张教师没有作否定,而是适时引导说:“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是一组数据中的原数据,而不是相应的次数。”当时那学生很快意识到了错误,及时进行了订正。在学生“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时,教师要巧妙处理,因势利导,向学生暗示思维的方向和寻找正确答案的途径,进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三、讨论注重实效,让学生有一颖参与的心
为了进一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节课十分注重在讨论中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形式。课堂讨论不流于形式,注重实效,体现了讲课教师驾驭课堂的出色能力。如在“判一判”“帮一帮”“议一议”几个环节中,采用了集体讨论、提问回答的形式。通过相互交流,多种信息得到碰撞、融会,使问题得以解决,实现了知识内化,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在学生回答时,教师不作是非暗示,及时发现并肯定学生思维中的闪光点:对共性误解,教师也不简单否定,而是作针对性引导,发现错误,及时纠正,在课堂讨论中实实在在地发挥了每个学生的作用。
四、积极鼓励肯定,让学生有一颗安全的心
在课堂上,张教师设计了一系列“试一试”“判一判”“帮一帮”“议一议”的练习,适时地提出目标,以激励性的语言,激发学生求知欲,使他们都有想一试身手的冲动,学生不甘落后,急于发表自己见解。在教学中老师偶尔插入一些挑战性的问题,是调节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思维的有效方法之一。老师对后进生更要用激励性的语言,如:相信你一定能答对,有进步,再思考一下等,让他们感觉“跳一跳就能摘到桃”。老师对这样的学生要有信心,有期待,不能轻易放弃。记得在上课时张老师对一名回答错误的同学说了这么一句话:“我们就是在纠正错误的过程当中不断进步的。”这名学生高高兴兴地坐了下去,在接下来的过程当中依然积极参与。我们在课堂上,要切记“言者无意,听者有心”这句话。老师的一句话可能让他们退缩,也可能给他们以鼓舞。老师要重视对学生的鼓励性评价,让学生有一颗安全的心,使他们积极地参与到我们的课堂讨论中来。
2、量力性原则。在这节课上,张老师所提问题考虑了大多数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认知水平等,更多地选择了那些难易适度,既能激发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又能使学生能力得到提高的问题,如在“试一试”这个练习中,问题(1)数据4,4,5,6,7的中位数和众数是多少?问题(2)加入一个5后,数据4,4,5,6,7,5的中位数和众数是多少?问题(3)若加入一个x后,数据4,4,5,6,7,x的中位数是5,则x是多少?所设问题由简到难,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解答问题的能力,都有自我表现的机会,这样的课堂设计增强了学生主体参与意识,提高了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都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3,适时性原则。孔子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对我们设置课堂提问是有现实意义的。当学生处于“愤”、“悱”状态时,教师的及时提问和适时点拨,能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探索活动中去。张老师在叫一个学生回答问题鞋码的众数是什么时,那个学生误将23.5厘米的鞋的销售量11当作所求的众数,这时张教师没有作否定,而是适时引导说:“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是一组数据中的原数据,而不是相应的次数。”当时那学生很快意识到了错误,及时进行了订正。在学生“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时,教师要巧妙处理,因势利导,向学生暗示思维的方向和寻找正确答案的途径,进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三、讨论注重实效,让学生有一颖参与的心
为了进一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节课十分注重在讨论中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形式。课堂讨论不流于形式,注重实效,体现了讲课教师驾驭课堂的出色能力。如在“判一判”“帮一帮”“议一议”几个环节中,采用了集体讨论、提问回答的形式。通过相互交流,多种信息得到碰撞、融会,使问题得以解决,实现了知识内化,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在学生回答时,教师不作是非暗示,及时发现并肯定学生思维中的闪光点:对共性误解,教师也不简单否定,而是作针对性引导,发现错误,及时纠正,在课堂讨论中实实在在地发挥了每个学生的作用。
四、积极鼓励肯定,让学生有一颗安全的心
在课堂上,张教师设计了一系列“试一试”“判一判”“帮一帮”“议一议”的练习,适时地提出目标,以激励性的语言,激发学生求知欲,使他们都有想一试身手的冲动,学生不甘落后,急于发表自己见解。在教学中老师偶尔插入一些挑战性的问题,是调节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思维的有效方法之一。老师对后进生更要用激励性的语言,如:相信你一定能答对,有进步,再思考一下等,让他们感觉“跳一跳就能摘到桃”。老师对这样的学生要有信心,有期待,不能轻易放弃。记得在上课时张老师对一名回答错误的同学说了这么一句话:“我们就是在纠正错误的过程当中不断进步的。”这名学生高高兴兴地坐了下去,在接下来的过程当中依然积极参与。我们在课堂上,要切记“言者无意,听者有心”这句话。老师的一句话可能让他们退缩,也可能给他们以鼓舞。老师要重视对学生的鼓励性评价,让学生有一颗安全的心,使他们积极地参与到我们的课堂讨论中来。
热门排行
推荐信息
期刊知识
- 喜报!《中国博物馆》入选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最新CSSCI南大核心期刊目录2025-2026版)!新入选!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
- 职称话题| 为什么党校更认可省市级党报?是否有什么说据?还有哪些机构认可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