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拍音听辩论十二平均律的分律-艺术论文
钢琴的发音主要靠琴弦振动产生声音。钢琴的弦为金属材料制成,是张于两固定点之间的完全柔顺,均匀的细线。由于钢琴的弦列构造,钢琴大多数都因采用了两根或两跟以上的琴弦组成同音弦组。在同音弦组中只要有一根弦的音高高度与其它弦不一致’根据声学原理自然就产生了“拍音”。由此我们可以得出“拍音”是由两个振动频率相近的声波合成后做强弱周期性变化。我们听到的“拍音”在声音表现为时而强’时而弱,并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十二平均律产生于十六世纪,在十二平均律产生之前就有五度相生律,纯律,由于这两种制在转调中十分不便,对于演奏有局限性,就使得十二平均律在人们的研究,探索下产生了。那么在十二平均律中“拍音”是怎样的呢?我们都知道纯律是把律制调整到和谐,而十二平均律又称等比率,即所有半音的频率比或音程1:1:都是相等的律制。所以相对纯律,十二平均律是把原本“纯正”的和弦调整到“不纯正”,自然就产生了“拍音”。
由于十二平均律已成为钢琴最普遍设置基准音组的方法,所以在调整时也就出现了多种不同的分割方法,主要以四五度和三六度为主。我们来了解比较一下四五度和三六度的分律程序和区别:
以上四五度分律遵循“上四下五的循环法”,基准音组设置在337-451这种方法相对其他四五度分律更为简单明了,不容易混淆。三六度分律是遵循“下三上六循环法”,基准音组设置在33厂446。
十二平均律的分律中’人对快慢“拍音”的分辨,四、五度分律占了绝大的优势。虽然每个四度和五度的拍频在理论上都是不相同的,但在实际操作上都是无法实现的。其次在分律中始终遵循采用上四下五循环程序,四度是宽音程、五度是窄音程,所以在操作上都是高出纯正音后进行调整的。由于四、五度拍频较慢,用通俗的话说就是在调到纯正音后再调高一点点,调成正拍’这样有利于操作和记忆“拍音”是什么样的速度,尤其初学者。
而三、六度遵循的是下三上六的循环,大三度和大六度都是宽音程,在操作上调整三度的拍是取低于纯正音程的负拍,而调整六度的拍则是高出纯正音程的正拍,由此看出调到纯正音后六度音程需要调髙一点,三度音程需要调低一点,这样使得操作和记忆上对初学者增加了嫌度,容易出现程序上的错误。虽然三、六度的拍音较容易听到,但速度较快很难分辨清楚,如果对此三度拍频没有足够的了解认识,那么就无法正常进行下面的分律。又如在三、六度分律时,时常有9.5拍丨秒等拍率出现,它与9拍/#只差0.5拍丨秒,这两个拍频速度有何区别,初学者很难判断清楚。所以在对三、六度拍频没有足够的把握时,就不要冒然尝试。
练习都应该遵循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规律,在十二平均律的分律学习中更要如此。
首先运用四、五度进行分律:在遵循上四下五的循环,四度的拍频以简化的一秒一拍,五度的拍率以简化的三秒两拍为准练习时’如果把握不好“高一点点”到底有多少,可以先练习纯律一段时间,目的是为了明确纯音程没有拍的“0点”状态,避免出现负拍。再来练习平均律,在平均律练习中还要另外进行数拍的练习,掌握拍的率度有多快,是什么样的状态,在心里建立准确、明晰的拍速概念,这样练习后才能迅速判断拍音的速度。之后,就加人大三度和大六度的检验。这样不仅提高了分律的准确性也能锻炼我们听辨三、六度的能力。最后在熟练三、六度的拍频后,就可以运用三、六度来分律。在分律中也要借助四、五度来进行检验,这样不仅有助于很快掌握三、六度分律,也一样可以提高准确度。
总之,在十二平均律的分律中四、五度和三、六度的运用都是相辅相成的,无论运用哪一种方法来分割平均律,都需要对方的检验来更好的把整架钢琴的音律调整到标准。所以在练习中,怎样才能更快更好,更有效的掌握分割平均律的方法才是最重要的。从基本功来讲在分律中不仅要有敏锐的听辨,也要有清晰的击键和熟练的操扳来配合。所以显然对于我们来说,学习过程中有若干重要的关节,如果处理不好,往往会影响学习的成败。就调律本身而言就是需要时间和汗水一点一点练就的本领,同样在练习平均律时也要一点一滴地慢慢积累’特别是初学的人更不宜操之过急,不管理解力和听力有多强,总要有一个过程来接受和理解。所以我们听拍音也要循序渐进,先听拍频慢的四、五度,在运用检验过程中熟悉三、六度拍频,再运用其进行分律。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