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从歌剧《浮士德》和《罗密欧与朱丽叶》看古诺笔下女高音音乐形象塑造的特点-艺术论文

作者:郑州师范学院音乐系-何卓来源:《文学教育》日期:2012-08-01人气:2469

歌剧《浮士德》中的玛格丽特是一位天真善良的女子,她以一颗纯真的心期待着美好的爱情,却被别有用心的浮士德所利用,等来了死亡的悲惨命运。古诺的歌剧重点突出了玛格丽特单纯、善良、懦弱的性格。

歌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朱丽叶是一位善良勇敢的女子,她对爱情的追求执着而坚定,虽然没有逃过死亡的悲剧性结局,但她得到了罗密欧的真爱。古诺的歌剧中将朱丽叶纯真、勇敢、善良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

人物性格的音乐表现

歌剧中人物性格的表现主要是通过音乐结合戏剧的冲突和故事发展来表现的。这两部歌剧中的女主角玛格丽特和朱丽叶的人物性格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的音乐中表现出了以上所分析的性格特征。

首先,丰富的背景音乐烘托出了人物活动的场景环境和情感渲染的氛围。古诺对场景与情感氛围的描绘非常注重管弦乐队的效果,这从整体上也暗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如在《浮士德》的序曲中,5小调的缓慢柔板预示了整部歌剧悲剧性的情绪,暗示了玛格丽特悲剧性的结局。强弱的力度对比显示出了整部歌剧戏剧性的情节,预示了她懦弱的性格,以爱情为美好追求目标的她却以死亡而告终。舒展的节奏铺就了冲突在来临之前徐缓的低调情绪。在表现玛格丽特的内心情感和矛盾心浑的音乐背景中也多以柔美、委婉的音乐衬托。而对于玛格丽特的情绪转变或是对她命运的转折之处,则从背景音乐中首先暗示了她的性格特点,从优美的音乐中也可以听出她善良而单纯的性格。在《罗密欧与朱丽叶》中,大篇幅的抒情优美的音乐暗示了朱丽叶在真爱中纯真、善良与活泼的性格,尤其是当朱丽叶与罗密欧坠入爱河之时,背景音乐的抒情给人以陶醉在甜美的梦幻之中的幻象,甚至忘记了种种矛盾和不可能的爱情结果,这也与悲剧性的结局进行着鲜明的对比。当描写到朱丽叶了解了罗密欧的身份时,内心的变化通过大提琴低沉的强力度的闯入,节奏的加快以及铜管乐器的加入,暗示了朱丽叶沉重的心情和悲剧性的开始。古诺对杆情性的把握和冲突的表现充满了法国浪漫主义的诗情画意’细腻的处理突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

其次,角色对朗诵的宣叙调抑扬顿挫的语调中也可以反映人物的性格,同时伴随的音乐也凸显了人物的性格特征。例如,在《浮士德》中玛格丽特第三幕出场时,她的言语坚定而柔和,但背景音乐却显得很犹豫,弱力度加上级进进行为主的旋律暗示了玛格丽特自卑、柔弱的性格,后面在玛格丽特出现的很多次都是这样处理音乐。在《罗密欧与朱丽叶》中,半音化的音阶式进行与跳进的结合突出了朱丽叶高贵的社会地位,同时也暗示了她自信而坚定、勇敢的性格。这种由背景暗示人物性格的写法是古诺发挥作曲才能的有力领域,也鲜明刻画了他内心的人物特征。古诺擅长用弦乐来抒情,加人其它乐器组一步步地将情绪推向高潮又渐渐退去是古诺充满浪漫气质的表现。

第三,合唱在古诺的歌剧中既具有独立意义又结合乐队在气氛烘托中起到推进作用。在《浮士德》中,第二幕的第三曲出现大合唱《定期市集》的合唱场景,这一场景虽然没有直接描绘玛格丽特的性格,但却交代了玛格丽特生活的环境,辉煌的热闹场面与玛格丽特的悲惨人生形成鲜明的对比。《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序曲中就出现了合唱场景,这里采用大合唱的形式首先介绍了两个家族的矛盾冲突,暗示了悲剧的到来,同《浮士德》一样构成了前后的情绪反差。

第四,咏叹调在塑造人物形象中的作用是歌剧中最为直接的手段。《浮士德》中玛格丽特的咏叹调在不同的场景中表现出了她不同的性格。在第三幕,浮士德演唱的抒情曲《圣洁的居所》打动了玛格丽特的心扉,她的身影出现在窗前,一边纺线一边唱起《杜勒王之歌》,她唱:“古时有一位杜勒王,直到驾崩前都忠贞不二,保护着嵌有去世王妃画像的金杯。”此时的玛格丽特心里充满了对爱情的期待。这首咏叹调旋律优美,节奏简明,4/4拍,(:大调,庄严而缓慢,速度随着玛格丽特的激动与愉悦的心情在中速和行板之间转换着,浮士德的高大形象时时出现在她的面前。对爱情充满幻想和憧憬,以及天真、淳朴的性格和心理都通过歌声充分地表达了出来。而后,她忽然发现窗外的珠宝箱’愉快地唱起《珠宝之歌》:“我对镜子笑,看美人多妖娆……把这些珠宝佩戴在身上,我不再是贫穷人家的姑娘,就会变成尊贵的公主。……”这首咏叹调是玛格丽特最为著名的唱段,3/4拍,2大调,小快板的轻盈表现出了玛格丽特愉悦的心情,装饰性的颤音鲜明地显示出此时的玛格丽特巳经忘记了自己的懦弱和自卑的出身,同时也反映了她作为小人物面对残酷的现实毫无反抗之力的悲哀。第四幕,浮士德不见了踪影,而身边的朋友、姐妹们都在嘲笑她,她唱起了《她们全都躲开》,4风拍0大调,行板,中间有向8调的转调,但最终回到了0调。这样的调性似乎表现了玛格丽特虽然看到了同伴们的离弃却仍坚持对浮士德爱的期待和执着。善良的玛格丽特在伤心的期待中仍然纺着线,唱起《纺车之歌》:“他不再回来,可是我会一直等他。”这里还有一些二重唱的唱段,第五幕中玛格丽特杀死了与浮士德生下的孩子,人狱后蜷缩在牢房中。浮士德来探望玛格丽特,满怀自责地把玛格丽特叫醒。玛格丽特已经被这件事情逼疯,她又梦见了与浮士德在一起的日子。在梦幻与现实之间,玛格丽特同浮士德唱起二重唱:“你那亲切的手把我紧紧抱住”。爱情的力量仍然在善良的玛格丽特心中如此的圣洁,唤起了浮士德内心的愧疾。最后,当恶魔梅菲斯特人场,三个人唱起了终场的三重唱《纯洁的天使》,以大团圆的结局告终,玛格丽特善良而单纯的形象以升入天堂而在观众心中得到慰藉。

在《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第一幕,奶妈说朱丽叶与帕里斯的婚期将近,朱丽叶唱出了著名的圆舞曲《我愿生活在美梦中》。这首咏叹调为3/4拍,活泼的圆舞曲节奏唱出了朱丽叶心中的愉悦和未来等待她的美好生活,表现出了朱丽叶纯真的少女心声。罗密欧出现在舞会中,朱丽叶与他一见钟情,唱出了爱的二重唱:《可爱的天使》之歌。这首咏叹调为?调,3义4拍,中速,唱出了两人对彼此难以掩饰的爱慕之情。这首咏叹调也暗示了朱丽叶由此从一个只是单纯地等待幸福的少女变成了一个主宰自己命运的人,反映出朱丽叶内心主动而勇敢的性格。第二幕中,罗密欧来到朱丽叶家的花园中,朱丽叶站在窗前与楼下的罗密欧唱出了第二首爱的二重唱《神圣的夜》。这就是著名的"阳台场面”中演唱的咏叹调,4/4拍乂大调,行板’此时两人对爱的表达已经超出了两个家族的仇恨所造成的恐慌,单纯的爱情以没有任何界限和限制而显得伟大和令人羡慕。这首二重唱映衬出了朱丽叶对爱情的大胆追求。第四幕在朱丽叶卧室两人唱出了二重唱《迷人的夜晚》,4/4拍,0大调,行板。两人都沉浸在美好的爱情之中,却因种种波折而不得不分开,难舍难分的场景表现出了朱丽叶纯真的性格特点。第五幕在墓穴中两人唱的二重唱映衬出朱丽叶面对死亡毫不畏惧的勇敢性格。

女高音音乐形象塑造的特点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古诺对女高音音乐形象塑造的特点如下:

从这两部歌剧的音乐特点来看,古诺将音乐与情感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他以人物心理的刻画为切人点,用音乐语言生动地描绘出了玛格丽特和朱丽叶的性格以及歌剧的矛盾冲突。第一,作曲家采用高超的技法将抒情性贯穿于整个歌剧是这两部歌剧的共同特点,古诺用抒情性的音乐语言贴切地表达了故事中的人物情感,完美地塑造了人物形象。第二,他将法国特有的细腻和精致的情感融入到音乐之中。第三,古诺非常注重宣叙调与咏叹调的结合,他将音乐作为统一的元素将宣叙调与咏叹调处理成为一个整体’显示了古诺高超的作曲技术。第四,古诺还将音乐与唱词的内容及人物的情感完美结合,重复体现了古诺歌剧的特点。此外,用芭蕾舞洪托气氛也是古诺歌剧的显著特点。在这两部歌剧中,古诺用芭蕾舞将玛格丽特和朱丽叶的形象塑造得更加鲜明突出。

在古诺的抒情性歌剧中,咏叹调是塑造人物形象最为直接的手段。玛格丽特演唱的著名咏叹调《珠宝之歌》以及朱丽叶演唱的著名咏叹调《我愿生活在美梦中》集中体现了两位女主角的音乐形象。通过对这两首咏叹调演唱风格的初步探索,可以进一步看出古诺运用咏叹调塑造人物形象的高超技法。第一,这两首咏叹调非常注重管弦乐队的效果,通过丰富的背景音乐烘托从整体上暗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第二、咏叹调与宣叙调的结合相得益彰。介于咏叹调与宣叙调之间的演唱段落生动地表达出了两位女主角的心情。第三、古诺对这两首咏叹调的创作技巧性强,给两位女高音的技术性发挥留出空间。第四,两首咏叹调中戏剧性与杆情性的对比突出。带有灵巧的花腔装饰性特点唱段与抒情婉转的唱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鲜明地刻画了女主角的形象。

古诺的这两部歌剧都以爱情为主题,其音乐成功地塑造了玛格丽特和朱丽叶纯真善良的少女形象。她们的悲惨结局折射出了人类的善良本性,反映了理性与感性以及不同价值-观念间的对立与冲突,最终成为古诺歌剧中久唱不衰的经典佳作。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