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当前农村老年人养老问题
一、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对策与途径
(一)巩固和完善家庭养老机制,加强中国传统“孝”文化宣传,提高民众家庭养老意识。虽然经济社会的发展及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使家庭养老受到严峻挑战。但受传统和现阶段国情所限,其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仍是最主要的养老方式。应积极培养、发展和完善它。
(二)以土地为保障为依托积极探索现行老年人多元养老保障形式。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和农村社会发展,农民的生活风险不断增加,土地保障作用日渐减弱,需在继续保持土地养老的基础上探索农村老年人多元养老保障制度。
1.社会保障养老。调整项目结构安排,实现抚养重心由婴幼少年转向老年。主要包括:一是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确保政府对农民补贴的资金来源。二是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制度。三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农村老年人疾病、医疗健康问题突出,对医疗风险承受能力弱,经常因病致贫,要通过医保制度真正实现老有所养。
2.自我积累养老资源。大力倡导和支持老人“自养”,促进个人养老机制的形成和完善。农村老人年轻有劳动能力时应进行经济储蓄,参加养老保险,在体力劳动中不要透支自己的身体,要劳逸结合,多进行养生锻炼和健康储蓄。到了老年可从事有收入的劳动增强自我供养能力,以减轻子女压力和减少因经济原因而引起的纠纷和冲突。
3.建立农村社区养老机制。在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基础上,建立村级或乡级老龄事业专项基金或养老基金,用于老年福利设施建设、特困老人救助及养老补贴等。并引导和督促家庭养老,提高社区互助自助能力,发扬农村社区邻里相帮的好传统。
4.努力提高老年人的身体素质和文化素质。关注农村老年人的精神贫困问题,大力开展农村老年人文化生活活动,组织一些简易的老年文娱健身活动和图书馆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
(三)继续全面落实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特困老年人救助体系。进一步加大对贫困老年人救助的投入,密切关注包括无儿无女的孤寡老人、丧偶独居的老人、卧床不起和生活难以自理的老年人、孩子有严重残疾的老年人、特困家庭中的老年人、子女间带有严重养老纠纷家庭中的老年人等在内的老年人脆弱群体的生活状况。建立多元化的老龄事业筹资机制,加强养老院,医疗康复在内的综合设施建设,抓紧探索农村老人的社会化养老问题,加快建立特困老年人专项救助经费,并形成制度。
(四)建立农村老年活动中心等社会养老服务设施,为老人提供各种活动设施和交流场所,增进情感交往,丰富老年人晚年的生活,实现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为。
总之,政府应成为农村养老文化的倡导者,指导建立以家庭养老,社会养老,自我积累(储蓄和保险),集体养老为主要内容的养老保障体系,才能有效地解决当前农村的养老问题。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