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摩诘经》解读-文学论文
《维摩诘经》影响颇大,鲁迅先生曾说过:“南北朝时期,士人都有三种小玩艺,其中之一就是《维摩诘经》,即使到了唐代也还在士人中十分流行。”①王维、李商隐、白居易、王安石、苏轼等文人都看过《维摩诘经》并且都留下了相关的诗篇,可见《维摩诘经》在中国影响之大。这部佛教经典,缘何流传如此之广、影响如此之深?笔者认为,经书极富洗练的艺术性和深邃的思想性是千百年来深受民众喜爱的主要原因。
一、“文约而诣”的高超艺术表现形式
从三种译本来看,支译文字古拙,“理滞于文”;奘译本与今藏译本最接近,详细精密,存梵本原意者多,然因多取直译,故非但文法有违中土人士口味,且语义亦艰涩难解。因此此两译本后世所传者少。最流行之译本乃鸠摩罗什所译。鸠译文字优美精练,极富文采,亦不失经之宗旨,故最为人所爱。《释肇序》“什以高世之量,冥心真境,既尽环中,又善方言。时手执梵文,口自宣译,道俗虔虔,一言三复,陶冶精求,务存圣意”,如此“一言三复”的精益求精精神,使得这部译经成为经典也就不足为奇了。
语言简约信达是其最重要特征。罗什自幼有很深的佛学修养,加之又精通梵语及西域一些方言土语,所以在翻译时一方面追求精确,摒弃前译的纰漏,又力求通顺畅达,便于百姓习得。如:
宝积!当知,直心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不谄众生来生其国;深心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具足功德众生来生其国;菩提心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大乘众生来生其国。(《维摩诘所说经》)
复次,宝性!汝等当知,发起无上菩提心土是为菩萨严净佛土,菩萨证得大菩提时,一切发起大乘有情来生其国;纯意乐土是为菩萨严净佛土,菩萨证得大菩提时,所有不谄不诳有情来生其国;善加行土是为菩萨严净佛土,菩萨证得大菩提时,发起任持妙善加行一切有情来生其国;上意乐土是为菩萨严净佛土,菩萨证得大菩提时,具足成就善法有情来生其国。(《说无垢称经》)
童子!当知,菩萨以无求于国故,于佛国得道,以不言我教诏人民生于佛土;菩萨以善性于国故,于佛国得道,能成众善,为人重任,生于佛土;菩萨弘其道意故,于佛国得道,恒以大乘正立人民,得有佛土。(《佛说维摩诘经》)
从同经异译的这段文字对比来看,三种译本都是介绍维摩诘为诸菩萨介绍如来清净之相。无论是“直心”、“深心”、“菩提心”等用词的简洁,还是排比句式的一致畅达,都足以看出鸠摩罗什高超的语言表达艺术。此外,全文中对话较多,口语性强,语言生动活泼也是其重要特征。
除了用词简约畅达,《维摩诘经》善于塑造人物形象也使得这部经书极富文学色彩。经文主要采用“烘托”的方式映衬了维摩诘潇洒脱俗的形象。无论是佛家弟子还是菩萨,都是饱学深修,各怀绝技,然而他们在“智慧通达辩才无碍”的维摩诘面前都显得句拙语塞,处在被奚落捉弄的地位。同时,戏剧性冲突的情节安排又进一步渲染了主人公的人物形象。通过问疾这一情节,主人公维摩诘与佛弟子和菩萨的争论由此展开,如舍利弗晏坐,目犍连为居士说法,罗喉罗为长者子讲出家之利,都被维摩诘驳斥或诘难。这一系列情节都使主要人物像浮雕一样凸现出来。
二、“旨婉而彰”的深邃思想内涵
作为大乘佛教兴起的标志性经典,《维摩诘经》蕴含了丰富的佛教思想内涵,尤其是经文中彰显的“不住无为,不尽有为”的大乘思想对禅宗的“即心即佛”心性论、“不离世间觉”解脱论等产生了深刻影响,是禅宗发轫的依据;同样,《维摩诘经》也是注重人本、倡导入世的人间佛教理论的思想之源。
首先,该经展现了因势利导、济世利他的大乘佛教基本思想。《维摩诘经》的基本要点有三:一是提倡唯心净土,“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二是强调出世即入世,出世与入世不二,“菩萨行于非道,是为通达佛道”;三是宣扬“一切众生病,是故我病”的慈悲精神,提倡“不住无为,不尽有为”的大乘菩萨行。这种思想对于古代士大夫阶层有着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借此可以通识大乘基本教义,摆脱小乘自度为目的的束缚,又使得赋闲在家的居士可以“立地成佛”,修得正果。
虽然《维摩诘经》历史上曾受到天台宗、三论宗的重视,但相比而言,它对禅宗的影响最大,直接促使了禅宗“不二”思想的形成。《维摩诘经》第九品专门讨论阐述了“不二法门”,极为精彩。开首,“维摩诘谓众菩萨言:诸仁者!云何菩萨入不二法门?各随所乐说之。”随后,三十二位菩萨各抒己见,“生灭为二。法本不生,今则无灭,得此无生法忍,是为入不二法门”;“我、我所为二。因有我故,便有我所;若无有我,则无我所,是为入不二法门”;“色、色空为二。色即是空,非色灭空,色性自空。如是受、想、行、识、识空为二,识即是空,非识灭空,识性自空,于其中而通达者,是为入不二法门”;“实、不实为二。实见者尚不见实,何况非实!所以者何?非肉眼所见,慧眼乃能见,而此慧眼,无见无不见,是为入不二法门”等。最后,“文殊师利问维摩诘:我等各自说已,仁者当说何等是菩萨入不二法门?时维摩诘默然无言。文殊师利叹曰:善哉!善哉!乃至无有文字、语言,是真入不二法门。”维摩一默,其声如雷,在中国禅宗史、诗歌史上形成了巨大的震撼。无论是慧能创立“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法门,还是王维“色声非佞妄,浮幻即吾真”色空不二妙旨的禅诗,都可窥见《维摩诘经》“不二”思想的印痕。
其次,该经为中国佛教之世俗化提供了理论借鉴。无论从社会还是宗教自身来看,世俗化是人类社会变化的一个过程,它在传统向现代迈进的过程中,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尤其对于两千多年“不语怪力乱神”的儒家思想一统中国的社会现实来说,佛教世俗化是历史之必然,也是其发展之必由之路。随着汉代佛教的传入,魏晋时期佛教迎来了重要的发展机遇期,而佛教本土化、世俗化是其发展兴盛的一个重要标志。《维摩诘所说经》“佛言:宝积!众生之类是菩萨佛土。所以者何?菩萨随所化众生而取佛土;随所调伏众生而取佛土;随诸众生应以何国入佛智慧而取佛土;随诸众生应以何国起菩萨根而取佛土。所以者何?菩萨取于净国,皆为饶益诸众生故。”烦恼涅梁不二,入世出世不二,故可不断烦恼而入涅梁,即世间而出世间等思想,随时代之变迁,应众生之根机,方便教化而有所变通,为中国佛教世俗化提供了充足的理论根据。
东晋支愍度《合维摩诘经序》:“盖《维摩诘经》者,先哲之格言,弘道之宏标也。其文微而婉,厥旨幽而远,可谓唱高和寡。故举世罕揽。”②此评极为恰当,这也正是这部经书流传至今、影响千古的主要原因。
文章来源于《名作欣赏》杂志2012年中旬刊第10期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