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试四段教学法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作者:姜华文来源:原创日期:2012-12-21人气:705
一、四段式教学法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求知欲
在四段式教学法中,老师精心设计思考题,引导学生以思考题为线索先自学课本. 学生是在老师的引导下,由自己来体会知识内容,是自己学懂、掌握的,因而印象深刻.
例如,学习“全等三角形判定”时,提出思考题:为什么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却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呢?学生通过老师的启发引导,自觉阅读课本和画图实践,得出正确的结论,印象深,心境好.
可见,从心理角度看,这符合中学生好奇的心理特点,当老师布置思考题后,他们就跃跃欲试,马上去自学课本,试一试在老师没有讲授之前能否学懂,这样坚持一段时间之后,慢慢地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会自觉行动起来,由原来的一点也不懂,到懂得一点,老师及时给予表扬、鼓励、帮助,渐渐地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兴趣,独立思考的能力也得到增强.
二、四段式教学法,能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教学生会学
在四段式教学法中,教师提出思考题让学生自学,好比交给学生一把拐杖,先让学生扶着走,这样坚持一段时间后,再由学生扔掉拐杖独立行走,慢慢地使学生探索到学习的路子,从而培养学生自学课本的良好习惯和能力. 在教学中,我采用以下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1)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 (2)自学课本. 对于几何知识,我指导学生先从文字到图形,再由图形转化到抽象的概念、性质、定理上来,从中受到思维的训练. 这样,从旧到新,由易到难,借助旧知识去学习新知识,并逐步学会归纳总结知识内容、解题规律、方法步骤等,突出重点,解决难点,从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四段式教学法能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主动创新
中学数学教学要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有理想,勇于探索、发现、创新,要交给学生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把思维能力作为各种能力培养的核心. 而四段式教学法在思维的创造性中起着主导的作用,主要是:
1. 四段式教学法能发展学生求异思维,激发学生大胆质疑
四段式教学法中,老师在学生自学完毕后,安排一定时间让学生质疑、释疑,让学生大胆地提出学习中的疑问,或对某些问题提出个人见解,这样在一节课中,既有老师提问,又有学生回答,既有学生质疑,又有老师释疑解惑,让学生对问题作充分的讨论,并由学生来解答或纠正解题中常见的错误,课堂上出现了教学信息的多向传递,使教与学既和谐协调,又活跃了课堂气氛. 在议论方面,可采用同桌议、前后桌议、学习小组议、全班议或师生共议,使每一名同学都积极思考,踊跃发言,一起解决疑难问题,发展独立创新思维.
由于在四段式教学法中,特别注重学生讨论、质疑,因而对发展学生求异思维大有益处,成效显著.
2. 四段式教学法能发展学生发散思维,激发学生浓厚的创造、创新意识
四段式教学法中,老师在讲解释疑后,会设计一些题目让学生练习,让学生在练习中活跃思维,培养创新精神.
如有意设计一些有常规解法或一题多解的题目,让学生探索,培养学生的独创性.
例:选用适当的方法解方程(x - 1)(x + 2) = 70.
此方程按常规解是把方程整理为一般形式后,再用因式分解法来解. 然而,若把x - 1,x + 2分别视为一个整体,由于x + 2与x - 1的差等于3,故又可把70分解成差为3的两数之积,通过观察求出其解.
又如,有意设计一些开放性题目,让学生的思维充分发散而达到创新的目的.
最后,让部分学习好的学生编题,由老师给出一部分条件,并指明要达到什么结论,让学生思考或讨论,为了达到结论,还要补充哪些条件,并自编成一道完整的题目.
这样的教学,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全班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了学生的求新、求异的意识.
教学实践证明,“引、学、讲、练”四段教学法确实是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一个有效方法,能让学生主动发展,实现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把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真正落到了实处.
在四段式教学法中,老师精心设计思考题,引导学生以思考题为线索先自学课本. 学生是在老师的引导下,由自己来体会知识内容,是自己学懂、掌握的,因而印象深刻.
例如,学习“全等三角形判定”时,提出思考题:为什么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却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呢?学生通过老师的启发引导,自觉阅读课本和画图实践,得出正确的结论,印象深,心境好.
可见,从心理角度看,这符合中学生好奇的心理特点,当老师布置思考题后,他们就跃跃欲试,马上去自学课本,试一试在老师没有讲授之前能否学懂,这样坚持一段时间之后,慢慢地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会自觉行动起来,由原来的一点也不懂,到懂得一点,老师及时给予表扬、鼓励、帮助,渐渐地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兴趣,独立思考的能力也得到增强.
二、四段式教学法,能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教学生会学
在四段式教学法中,教师提出思考题让学生自学,好比交给学生一把拐杖,先让学生扶着走,这样坚持一段时间后,再由学生扔掉拐杖独立行走,慢慢地使学生探索到学习的路子,从而培养学生自学课本的良好习惯和能力. 在教学中,我采用以下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1)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 (2)自学课本. 对于几何知识,我指导学生先从文字到图形,再由图形转化到抽象的概念、性质、定理上来,从中受到思维的训练. 这样,从旧到新,由易到难,借助旧知识去学习新知识,并逐步学会归纳总结知识内容、解题规律、方法步骤等,突出重点,解决难点,从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四段式教学法能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主动创新
中学数学教学要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有理想,勇于探索、发现、创新,要交给学生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把思维能力作为各种能力培养的核心. 而四段式教学法在思维的创造性中起着主导的作用,主要是:
1. 四段式教学法能发展学生求异思维,激发学生大胆质疑
四段式教学法中,老师在学生自学完毕后,安排一定时间让学生质疑、释疑,让学生大胆地提出学习中的疑问,或对某些问题提出个人见解,这样在一节课中,既有老师提问,又有学生回答,既有学生质疑,又有老师释疑解惑,让学生对问题作充分的讨论,并由学生来解答或纠正解题中常见的错误,课堂上出现了教学信息的多向传递,使教与学既和谐协调,又活跃了课堂气氛. 在议论方面,可采用同桌议、前后桌议、学习小组议、全班议或师生共议,使每一名同学都积极思考,踊跃发言,一起解决疑难问题,发展独立创新思维.
由于在四段式教学法中,特别注重学生讨论、质疑,因而对发展学生求异思维大有益处,成效显著.
2. 四段式教学法能发展学生发散思维,激发学生浓厚的创造、创新意识
四段式教学法中,老师在讲解释疑后,会设计一些题目让学生练习,让学生在练习中活跃思维,培养创新精神.
如有意设计一些有常规解法或一题多解的题目,让学生探索,培养学生的独创性.
例:选用适当的方法解方程(x - 1)(x + 2) = 70.
此方程按常规解是把方程整理为一般形式后,再用因式分解法来解. 然而,若把x - 1,x + 2分别视为一个整体,由于x + 2与x - 1的差等于3,故又可把70分解成差为3的两数之积,通过观察求出其解.
又如,有意设计一些开放性题目,让学生的思维充分发散而达到创新的目的.
最后,让部分学习好的学生编题,由老师给出一部分条件,并指明要达到什么结论,让学生思考或讨论,为了达到结论,还要补充哪些条件,并自编成一道完整的题目.
这样的教学,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全班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了学生的求新、求异的意识.
教学实践证明,“引、学、讲、练”四段教学法确实是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一个有效方法,能让学生主动发展,实现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把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真正落到了实处.
热门排行
推荐信息
期刊知识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