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电影汉译的语言特点及翻译技巧
改革开放以来,中外影视文化交流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特别是英美电影的引进速度非常惊人。为了让中国观众看得懂英美电影,英美电影引入后,要进行汉译,形成汉语字母或采用配音译制。然而,一方面,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真切的反映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信仰等;另一方面,电影是剧作者根据社会生活的经验或经历创作的,即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所以英美电影汉译后具有其独特的语言特点。因此,在进行汉译的时候,应根据它的语言特定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和技巧。 一、英美电影汉译的语言特点 英语语言的规律是明显的,翻译也有一定的科学规律。然而,翻译又有很多超越规律的成分。同一句英语可以用不同的汉语进行翻译。所以这就要求翻译者根据语言特点发挥艺术功力有鉴别的选择最恰当的一种。英美电影汉译具有口语化、口型化、大众化、特色化等特点。 1、口语化 口语化是相对于较为正式的语言来说的。比如说我们在翻译英美的文学作品时,汉译所用的语言是较为正是的。当然,这并不是说从头至尾都是一种语言形式,而是根据小说的描写、对话再现原文的风貌。但是,小说的语言总体来说要比电影的语言更正式、更规范。换个角度说,这是因为人们接受译文的方式不同。一般情况下,小说是用来“读”的,而电影是用来“看”的。一“看”一“读”,就决定了译文的语言形式要有所不同。同一句译文,当你用眼睛去看时觉得没什么不妥,可当你用耳朵去听时,也许会觉得不自然。[1] 因此,英美电影汉译要具有口语化的特点。所谓的口语化就是中文译文既要在文字上表达流畅,又要贴近生活,符合中国人的语言习惯。例如:“What‘s done cannot be undone.”这句话在小说里译为“木已成舟”或“生米煮成了熟饭”都可以,但在电影翻译中,最好翻译成“生米煮成了熟饭”,这样更具有口语化的特点。电影里的语言大部分都是人物对白,人物的对白内容就构成了整部电影的核心。对英美电影的汉译一定要遵循口语化的语言特点,多使用非正式语言,民间俗语等,使其语言简洁、形象、生动,更容易理解。 2、口型化 提到电影的汉译,首相想到的就是演员的口型和译文的吻合问题。英语和汉语的发音及口型差异比较大,所以在英美电影汉译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对口型。因为要对口型,这就使得电影的汉译和其他文学作品的汉译形成了很大的不同。 对英语对白进行汉译前,首先要看演员的口型变化和说话时间的长短,然后在保证语句的通顺的前提下,做到口型和时间长度基本一致。在很多情况下,由于演员的语速过快,导致原本很完整的一个句子,为了要与口吻合,不得不精简疑问,用简短的话,或者用一个词组、短语来代替。还有一些情况是,演员的表演很是夸张,为了迎合演员表演的感情需要,又不得不把本来很短的句子翻译的很长,这也是应对应口型的需要,添加了一些词语或语段,以使译篇显得更真实。 具体来说,口型化也就要求在保证对电影的翻译准确、生动、感人的基础上,在语言的长短、停顿、节奏、换气到口型的开合等方面达到与剧中人物说话时的形态一致。比如说,电影里的演员不停的点头,这是哪怕电影原文中没有话语,为了体现其真实性,也要在这种场景里配上首肯的语气。 3、大众化 译文的大众化,就是指对英美电影语言的翻译要使用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使译文通俗易懂。英美电影做为外文电影的一部分,它们的受众与翻译过来的文学作品的受众不同。阅读英美汉译文字作品的人大多是文学爱好者,文化程度较高,情感丰富。他们对英美的语言相对比较熟悉,如果翻译过的文学作品里,出现一些英语式的句子,他们大概也可以理解。但是,英美电影的汉译却不能这样。因为,看英美电影译片的人,各种文化层次都有。这就要求英美电影的译文要通俗易懂,要具有大众化的特点。影视作品是文化传播的最重要的媒介。观看英美电影,可以使中国人了解一些英美文化、英美人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信息。要想让中国观众最大限度的获取信息,就要请英美汉译要考虑到各个层次的受众,尽量使语言更具有大众化的特点,在语句通顺的基础上,是语言清楚明白,雅俗共赏。 例如电影《真爱至上》一开头便有: —Wank, bugger, shiting, arse head and hole. 翻译成:哦!去他的担担面枝崽冰! 这就是用无厘头说法来表现人物不耐烦的情绪,把原文也就译成带有方言效果的句子,既保留有原文的语气和幽默感,维持了无厘头的风格,又符合大众的接受心理。 4、特色化 所谓的特色化就是要准确把握电影中任务的性格特征,可谓“言如其人”。同时也要求译者在翻译的时候要富有情感,将自己代入到电影里的角色里。站在电影里人物的立场上体会其内心世界的,领会其言语的确切含义。 例如, 美国电影“GHOST”(《人鬼情未了》) [ 2] 中的一段话: “Molly , New Yo rk Times is just some frust rated lit t le critic with pimples on hisass who flunked out o f art school , so who cares w hat they think. ”其中的“…w ith pimples on his ass …”反映了人物非常强烈的憎恶感和不满情绪,有人把它翻译成“莫莉,纽约时报上登的都是一些被艺校退学的学生写的落魄评论文章,谁在乎他们怎么想?”译文显得过白,不能真实的反应说话人的性格特点。如果译成:“莫莉,纽约时报上刊登的都是被艺校退学的刺头学生写的一些狗屁评论文章,谁在乎他们怎么想?”更能体现电影中任务的性格特色。 二、英美电影汉译的翻译技巧 电影汉译是一种比较独特的翻译种类,英语和汉语的语言结构又有着巨大的差异。所以,在进行英美电影汉译的是要讲究策略、技巧。对英美电影的汉译,无论是字幕、配音,还是声音、画面进行同步翻译时,在确保能连贯、完整的表达电影中的对白的意思的前提下,对原文中的语言内容有所增减,这样使译文句子流畅,所用词语通俗易懂。 1、声画字幕同步法 电影的译文字幕要与画面和声音的推移同时播放,要做到字幕、声音、画面同步的效果,也就是说字幕的插入要与电影的台词的语音播放,以及电影画面同步。这就要求运用“声画字幕同步”翻译技巧。换句话说,就是要注意翻译的词类增减。鉴于译文能占的屏幕空间和实践有限,一般采用减词法。对冗长的对白,通过分译、逆译或者二者结合的方法,精简表达。既要翻译准确,又要精炼、紧凑。 如电影《泰坦尼克号》中: —By the next afternoon we were steaming west from the coast of Ireland with nothing out ahead of us but ocean. 可以直接翻译为“到第二天下午,我们离开爱尔兰的海岸向西驶去,前方除了大海什么也没有。”译文准确,但句子不够简练,达不到声画同步的效果。所以可有有选择的将其中无关紧要的词删去,采用汉语习惯使用的四字短语的结构来表达,将其译为:“下午, 我们离开爱尔兰向西驶去, 前方只有茫茫大海”就显得更直接、紧凑。[3] 2、语内连贯法 对英美电影原文的翻译,不仅是一种语言的翻译过程,而且是一种思想和情感的转换过程。翻译者既要有身后中英文翻译功底,而且要译出原文的语言技巧、个性和表现的思想情感。所以,在汉译的过程中,语内连贯显得尤为重要。一般来说,一部电影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语言的对白是连贯的,语句与语句之间是有关联的,不能用割裂的方法翻译。[4] 例如,美国影 “The Fug it ive”(《亡命天涯》) 中的一个片段: “…You will hear more than that. You w ill hear a voice from the grave .The voice o f Helen Kimble identifying her killer …her husband, Richard Kimble. ” “……接下来你们会看到更多的证据,你们将听到来自坟墓的声音,这是海伦在临死前对杀害她的罪人—— 理查德•吉伯的指控。” 上面这段话将“…you w ill hear a voice from the grave. ”直译成“你们将听见来自坟墓的声音”,很显然割裂整篇的语句关联,。如果将其意译为“……听到来自死亡的控诉”,就使整段译文像水流一泻千里、一气呵成。因此,在对英美电影的汉译过冲中,要注意语内连贯。 3、等效法 翻译“既须求真,又须喻俗”。也就是说,翻译既要追求准确,又要让人理解。美国翻译家奈达曾提出“动态对等”的概念,指出“译文接受者和译文信息之间的关系应该与原文接受者和原文信息之间的关系基本上相同。”动态对等就把翻译的交代你放在直译和意译两种效果之间的对等上。“等效”论的观点是,译文必须能够被读者接受,翻译过程才算完成。当然,由于英语和汉语的语言结构差异,所表现的思维方式等都有所差别,绝对的沟通是不可能的。可以进行词类、词型转换对字母进行翻译。 如《阿甘正传》中有这样的画外音: —From that day on, we were always together. Jenny and I was like peas and carrots. 因为豌豆和萝卜在英美文化中最常用来点缀食物的原料,所以经常放在一起使用。但这样的饮食文化特点并不符合中国的传统,如果直接按照原文翻译,中国观众可能会有所疑惑。所以将其转化翻译为“我跟珍妮就像秤和砣,形影不离的在一起。”用我国传统文化中经常同时出现的的事物“秤砣”来代替,再加上修饰语 “形影不离”,就形成了更好的效果。 对英美电影的汉译不用于其他作品的汉译。在汉译的过程,一方面中要注意其独特的语言特点,另一方面也要掌握一定的汉译技巧,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结合画面与演员的口型,以及的口语化、大众化、特色化的特点。通过精简、转移等手法,将英美电影完美的呈现出来。 参考文献: [1]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0. [2] 疯狂英语编者. 人鬼情未了[ J ] . 疯狂英语, 1997, ( 3). [3] 赵蕙,《电影字幕翻译的特点及策略》,文教资料,2010(4) [4] 胡壮麟. 语篇的衔接与连贯[ M ] .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