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贫困地区高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应对措施
作者:刘瑶来源:http://www.zzqkw.com日期:2013-02-26人气:1137
高中阶段是个体在身体、心理、知识各方面承上启下的转折时期,也是个人成才、事业成就的准备时期和性格定型的关键时期。然而,他们正值青春期,情绪不太稳定,又面临升学、择业等压力。与其他年龄阶段的个体相比,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等方面更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些问题如不能及时解决,将会对高中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不良的影响,严重的会使学生出现行为障碍或人格缺陷。贵州是个多民族、经济欠发达省份,有自己的区域文化和不同于其它地区的某些特点,特别是贫困地区高中学生由于生长环境、文化背景、经济状况、学习基础等各方面条件的影响,面对的心理压力和存在的心理问题和其他地区相比,有相似之处,可能也有不同之点。因此,加强对贫困地区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对象与方法1.对象。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贵州省毕节、遵义、铜仁等贫困地区的高中学生及贵阳市高中学生各3000人,分别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艾森克人格量表(EPQ)的测试,共获得贫困地区有效问卷2361人,其中男生1183人、女生1169人;贵阳市有效问卷2136人,其中男生1202人、女生935人;高一学生1248人、高二学生2068人、高三学生1181人;年龄平均17岁。调查对象均为自愿参加活动,排除人格障碍及严重躯体疾病者。
2.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现场调查。测试前心理调查人员对协调人员进行培训,在专业心理调查人员的指导下采用统一指导语,进行团体测试,要求学生独立作答,完成后当场收回。分别将有效问卷输入到心理健康测试软件系统,计算其数据。
3.统计学方法。对以上数据进行检查检错后输入SPSS15.0系统进行统计分析,采用描述性分析、正态检验、方差齐性检验、秩和检验等统计处理。
4.调查工具。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学号、班级、民族等。采用的问卷:(1)症状自评量表(SCL-90)由Derogatis,L.R编制,共有90个条目,包括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偏执、精神病性等9个因子。量表采用5级评分,该量表用于反映有无心理障碍及其严重程度o(2)焦虑自评量表(SAS)是由张(w.K.Zung)编制。本量表含有20个反映焦虑主观感受的项目,其中15个为正向评分,5个为反向评分,采用1~4的4级评分。该量表可以评定焦虑症状的轻重程度。(3)艾森克人格量表(EPQ)是由P、E、N、L四个量表组成,分别为精神质(P)、情绪稳定性{N)、内外向(E)和效度量表(L),对个性特质和心理健康都能较好的测查,共有R8个题目。
二、结果
1.贵州省贫困地区高中学生与贵阳市高中学生比较。SCL-90得分除躯体化、恐怖以外,其它各因子分均明显高于贵阳市高中学生(P<0.001);其焦虑程度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01),见表1;存在问题的学生中人格多倾向于内向不稳定性。不同性别间SCL-90的比较:贵州贫困地区女生在抑郁、焦虑、恐怖因子分上高于男生,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其焦虑程度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不同年级、年龄间SCL-90的比较:贵州省贫困地区17岁高中学生各因子都高于16岁,18岁各因子都高于16岁。18岁在躯体化、焦虑、偏执因子分高于17岁,其他因子分无显著性差异。高年级的学生人格倾向于不稳定性。焦虑程度:17岁高于16岁,18岁高于16岁,17岁高于18岁。
三、讨论
研究得出,贵州省贫困地区高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贵阳市高中学生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心理健康水平总体较贵阳市高中学生低。在此次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除躯体化、恐怖外,其他各因子均有显著性差异,这可能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关,边远山区经济落后人们的生活水平不高,导致学生对外界的不安全感,产生各种心理矛盾。女生的心理问题比例高于男生,这与这些地区对待男女学生的态度和期望不同,学生的性别角色社会化的差异以及男女生关注的焦点有关,男生在这一阶段兴趣更广泛,也较容易满足,而女生则不同。有研究表明家庭内外因素与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密切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年级高的学生较年级低的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低,具有比较外向,情绪稳定,不固执倔强,对人友善等个性特点的人心理会更健康,而性格内向不稳定者较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这主要因为,高中学生学习生活开始进入最紧张、最繁忙的阶段,学习科目的增多,作业、考试负担的加重,学习方式的变化,特别是对于大多数农村学生,学校普遍离家较远,学生必须住校而独立生活,生活环境发生了改变;同时与同学相处的机会增多,但人际关系淡化,交流减少,如果适应不良,必将导致心理问题。高年级学生身体症状问题多于其它年级,这是由于他们处于紧张学习阶段,劳逸结合不够,加之心理紧张、焦虑过度而带来的一系列躯体不适症状。造成各年级心理健康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提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一个着眼点,应放在培养其优良的个性特征,尤其是在情绪和意志等方面。有研究发现父母文化素质对子女的心理健康有着重要影响。父母文化素质低,其子女的心理素质越差。原因是文化程度高的父母给予子女良好的教育,使子女的生活、学习能进行正确的指导,并创造较好的家庭环境,这一切有利于子女心理健康发展。中学生心理健康与人格和应对方式关系密切,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WHO心理卫生处指出:“学校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最适宜的场所,学校可以教给学生一些解决问题的技巧,并通过特殊问题的干预和心理咨询,转变学生的行为。”兰州大学在对高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心理干预效果分析的研究中指出,学习压力是导致中国中学生心理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心理干预对维护和改善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积极作用。陈敏时等认为高中学生在学习、社交等方面所承受的精神压力较大,迫切需要在高中学生中开展心理辅导与心理咨询。中学生心理健康干预的主要形式包括个别心理咨询、团体心理咨询、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训练、危机干预等,这些措施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总之,将本调查研究反馈给教育者及家长,可使他们对高中学生有一个客观全面的认识,可给学校的管理和教学以及家庭的教育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从而提高贫困地区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热门排行
推荐信息
期刊知识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