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拉图尔绘画特色-艺术论文发表
人们常常把拉图尔与烛光联系在一起,其实,拉图尔的早期作品中多是描写白昼光的作品,到后来逐渐转为描绘烛光下的物象。拉图尔描绘白昼光的作品光线明快,轮廓清晰;表现夜光的作品,则明暗对比强烈,综合概括力极强,画面人物呈几何形式的单纯处理,形式感很强。当然,在拉图尔的作品中,描写夜光的画更为出名。他是一个偏爱夜光的画家,他经常把作品营造在晚上,而且都以正在燃烧的蜡烛、火把等为画面的光源,画面表现出强烈的宗教意味,利用光影组成画面的构图,作品极具特色。
下面,从四个方面来阐述拉图尔的绘画特色。
1、宗教题材与宗教气氛的表现
拉图尔多画宗教题材,那是自文艺复兴之后画家们一直很喜爱的题材,也是能获得许多订单的题材,与其他画家不同的是,他的画中表现的是朴素宁静的世俗生活和当地的风土人情。拉图尔是一个虔诚而坚定的基督徒,他在家乡时,与方济各会的修士们有着长期的友谊关系,也积极参加当地的各种宗教活动,他在作品中竭力把宗教感情和世俗情感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拉图尔很善于用光影来表现画面神秘的宗教气氛,在他的作品中,物象没有自然光下的那种固有色,而是置身于神秘的烛光下,借灯、烛、炭块、火把等照明光源来烘托人物形象,一切都被烛光染上一层暖色调,温暖的火光为人物罩上神秘的光环,加强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性,画面中也营造出一种凝重、虔敬的宗教气氛,并具有象征意味和强烈的精神性。拉图尔常借普通百姓的形象和生活来描绘《圣经》中神的形象,画面的寓意性很强。画面场景虽然很小,表现得又都是普通人物,但是画面却蕴涵着一种扣人心弦的力量。在拉图尔的许多作品中,如马德莱娜系列画,画面幽暗而神秘的光影,大面积深色的运用,透露出宁静、哀怨的气氛,构成一种戏剧性的感伤效果,神秘的宗教气氛被刻画出来。画中的骷髅与微弱的烛光,无一不在传达着生与死的永恒主题,画中的马德莱娜,悔罪、矛盾的情绪,也被揭示出来。
2、画面多样的艺术风格
分析拉图尔绘画的艺术风格,我们首先会想到拉图尔生活的时代—17世纪的法国,在当时盛行的古典主义和巴洛克艺术等绘画风格,无疑会对拉图尔的绘画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古典主义的作品有着鲜明的政治性、理性主义,形式概念化,拉图尔虽深受古典主义影响,但作品中流露出的浓浓温情与其是截然不同的,其人物造型朴素而端庄,具有古典静态的造型样式。在他作品《忏悔的圣彼得》、《木匠圣约瑟夫》、《圣约瑟夫之梦》等中,人物形造型朴素真实、端庄理智,形成了一种古典主义的造型样式。
巴洛克绘画用光线来控制画面,并使光线流动在画面的各处,形成了各种光斑的组合,产生了动态式的光影模式,在拉图尔的作品中,烛光所产生的光影是动态的,具有巴洛克特有的动态效果。画面中大小不同的光影分布组成了画面的构图,使画面在神秘中传达出丰富的情感。拉图尔的光影不像卡拉瓦乔和西班牙现实主义作品那样光线集中强烈,也不像荷兰画家的作品那么沉闷,有的是一种幽静而单纯的、充满着人性的现实主义。
拉图尔在色彩的运用上,华丽、精致,人物造型夸张扭曲,可以看出“矫饰主义”(即风格主义)的影子。他的作品强调主观色彩的运用,尤其喜欢用红色,与灰色、金沙色、赤褐色、稻黄色等产生对抗,色彩表现细腻,被誉为“红色的画家”,特别是他早期的作品,比如《有苍蝇的手摇琴者》、《有丝带的手摇琴者》等作品的色彩运用上,有着很强的风格主义的影子。《老人》、《老妇人》、《有苍蝇的手摇琴者》、《带狗的手摇琴者》等作品,在人物造型的刻画上,都在某种程度上带有“矫饰主义”的倾向。
3、画面结构和构图的特色
拉图尔用光线来表现画面的结构,营造一种强烈的明暗对比,打破了以往传统的表现光线自然性的方法。他主观化光影的作用旨在分割画面,达到简约、单纯的构成效果,烛光造就了他画面简约而严谨的结构。他主观地运用强烈的明暗色块,来表现画面的复杂结构,使画面形式感增强。这种用光影来表现画面结构的方法,在当时是很少见的。
拉图尔的构图是十分有特色的,他的画就像是一个拉近的镜头,把观众也拉到了画面中。“拉图尔的构图比较集中,常常是把事件的中心置干画面的边缘,成反新月形,形态和色彩都处于永恒的静止中,似乎是一种奇迹。”[1] 光在他的油画中不再只是表现物象的手段,更是组织构图的需要。这种从卡拉瓦乔那里继承的以光影构成画面的方法,可以使画面中的物象按照所要表现主题意义的大小来安排画面明暗的强弱,还可以根据画面的形式、构成的需要,利用侧射光形成的明暗色块,形成富有变化的构图方式,使画面具有强烈的形式感和图式化,避免了画面的单调感。
4、画面的光影特色
拉图尔借助与伦勃朗相似的手法,在绘画中发挥光线的象征作用,使用大片黑暗色块来衬托,原来微弱的光线就变得更加耀眼。“拉图尔的画使一切复杂的因素变得条理清晰,有时烛光作为发光物被巧妙的隐藏起来,这样一来被照亮的人物或道具就成为新的光源而具有象征意义,作品的象征意义因光的巧妙运用而得到升华,生命的崇高意义得到最为深刻的揭示。”[2] 因此他被称为唯一将黑暗与光线赋予同样象征意义的艺术家,一点也不为过。
画家对光影的选择和表现常常会导致微妙的画面构成和强烈的精神指向,成为画家表达主观情感的艺术语言,而拉图尔绘画艺术美的精髓就在于通过画面来传达出某种高尚的情感意蕴。在欣赏拉图尔的作品中,总是会被画面流露出的浓浓温情、崇高庄严的精神性,和神秘的气氛所打动。拉图尔此类的作品很多,像人们熟知的《新生儿》和《忏悔的马德莱娜》、《双烛前的马德莱娜》等系列作品,都创造出一种神秘的宗教气氛、无上的精神性。
拉图尔常常把单一的烛光或火把等设置为光源,由于这种光源照射的距离很有限,光线对景物的明暗变化作用很大,只有靠近火苗处,形体结构才能清晰的显露,而距离光线较远的地方明暗对比变弱,不必要的细节也随之融入了黑暗之中,这样就更利于拉图尔充分发挥光影处理的主观性。画面中在烛光、油灯光或者被遮挡的发光光源的照射下,受光部位温暖而明亮,阴影盒背景深褐,光影强烈对比造成的明暗色块,便于组织了画面的构图,增加画面的形式感。
拉图尔作品中的阴影处理十分独特,“不是常见的强弱渐变或‘烟雾法’,阴影与亮部以整齐的几何形状分开,过渡面减少。阴影与背景的关系亦不像卡拉瓦乔画中那样融成一体,而是以明确的轮廓分开,即使处于阴影中的头发轮廓也以一种明确而肯定的曲线画出。”[3] 与传统描绘光影的作品相比,他的画面阴影部分色调变化较少,平面区域化,几何感强,其手法有着立体主义的影子。
拉图尔的画面使用充满戏剧性的明暗对照画法,他主观地把强烈的光线设计成从物象的一个侧面照射物体,它借助这种光影所产生的强烈的受光面和加重了的投影,进行平面化整合,把原来微妙的明暗变化提炼、概括,以简明的几何形式控制画面节奏,建立画面色调的新秩序。“有许多他的崇拜者还认为,尽管他的作品中所营造的气氛都是主观化的光线效果,但却让人感觉有一种神秘圣洁的美感。其实拉图尔这样做的目的不是片面地追求光效应,主要是为了使所画的场面给人以极强的亲切感。”[4]
当我们欣赏拉图尔的作品时,会被他作品中流露出的幽静而真实、神秘而动人的画面气氛,唯美的形式,个性化的手法所深深的打动,他的作品中没有肤浅庸俗的东西,有的是深刻的精神内涵和崇高的感情。“拉图尔的绘画并不十分拘泥于我们常人所理解的那种‘真实’原则的要求,他往往通过不同角度光照下物体几何投影的变化而去追求伟大的艺术探索者们所渴望追求到的最高的真实境界——即个人的风格。任何能促进他实现这一追求的新发现,拉图尔都要反复地进行实验与比较,即使有时要对其昔日最感满意的杰作进行部分修改与重画,他也在所不惜。”[4]
- 喜报!《中国博物馆》入选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最新CSSCI南大核心期刊目录2025-2026版)!新入选!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
- 职称话题| 为什么党校更认可省市级党报?是否有什么说据?还有哪些机构认可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