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贫困地区党课教育存在的问题——社科纵横
作者:祁仕会来源:原创日期:2013-03-18人气:826
上好党课是党员领导干部一项光荣的任务。民族贫困地区在开展“云岭先锋”工程、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创先争优、“四群教育”活动中,许多领导干部带头深入基层讲党课,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由于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受历史和环境影响,思想认识上的偏差,基层党组织管理薄弱、党员队伍素质不齐、党员流动较大等原因,导致民族贫困地区党组织开展党课教育不规范,党员参加组织生活不积极,党课教育效果不显著。
一是党课教育形式化。民族贫困地区少数基层党组织对新的形势下党课教育的意义和作用缺乏深刻的认识,把上党课只是当作完成“三会一课”的简单任务,搞形式主义应付检查,没有认真考虑党课教育的实际效果。民族贫困地区农村党员群众居住比较分散,到村乡参加党课教育路程较远,不情愿参加组织活动,久而久之党组织活动形同虚设。少数民族地区因经济发展后劲不足,多数青壮年党员外出务工人员长年在外,在家的老党员行动不便,无法参加组织生活,更不要说参加党课教育,党课教育形成“空壳”。一些基层组织管理散漫,没能够按照上级要求组织党课教育学习,开展党课教育缺乏计划性、针对性和系统性,通盘考虑少,实施措施少,督促落实少,存在着很大的随意性,一听说上级要来检查,就临时选定党课教育内容,临时指派讲课老师,临时召集人员听课,课堂教学松散,课后又不检查考核,处于被动应付状态。还有的地方甚至把党课与其它会议混为一谈,有的党组织负责人把党课变成工作总结会、工作布置会。更有少数党组织,用业务学习取代党课。这样的党课教育,是很难收到应有效果的。
二是党课教育内容缺乏灵活性。民族贫困地区的有些党组织,党课教育的内容往往仅局限于党的知识、党的会议决定、社论、领导人讲话、上级有关方面的文件等。一些党组织的领导干部文化程度较低,不念念报纸就讲不出什么内容。一些党支部书记身兼数职,根本没有精力认真准备党课。一些党务工作者不注意学习,只能老生常谈讲一些老掉牙的框框条条。严重脱离时代发展和党员的思想、工作与生活的实际。长期如此,势必在党员中产生单调、枯燥的感觉。
三是党课教育理论缺乏针对性。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党务干部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上级的各项决议等具有指导意义的理论,不是结合本地区、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贯彻落实,而是原封不动地照本宣科,缺乏对本支部党员现状的了解和分析,缺少对党员思想中带有普遍性、倾向性的问题的解决,给人一种“空中楼阁”的感觉,失去了党课的针对性,从而失去了党课教育应有的教育作用和指导实践的现实意义。一些党课授课者在山区却大谈特谈城市建设、工业发展,和听众缺乏共同语言,形如“对牛弹琴”,这样的党课教育效果就可想而知。
四是党课教育方式方法简单单调。民族贫困地区党课教育方法依然是一人台上讲,众人台下听。讲课者“居高临下”,听课者处于从属的地位。讲课者“口干舌燥”,听课者“昏昏欲睡”,严肃有余,活泼不够。无形之中使讲课者与听课者之间产生了距离,行不成强烈的共鸣。更让人忧虑的是,还有少数基层党组织,根本就不知道怎样上党课,总是一年发放给每个党员一本党课参考书,让大家自学了事;或者一上党课就是单位领导做工作报告,听的人“食之无味”,不知所学为何。
五是党课教育手段缺乏吸引力。目前,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拓展了党员对信息了解的渠道。但由于种种原因,民族贫困地区的很多基层党组织还停留在过去传统的教育手段上;有些单位虽然电化设备投入不少,应用率却不高。有的基层党组织仅仅把党课教育当作完成“三会一课”的简单任务,由此出现只讲究举办党课的次数,追求数量,忽视质量,流于形式,应付检查,缺乏实效。
一是党课教育形式化。民族贫困地区少数基层党组织对新的形势下党课教育的意义和作用缺乏深刻的认识,把上党课只是当作完成“三会一课”的简单任务,搞形式主义应付检查,没有认真考虑党课教育的实际效果。民族贫困地区农村党员群众居住比较分散,到村乡参加党课教育路程较远,不情愿参加组织活动,久而久之党组织活动形同虚设。少数民族地区因经济发展后劲不足,多数青壮年党员外出务工人员长年在外,在家的老党员行动不便,无法参加组织生活,更不要说参加党课教育,党课教育形成“空壳”。一些基层组织管理散漫,没能够按照上级要求组织党课教育学习,开展党课教育缺乏计划性、针对性和系统性,通盘考虑少,实施措施少,督促落实少,存在着很大的随意性,一听说上级要来检查,就临时选定党课教育内容,临时指派讲课老师,临时召集人员听课,课堂教学松散,课后又不检查考核,处于被动应付状态。还有的地方甚至把党课与其它会议混为一谈,有的党组织负责人把党课变成工作总结会、工作布置会。更有少数党组织,用业务学习取代党课。这样的党课教育,是很难收到应有效果的。
二是党课教育内容缺乏灵活性。民族贫困地区的有些党组织,党课教育的内容往往仅局限于党的知识、党的会议决定、社论、领导人讲话、上级有关方面的文件等。一些党组织的领导干部文化程度较低,不念念报纸就讲不出什么内容。一些党支部书记身兼数职,根本没有精力认真准备党课。一些党务工作者不注意学习,只能老生常谈讲一些老掉牙的框框条条。严重脱离时代发展和党员的思想、工作与生活的实际。长期如此,势必在党员中产生单调、枯燥的感觉。
三是党课教育理论缺乏针对性。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党务干部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上级的各项决议等具有指导意义的理论,不是结合本地区、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贯彻落实,而是原封不动地照本宣科,缺乏对本支部党员现状的了解和分析,缺少对党员思想中带有普遍性、倾向性的问题的解决,给人一种“空中楼阁”的感觉,失去了党课的针对性,从而失去了党课教育应有的教育作用和指导实践的现实意义。一些党课授课者在山区却大谈特谈城市建设、工业发展,和听众缺乏共同语言,形如“对牛弹琴”,这样的党课教育效果就可想而知。
四是党课教育方式方法简单单调。民族贫困地区党课教育方法依然是一人台上讲,众人台下听。讲课者“居高临下”,听课者处于从属的地位。讲课者“口干舌燥”,听课者“昏昏欲睡”,严肃有余,活泼不够。无形之中使讲课者与听课者之间产生了距离,行不成强烈的共鸣。更让人忧虑的是,还有少数基层党组织,根本就不知道怎样上党课,总是一年发放给每个党员一本党课参考书,让大家自学了事;或者一上党课就是单位领导做工作报告,听的人“食之无味”,不知所学为何。
五是党课教育手段缺乏吸引力。目前,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拓展了党员对信息了解的渠道。但由于种种原因,民族贫困地区的很多基层党组织还停留在过去传统的教育手段上;有些单位虽然电化设备投入不少,应用率却不高。有的基层党组织仅仅把党课教育当作完成“三会一课”的简单任务,由此出现只讲究举办党课的次数,追求数量,忽视质量,流于形式,应付检查,缺乏实效。
热门排行
推荐信息
期刊知识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