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毯子功教学过程中应当注意的几方面问题-大舞台
目前,戏曲表演过程中技巧运动技术的发展十分迅速,尤其是毯子功中筋斗翻腾的动作更是在不断地朝着高水平、高难度的方向发展。不仅筋斗之间的连接新颖独特,而且以身体围绕多转度、多轴、多周数的空翻转体趋势发展,与以往的毯子功相比,难度水平有了极大的提升。与此同时,演员还必须把这些高难度的单个筋斗动作串连起来进行表演,比如团身后空翻三周,直体后翻转体720°接回笼,直体后空翻两周转体1080°,团身前空翻两周加转体,后空翻两周接回笼,侧空翻一周半接前滚翻等诸多高难度的动作。因此,在进行具体的戏曲毯子功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要注重提高学生整体的身体素质,使其具备翻筋斗所需要的各项能力。在戏曲毯子功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注重专项训练,而忽视了提高学生整体的身体素质。比如传统教学把学生腰部训练的十分柔软,认为对“小翻”和“原地串小翻”十分要好处,但却忽视了对学生腹部肌肉的训练。然而,腹部肌肉好比是“铰链”,在毯子功的翻筋斗中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其打开与收缩的能力以及固定演员躯体的能力,是各种高难度筋斗动作顺利完成的前提和基础。
其次,戏曲表演艺术的教师应当注重对戏曲毯子功现代教学模式、教学技法、教学规律的挖掘和使用。正如上文所说,很多教师常常把原有地上的教学方法挪移到软垫上进行筋斗教学,因此,并没有真正发挥软垫教学的功用。除此之外,还有一部分戏曲老师认为学生习惯于在软垫上翻筋斗,以后就不能适应硬地上翻筋斗,因此,非常排斥基于教学辅助设施的戏曲毯子功训练模式。事实上,这种“排斥”是存在一定道理的。如何才能实现训练与实际表演之间的有效恰接呢?具体来说,戏曲表演艺术的教师应当注重对戏曲毯子功现代教学模式、教学技法、教学规律的挖掘和使用,尤其是要培养学生适应不同的表演环境,能够很好地将训练中的技巧和表演感受顺利地应用到实际的舞台表演过程中去。
最后,戏曲毯子功的教师应当坚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思想,注重各个阶段的动作质量,不进行超阶段的练习。一般来说,在进行具体训练的过程中,只有达到前一阶段的目标之后,才能进行下一阶段的教学,基本功扎实了,以后的训练才能更加顺利,更能展现戏曲艺术的视觉美感和思想精髓。如果进行超阶段的练习,在毯子功教学与实际表演过程中往往会留下严重的安全隐患。事实上,很多事实也告诉我们:练功中受伤的原因之一就是进行一些能力不及或者是没有把握的动作技巧。
总体来说,毯子功作为戏曲表演艺术的基本功之一,既可以加强演员动作之间的协调性,又能提高身体的柔韧度和控制力,因此,成为戏曲技法、技巧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主要包括“抄功”和以教学辅助设施为基础的两种教学模式。然而,毯子功不仅难度较大,质量要求较高,而且还存在明显的危险性,因此,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既注重提高学生整体的身体素质,使其具备翻筋斗所需要的各项能力;同时还必须注重对戏曲毯子功现代教学模式、教学技法、教学规律的挖掘和使用,坚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思想,以此来提高教学过程中的安全性和教学效率。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