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工科大学生工程伦理教育的迫切性和现实意义——河南教育
作者:张莉来源:原创日期:2013-03-21人气:2781
1.重视工程伦理教育是当今世界各国工程教育的共同发展趋势
西方发达国家在经历了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许多负面效应以后,特别注重强调各类工程活动对人类社会生活的整体影响,日益重视工程活动中的伦理道德,提出从业者必须受到相关的教育。20世纪80 年代,美国工程和技术鉴定委员会便明确要求:凡欲通过鉴定的工程教育计划,都必须包括伦理教育内容。20世纪90 年代,美国工程教育协会(ASEE)和国家研究委员会(NRC)分别发表了有关工程教育改革的重要报告,提出工程师的伦理道德问题,并呼吁采取相应的教育对策。从世界范围看,法国、德国、英国、 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的各种工程专业组织都有专门的伦理规范,这些规范一致认为,认同、接受、履行工程专业的伦理规范是成为专业工程师的必要条件。欧洲国家工程协会联合会(FEANI)提出了“欧洲工程师”(Eur-Eng)及其注册标准,对欧洲工程师的形成过程和质量要求作了规定,特别强调:务必理解工程专业,并理解作为注册工程师对其同行、雇主或顾客、社区和环境应负的责任。与此相呼应,各国工科院校都已开设工程伦理教育课程,积极推进工程伦理教育。可见,工程伦理教育是当今世界各国工程教育共同发展的趋势,开展工程伦理教育是与国际理工科研究生培养的先进方向和趋势接轨的需要。
2.加强工程伦理教育是现代工程技术发展的客观要求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现代工程活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和影响越来越明显,工程建设项目也越来越趋于大型化、复杂化和高科技化。同时,工程建设对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社会发展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全国各地的工程项目频频开工,许多建好的工程正发挥着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人类造福。但是,工程建设活动对社会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如工业领域中的环境污染,建筑行业中的“豆腐渣”工程,食品、药品制造加工业中的伪劣产品,煤矿生产、交通工程中的安全事故等,这些负面影响直接危害了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并直接影响了和谐社会的构建。工程技术自身的复杂性及其与自然、社会的密切关系等因素,对传统的工程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高速发展的科学技术给工程项目的实施提出了新的工程伦理问题,工程师作为工程活动的主体,必须认真应对并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工科大学生是未来的工程师,要适应现代工程技术的要求,他们在未来的工程建设实践中不仅需要精通技术,还要拥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科学的价值观、正确的利益观和强烈的伦理道德意识。因此,加强工科大学生工程伦理教育是当今社会现实的需要。
3.开展工程伦理教育是现代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优化的必然要求
高等工程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是为国家培养深谙工程技术并具备较高综合素质的高级人才。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为了适应科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工程建设项目急剧增加的需求,我国工程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不断上升,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培养的人才数量也在不断增加。然而,工科大学生普遍只重视专业技术的学习,轻视人文社科知识的积累,轻视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的培养和训练。他们信奉凭技术立足的实用主义,认为工程师只要有过硬的专业技术本领,有开发、设计和生产能力以及广泛的人脉就可以在社会上立足,至于工程活动对人类社会、公众生活的重大影响、对社会的副作用、对人体健康和安全的危害、对环境的破坏等伦理道德问题则不会主动去思考,更不会主动形成工程伦理道德意识,自然也不会自觉养成工程伦理道德行为。因此,工科大学生要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工程师,必须补上工程伦理这一课,工科高校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加强工程伦理教育刻不容缓。
西方发达国家在经历了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许多负面效应以后,特别注重强调各类工程活动对人类社会生活的整体影响,日益重视工程活动中的伦理道德,提出从业者必须受到相关的教育。20世纪80 年代,美国工程和技术鉴定委员会便明确要求:凡欲通过鉴定的工程教育计划,都必须包括伦理教育内容。20世纪90 年代,美国工程教育协会(ASEE)和国家研究委员会(NRC)分别发表了有关工程教育改革的重要报告,提出工程师的伦理道德问题,并呼吁采取相应的教育对策。从世界范围看,法国、德国、英国、 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的各种工程专业组织都有专门的伦理规范,这些规范一致认为,认同、接受、履行工程专业的伦理规范是成为专业工程师的必要条件。欧洲国家工程协会联合会(FEANI)提出了“欧洲工程师”(Eur-Eng)及其注册标准,对欧洲工程师的形成过程和质量要求作了规定,特别强调:务必理解工程专业,并理解作为注册工程师对其同行、雇主或顾客、社区和环境应负的责任。与此相呼应,各国工科院校都已开设工程伦理教育课程,积极推进工程伦理教育。可见,工程伦理教育是当今世界各国工程教育共同发展的趋势,开展工程伦理教育是与国际理工科研究生培养的先进方向和趋势接轨的需要。
2.加强工程伦理教育是现代工程技术发展的客观要求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现代工程活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和影响越来越明显,工程建设项目也越来越趋于大型化、复杂化和高科技化。同时,工程建设对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社会发展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全国各地的工程项目频频开工,许多建好的工程正发挥着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人类造福。但是,工程建设活动对社会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如工业领域中的环境污染,建筑行业中的“豆腐渣”工程,食品、药品制造加工业中的伪劣产品,煤矿生产、交通工程中的安全事故等,这些负面影响直接危害了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并直接影响了和谐社会的构建。工程技术自身的复杂性及其与自然、社会的密切关系等因素,对传统的工程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高速发展的科学技术给工程项目的实施提出了新的工程伦理问题,工程师作为工程活动的主体,必须认真应对并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工科大学生是未来的工程师,要适应现代工程技术的要求,他们在未来的工程建设实践中不仅需要精通技术,还要拥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科学的价值观、正确的利益观和强烈的伦理道德意识。因此,加强工科大学生工程伦理教育是当今社会现实的需要。
3.开展工程伦理教育是现代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优化的必然要求
高等工程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是为国家培养深谙工程技术并具备较高综合素质的高级人才。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为了适应科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工程建设项目急剧增加的需求,我国工程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不断上升,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培养的人才数量也在不断增加。然而,工科大学生普遍只重视专业技术的学习,轻视人文社科知识的积累,轻视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的培养和训练。他们信奉凭技术立足的实用主义,认为工程师只要有过硬的专业技术本领,有开发、设计和生产能力以及广泛的人脉就可以在社会上立足,至于工程活动对人类社会、公众生活的重大影响、对社会的副作用、对人体健康和安全的危害、对环境的破坏等伦理道德问题则不会主动去思考,更不会主动形成工程伦理道德意识,自然也不会自觉养成工程伦理道德行为。因此,工科大学生要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工程师,必须补上工程伦理这一课,工科高校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加强工程伦理教育刻不容缓。
热门排行
推荐信息
期刊知识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