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能源利用问题的特征解读——改革与战略

作者:张军来源:原创日期:2013-03-27人气:1027
 (一)加工转换率比较低
1990年以来,我国用于二次能源生产的能源加工转换总效率呈现缓慢上升趋势。2009年,能源加工转换总效率为72.01%,和1990年相比,仅仅提高了5.5个百分点。其中,在发电及电站供热方面的能源加工转换率为41.73%,仅仅提高了4.4个百分点(见图-1)。也就是说,目前在能源加工转换中仍有30%左右的能源损失,特别是在发电及电站供热方面的能源损失仍然高达60%左右。从产量规模来看,我国电力生产以火电为主,在发电及电站供热方面的能源加工转换主要是煤炭燃烧后的能量转化。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能源加工转换尤其是火电生产效率偏低,一方面导致了煤炭生产和供给压力的加大以及煤炭资源储量的快速减少,另一方面又致使污染排放控制难度不减。
(二)消费弹性依然较高
1990年以来,我国能源消费、电力消费增长与经济增长在总体上呈现高度正相关。或者说,经济增长加速,能源消费和电力消费增长就有更快的加速;反之,经济增长减速,能源消费和电力消费增长就有更快的减速(见图-2)。尽管在经济软着陆和亚洲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我国1997-1998年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分别只有0.06和0.03,但是,多数年份伴随10%左右的逐年高速平稳增长,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保持在0.5左右,尤其是2003-2005年分别高达1.53、1.6和0.93。而在除2003年和2004年之外的各年度中,电力(主要是火电)消费弹性均明显强于能源消费弹性。可见,在推动经济快速稳定增长的同时,如何有效节能降耗,弱化能源消费尤其是电力消费弹性,是我国在能源消费方面亟需解决的重大课题。
(三)进口依赖度在增强
我国国内能源1992年开始出现供不应求的状况,特别2004年开始呈现供给缺口逐年变大的趋势(见图-3)。也就是说,我国能源进口规模从2004年开始在逐年扩大,进口依赖度在逐年增强。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煤炭、石油净进口分别达到1.4575亿吨和2.3628亿吨,在2009年的基础上各自增长了40.9%和18.9%。尽管能源进口增长有利于缓解我国国内能源生产和能源供给压力,满足国内能源需求,确保经济持续和快速增长,但当能源进口规模到达一定程度后,如果国内能源消费弹性未减弱,且能源加工转换率仍然偏低,那么一旦某种国际因素导致能源进口冲击,我国经济就可能会遭受重创。对处于经济快速发展阶段的我国来说,能源进口可作权宜之计,但不能对其产生长期的依赖。这也表明,能源加工转换率的显著提升和能源消费弹性的有效弱化,对化解能源进口依赖度不断增强可能带来的风险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