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利用问题的特征解读——改革与战略
作者:张军来源:原创日期:2013-03-27人气:1027
(一)加工转换率比较低
1990年以来,我国用于二次能源生产的能源加工转换总效率呈现缓慢上升趋势。2009年,能源加工转换总效率为72.01%,和1990年相比,仅仅提高了5.5个百分点。其中,在发电及电站供热方面的能源加工转换率为41.73%,仅仅提高了4.4个百分点(见图-1)。也就是说,目前在能源加工转换中仍有30%左右的能源损失,特别是在发电及电站供热方面的能源损失仍然高达60%左右。从产量规模来看,我国电力生产以火电为主,在发电及电站供热方面的能源加工转换主要是煤炭燃烧后的能量转化。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能源加工转换尤其是火电生产效率偏低,一方面导致了煤炭生产和供给压力的加大以及煤炭资源储量的快速减少,另一方面又致使污染排放控制难度不减。
(二)消费弹性依然较高
1990年以来,我国能源消费、电力消费增长与经济增长在总体上呈现高度正相关。或者说,经济增长加速,能源消费和电力消费增长就有更快的加速;反之,经济增长减速,能源消费和电力消费增长就有更快的减速(见图-2)。尽管在经济软着陆和亚洲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我国1997-1998年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分别只有0.06和0.03,但是,多数年份伴随10%左右的逐年高速平稳增长,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保持在0.5左右,尤其是2003-2005年分别高达1.53、1.6和0.93。而在除2003年和2004年之外的各年度中,电力(主要是火电)消费弹性均明显强于能源消费弹性。可见,在推动经济快速稳定增长的同时,如何有效节能降耗,弱化能源消费尤其是电力消费弹性,是我国在能源消费方面亟需解决的重大课题。
(三)进口依赖度在增强
我国国内能源1992年开始出现供不应求的状况,特别2004年开始呈现供给缺口逐年变大的趋势(见图-3)。也就是说,我国能源进口规模从2004年开始在逐年扩大,进口依赖度在逐年增强。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煤炭、石油净进口分别达到1.4575亿吨和2.3628亿吨,在2009年的基础上各自增长了40.9%和18.9%。尽管能源进口增长有利于缓解我国国内能源生产和能源供给压力,满足国内能源需求,确保经济持续和快速增长,但当能源进口规模到达一定程度后,如果国内能源消费弹性未减弱,且能源加工转换率仍然偏低,那么一旦某种国际因素导致能源进口冲击,我国经济就可能会遭受重创。对处于经济快速发展阶段的我国来说,能源进口可作权宜之计,但不能对其产生长期的依赖。这也表明,能源加工转换率的显著提升和能源消费弹性的有效弱化,对化解能源进口依赖度不断增强可能带来的风险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990年以来,我国用于二次能源生产的能源加工转换总效率呈现缓慢上升趋势。2009年,能源加工转换总效率为72.01%,和1990年相比,仅仅提高了5.5个百分点。其中,在发电及电站供热方面的能源加工转换率为41.73%,仅仅提高了4.4个百分点(见图-1)。也就是说,目前在能源加工转换中仍有30%左右的能源损失,特别是在发电及电站供热方面的能源损失仍然高达60%左右。从产量规模来看,我国电力生产以火电为主,在发电及电站供热方面的能源加工转换主要是煤炭燃烧后的能量转化。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能源加工转换尤其是火电生产效率偏低,一方面导致了煤炭生产和供给压力的加大以及煤炭资源储量的快速减少,另一方面又致使污染排放控制难度不减。
(二)消费弹性依然较高
1990年以来,我国能源消费、电力消费增长与经济增长在总体上呈现高度正相关。或者说,经济增长加速,能源消费和电力消费增长就有更快的加速;反之,经济增长减速,能源消费和电力消费增长就有更快的减速(见图-2)。尽管在经济软着陆和亚洲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我国1997-1998年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分别只有0.06和0.03,但是,多数年份伴随10%左右的逐年高速平稳增长,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保持在0.5左右,尤其是2003-2005年分别高达1.53、1.6和0.93。而在除2003年和2004年之外的各年度中,电力(主要是火电)消费弹性均明显强于能源消费弹性。可见,在推动经济快速稳定增长的同时,如何有效节能降耗,弱化能源消费尤其是电力消费弹性,是我国在能源消费方面亟需解决的重大课题。
(三)进口依赖度在增强
我国国内能源1992年开始出现供不应求的状况,特别2004年开始呈现供给缺口逐年变大的趋势(见图-3)。也就是说,我国能源进口规模从2004年开始在逐年扩大,进口依赖度在逐年增强。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煤炭、石油净进口分别达到1.4575亿吨和2.3628亿吨,在2009年的基础上各自增长了40.9%和18.9%。尽管能源进口增长有利于缓解我国国内能源生产和能源供给压力,满足国内能源需求,确保经济持续和快速增长,但当能源进口规模到达一定程度后,如果国内能源消费弹性未减弱,且能源加工转换率仍然偏低,那么一旦某种国际因素导致能源进口冲击,我国经济就可能会遭受重创。对处于经济快速发展阶段的我国来说,能源进口可作权宜之计,但不能对其产生长期的依赖。这也表明,能源加工转换率的显著提升和能源消费弹性的有效弱化,对化解能源进口依赖度不断增强可能带来的风险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热门排行
推荐信息
期刊知识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
- 职称话题| 为什么党校更认可省市级党报?是否有什么说据?还有哪些机构认可党报?
- 《农业经济》论文投稿解析,难度指数四颗星,附好发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