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立足音乐本体向文化外延拓展——艺术教育

作者:张建强来源:原创日期:2013-04-24人气:1321
 新世纪,在国际音乐教育改革的形势下,我国也进行了基础教育改革。在艺术教育和音乐教育领域,我国也根据当前形势的新需求,针对以往存在的问题,并参照发达国家艺术课程标准和音乐课程标准对基础艺术教育和基础音乐教育进行了课程改革。传统音乐教学过分突出技艺性,在内容上偏难,在要求上偏高,缺乏创造性培养,在认识上没有突出音乐本体地位和音乐本学科的建设,长期将音乐视为政治和德育的附庸。对此,我们的课程改革提出: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突出音乐特点,强调学科综合;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的理念。
在以上理念中,突出音乐本体与学科综合,面向全体学生与注重个性发展,弘扬民族音乐与理解多元文化,成为实践中比较难控制和把握的几对关系。在我国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中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当然,它们并不矛盾和相对,而恰恰是相互补充。尤其在音乐本体和学科综合的问题上成为当前较为敏感的话题,在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中可以将这一对关系称为“音乐本体与相关文化”,如何处理这一对关系是教学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话题,这对我们的教学具有指导意义,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应用也具有直接的影响。
在我国的音乐教育史上,美育长期处于德育的附庸地位,在如此的指导思想下,制约了音乐以及其他艺术学科的发展,并过于强调音乐的德育功能和政治功能,从而弱化了艺术的审美功能及其他功能。自上世纪初蔡元培提出美育思想至本世纪初基础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理念的提出,音乐教育在螺旋上升的历史发展轨迹中又回归于“立足音乐本体”。一个事物的发展历程,从诞生到初步发展再到成熟,也就是从孕育于它物到依附于它物再到独立于它物的过程。正如一个幼儿首先要孕育于母体,然后由母亲哺育,父母养育,再到成年个人独立。独立并不意味着他和父母断绝关系,而是其成熟的标志。由此,笔者认为,中国音乐教育提出“以审美为核心”和“注重音乐本体”正是其发展成熟的标志。
在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中,同样应该“立足音乐本体”。在该领域之外的教育者眼中很容易产生“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不重视音乐本体”的偏颇观点,认为作为普通音乐教育在音乐的技能、表现以及基本知识等方面的标准都一定会低于专业教师教育音乐教育。笔者以为也不尽然。在高等教育的普通音乐教育中,也有具有良好音乐教育基础的出类拔萃之辈。从事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教育者更不应该持有“降低标准”的观点,对于每一个艺术教育的参与者而言,他们的潜能都是巨大的,清华大学交响乐团、北京大学合唱团、复旦大学合唱团等普通艺术教育的艺术团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
清华大学交响乐队曾多次在人民大会堂、国家大剧院、北京音乐厅、中山音乐堂、上海大剧院等地举办专场音乐会,并得到国家领导人的充分肯定。多次获得全国大学生艺术节展演一等奖;获得过全日本大学生交响音乐节特别奖;在第二届北京市大学生艺术展演中荣获一等奖第一名;在南京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中获器乐组第一名。①
北京大学学生合唱团是一支具有国际影响、能够演绎不同风格曲目的高水平合唱团。该团能够演绎从各国民歌到古典名曲再到现当代作品等多种风格的作品,并可以用汉语、英语、法语、德语、俄语、西班牙语等多国语言进行演唱。该团发行有两张专辑,在西班牙第43届哈巴涅拉与复调音乐国际合唱比赛中获得过复调比赛第一名,成为中国第一个获得国际大奖的大学生合唱团。1998年,合唱团录制的《送别》获得中央电视台音乐电视大赛银奖。2001年,合唱团在全国大学生艺术歌曲大赛中夺得两个一等奖。2004年,在第十一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中,荣获非职业组团体赛三等奖、非职业组通俗唱法银奖。2005年在首届北京大学生艺术展演中,获得大合唱与小合唱比赛的两个第一名。同年在全国第一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获得声乐类节目两个一等奖。②
复旦大学学生合唱团曾两次获得全国大学生声乐比赛一等奖,多次获得上海市大学生合唱比赛一等奖,在德国、奥地利也曾获得国际表演金奖。③
以上列举的高校艺术团均是由非音乐专业的学生组成,他们并没有受到音乐技能方面的限制,反而取得了可嘉的成绩,所以有关“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不重视音乐本体”和“作为普通音乐教育在音乐的技能、表现以及基本知识等方面的标准都一定会低于专业或教师教育音乐教育”的论断显然是偏激的。
非但如此,普通高校音乐教育在音乐本体方面还必须得到足够的重视。但何谓“音乐本体”?音乐本体是否等同于技术技巧?答案一定是:否。音乐包含技术技巧,技术技巧又包含作曲技术、演唱技术、演奏技术以及听觉能力、视谱能力、音乐记忆能力等,还包括音乐理论知识,此外还有常被人们提到的“音乐性”或“艺术性”,我们常听到某某的演奏缺乏“音乐性”、有的是技术但不“用心”等类似的话。这里的“音乐性”“用心”又是什么意思?笔者认为应该是音乐区别于其他艺术或其他文化品种的特性。音乐艺术区别于文学艺术,是因为它的直接感性,而音乐艺术有别于绘画艺术和书法艺术是因为它是通过听觉被感知的。
“立足音乐本体”就要注重音乐的通过听觉的直接感性以及音乐的技术技巧和音乐理论。但在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中,由于教学对象、学制、课时以及教学目标和当前面临现状等因素决定,在技术技巧以及音乐理论上的教学不会太深入,所以应该注重音乐听觉的直接感性因素。笔者不否认会有少数学生在技术技巧上的能力和音乐理论上的功底,也不否认学生在技术技巧和音乐理论上的钻研精神和已取得的成绩,但这在当前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中,不具有普遍意义。
在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中,“立足音乐本体”但不应局限于此。以北京大学艺术教育为例,从其艺术教育产生之时,就十分重视人文性。从事艺术教育的导师们以“他们深厚的学识,他们的哲学、美学修养和理论研究……拓宽了他们的胸襟,涵养了他们的气象,培育了他们的人生感、历史感和宇宙感,因而从精神—文化的层面上提升了他们的审美境界”。④
音乐属于人文学科,这也是其基本属性,在人类的发展历史中,音乐是一种文化,并与其他文化品种相关联,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它与同时期、同地域或是异域的语言、文学、美术、诗歌、哲学等都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并会产生同样的风格和流派。任何事物都不会孤立地存在于世界上,它的生存、生长都有特定的环境。换句话讲,要将音乐置于其存在的生态环境中去研究。由此,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应该涉及它的生态环境的知识,即相关艺术学科和相关文化。如此才能够客观全面地了解和认识音乐。
对于普通大学生而言,这样的文化拓展,会有助于他们对音乐的感悟和感悟后的内化,会有助于他们更全面地了解音乐知识,及音乐的孕育、形成、传播、延续的过程,以及在过程中变异、发展或失传。更重要的是能够更有效地进行美育。
在教学中,要把握好音乐本土与相关文化的关系,如果脱离文化只讲音乐本体,那将使音乐变得乏味、枯燥,如果过分重视音乐本体之外的文化从而使音乐失去主体地位,也就失去了音乐教育的意义。由此,普通高校音乐教育应该“立足音乐本体向文化外延拓展”。
(注:本文为山西省教育厅项目阶段性成果之一,项目编号:J2011038)
注释:
①资料来源于清华大学艺术中心网站.
②资料来源于北京大学网站.
③资料来源于复旦大学网站.
④叶郎.北京大学艺术教育的传统[J].北京大学学报,2003(11).
参考文献:
[1]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
[2]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程标准.
[3]冯兰芳.普通高校艺术教育二十年回顾与展望[J].人民音乐,1999(10).
[4]郭声健.新中国普通学校音乐教育50年[J].音乐研究,2000(4).
作者单位:山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