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景时应选择近、中、远三景的画面
作者:王龙军来源:原创日期:2013-05-27人气:1403
在表现景物深远的空间感方面,取景时宜适当选择近、中、远三景的画面。即在近处、距离稍远处及较远处,都有景物可画,而且层次分明,这对空间距离的表达十分有利。有的取景仅有中景、远景,没有近景;或近景清楚,远景仅是一片天空,在表现空间上将产生一定难度。
一、取景时要着眼于对比关系
取景着眼于对比关系是十分重要的,画面上明与暗、疏与密、动与静、冷与暖、虚与实、软与硬、高与低、远与近、强与弱等,都属对比范围。巧妙地利用这些因素,画面才有生动的表现力;否则,将陷于枯燥乏味、没精打采的境地。有些画面平淡,其原因就在这里。比如,画原野,若只有天空和地平线,没有近处的景物作对比,就显得十分单调。若着眼于对比关系。为了使建筑物显得高大,在建筑物的附近适当安排些行人或车辆等,使高与低、大与小有个明显的对比,或利用背景与建筑物的明暗对比,使建筑物更加突出。高大水坝后面的天空,若有意识地衬上几朵轻柔的白云,会使水坝显得格外壮丽;描绘茂密的森林,疏密对比,密占优势,天空留得少一些,树木更显得茂盛、高大。诸如此类,不一一列举。总之,根据主题、内容表达的需要,画者在取景时有意识地利用这些因素是能取得良好效果的。
二、取景时要关注地平线的高低
地平线的高低与所表现的主题有关,取景不能不考虑。地平线是天空与地面的交界线,也是画面上所有物体平行透视的消失点所在。如果以表现天空的云彩为主,地平线可适当降低;如果表现河、海的宽阔,浪涛奔腾、浩瀚的气势,地平线必须适当提高。在风景画中一般不宜将地平线安排在画幅L/2的部位,否则,会造成画幅呆板或被切成两半的感觉。
三、取景还需选择较好或较典型的角度去描绘
某一处景物很美,并非每一角度都比较完美,必须有所选择。不妨上下、左右多观察,然后从某一角度去取景。带学生画山间瀑布,先到瀑布脚下观察,再到瀑布对面的山顶上去观察一下,最后在山腰取景构图,气势磅礴较为典型,结果这幅画画得很成功。所以取景并非易事,有时新到一地,先浏览观察,记住时间、地点、角度,然后找机会去画。其实,取景构图早在画者脑子里酝酿很久了。
四、确定画面的主体物或中心
主体物是写生的重点,它将是画者笔墨的焦点,也会是观众的视觉焦点。在画面上一般占据着较大位置,但最好不要放在正中心位置。如果主体物选择不理想,直接影响到画面的美感。对于初学者来说,往往画到最后也弄不清楚自己的画面中心是什么。
五、选择景物要考虑到具体写生条件
选择景物不能不考虑到具体写生条件:一是画者位置是否固定:二是景物对象是否相对稳定。在晴天,画者写生位置不宜暴露在阳光下,因为阳光强烈,十分刺眼,时间长了色彩感觉迟钝;另一方面,在阳光下作水彩画,水分蒸发太快,颜色易干,衔接困难。在阴天或雨天,不是不能写生,画者写生位置要在能避雨的地方,否则写生中途受干扰,随便搬动位置,使写生无法进行。如果景物受气候等条件影响变化太迅速、太大,亦难于写生。画者只能凭记忆去完成。
初学者写生时,可选择相对简单稳定的场面或景物,比如,房屋、树木、船只,做单项练习,画幅不宜过大,取景不要太繁琐,要集中研究各种景物的结构特点、变化规律和有关表现技巧,然后再逐步过渡到大场面的组合练习。总之,取景与构图,实际上是一回事,难于分割。取景是构图的酝酿,景物取好了,构图也就胸有成竹了。“搜尽奇峰打草稿”,就是这个意思。画者对取景与构图是否重视,是画面成败的关键。
一、取景时要着眼于对比关系
取景着眼于对比关系是十分重要的,画面上明与暗、疏与密、动与静、冷与暖、虚与实、软与硬、高与低、远与近、强与弱等,都属对比范围。巧妙地利用这些因素,画面才有生动的表现力;否则,将陷于枯燥乏味、没精打采的境地。有些画面平淡,其原因就在这里。比如,画原野,若只有天空和地平线,没有近处的景物作对比,就显得十分单调。若着眼于对比关系。为了使建筑物显得高大,在建筑物的附近适当安排些行人或车辆等,使高与低、大与小有个明显的对比,或利用背景与建筑物的明暗对比,使建筑物更加突出。高大水坝后面的天空,若有意识地衬上几朵轻柔的白云,会使水坝显得格外壮丽;描绘茂密的森林,疏密对比,密占优势,天空留得少一些,树木更显得茂盛、高大。诸如此类,不一一列举。总之,根据主题、内容表达的需要,画者在取景时有意识地利用这些因素是能取得良好效果的。
二、取景时要关注地平线的高低
地平线的高低与所表现的主题有关,取景不能不考虑。地平线是天空与地面的交界线,也是画面上所有物体平行透视的消失点所在。如果以表现天空的云彩为主,地平线可适当降低;如果表现河、海的宽阔,浪涛奔腾、浩瀚的气势,地平线必须适当提高。在风景画中一般不宜将地平线安排在画幅L/2的部位,否则,会造成画幅呆板或被切成两半的感觉。
三、取景还需选择较好或较典型的角度去描绘
某一处景物很美,并非每一角度都比较完美,必须有所选择。不妨上下、左右多观察,然后从某一角度去取景。带学生画山间瀑布,先到瀑布脚下观察,再到瀑布对面的山顶上去观察一下,最后在山腰取景构图,气势磅礴较为典型,结果这幅画画得很成功。所以取景并非易事,有时新到一地,先浏览观察,记住时间、地点、角度,然后找机会去画。其实,取景构图早在画者脑子里酝酿很久了。
四、确定画面的主体物或中心
主体物是写生的重点,它将是画者笔墨的焦点,也会是观众的视觉焦点。在画面上一般占据着较大位置,但最好不要放在正中心位置。如果主体物选择不理想,直接影响到画面的美感。对于初学者来说,往往画到最后也弄不清楚自己的画面中心是什么。
五、选择景物要考虑到具体写生条件
选择景物不能不考虑到具体写生条件:一是画者位置是否固定:二是景物对象是否相对稳定。在晴天,画者写生位置不宜暴露在阳光下,因为阳光强烈,十分刺眼,时间长了色彩感觉迟钝;另一方面,在阳光下作水彩画,水分蒸发太快,颜色易干,衔接困难。在阴天或雨天,不是不能写生,画者写生位置要在能避雨的地方,否则写生中途受干扰,随便搬动位置,使写生无法进行。如果景物受气候等条件影响变化太迅速、太大,亦难于写生。画者只能凭记忆去完成。
初学者写生时,可选择相对简单稳定的场面或景物,比如,房屋、树木、船只,做单项练习,画幅不宜过大,取景不要太繁琐,要集中研究各种景物的结构特点、变化规律和有关表现技巧,然后再逐步过渡到大场面的组合练习。总之,取景与构图,实际上是一回事,难于分割。取景是构图的酝酿,景物取好了,构图也就胸有成竹了。“搜尽奇峰打草稿”,就是这个意思。画者对取景与构图是否重视,是画面成败的关键。
热门排行
推荐信息
期刊知识
- 喜报!《中国博物馆》入选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最新CSSCI南大核心期刊目录2025-2026版)!新入选!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
- 职称话题| 为什么党校更认可省市级党报?是否有什么说据?还有哪些机构认可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