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构建科学质量观探析——学术探索

作者:叶红来源:原创日期:2013-07-01人气:782
 一、科学质量观的含义
科学的质量观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理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质量提升为基本理念,以坚持以人为本,满足人民群众不断提高的物质文化需求为核心,在质量实践活动中研究揭示质量的本质及发展规律的若干理论观点的总和。
科学质量观是科学发展观在质量实践中的具体体现,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对质量实践进行理论概括,对质量规律进行理论研究,以此来指导实践发展的理论工具,是指导人们正确认识质量问题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科学质量观是从科学研究的角度对当代中国的质量实践及其内在本质和规律所做出的客观揭示和深度反思,其关注的不仅仅是质量实践中的现实问题和具体问题,更关注质量所涉及的一系列深刻的理论问题。如果只是对当下质量实践中的一些现实问题进行描述,那么,这种研究只是一种就事论事的议论。科学质量观的研究正是要超越这一点。当然,重视理论研究,并非忽视对现实质量问题的关注,科学质量观正是从当今中国质量发展面临的问题出发,去发现并揭示质量发展的矛盾,寻求其本质和规律。此外,基于科学质量观定义及内容的多重规定,研究质量发展及其相关问题,不能单向度地就质量讲质量,而应将质量置于具体的社会历史背景中,从质量与思想道德引领、质量与法治建设、质量与科学进步等多维角度进行系统探讨;也不能停留在具体质量问题的现象之上,而应深入现象的背后,对其内在本质进行理论探寻。总之,科学质量观是以质量的客观实践发展变化为前提的,以通过对质量实践问题的认识和解决来推进质量发展为价值目标的。而质量问题及其解决的方式、新问题的出现,不仅要求在实践上予以解决,同时要求在理论上进行新的概括。
二、构建科学质量观的基本原则
(一)理解科学质量观的基本要求
理解科学质量观这个概念应把握这样几点基本要求。
首先,科学质量观与科学发展观的目标是高度一致的,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协调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质量观则是在揭示研究质量实践发展的本质和规律的基础上,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其核心价值目标来推动质量的提升和发展,从而以质量为抓手,来支撑推进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因此,科学质量观的目标与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和目标是高度一致的,是科学发展观在质量实践领域的具体体现,是把科学发展观真正转化为推动质量发展和质量提升的政策措施、实际能力、自觉行动的思想力量。
其次,科学质量观的科学性就在于在质量实践的基础上,从理论上揭示质量发展的本质和规律。唯物史观认为,一方面,社会发展有其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它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另一方面,社会发展过程主体的选择也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这是因为,人们可以认识和把握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并按照客观规律的要求做出符合社会发展必然趋势的选择。如果社会主体正确认识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并做出了对社会发展道路和社会发展方式的科学选择,就必然会对社会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这就是说,要实现质量的提升和发展,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根本的前提就是认识当代中国质量发展的本质和规律。
再次,科学质量观的最终目的是指向实践的,科学质量观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从根本的意义而言,科学质量观就是为解决现代社会质量实践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提供理论指导和认识工具。因此,它是立足于社会实际,以质量实践中的问题和矛盾为对象,通过综合地研究质量与社会各领域的互动关系,深入探寻影响质量发展的各种深层次根源,从而为系统地长久地推动质量发展提供思路和方法,这是科学质量观的基本使命。
(二)科学质量观构建的基本原则
1.客观性原则
科学质量观研究问题的科学意义,首先在于其客观性。科学质量观就是从当今中国质量实践发展的客观实际,来探寻质量发展的本质和规律,这既是科学质量观研究中的科学精神的体现,也是其构建应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
2.系统性原则
在当今时代,质量已成为一个大质量的概念,涉及范围极为宽泛,产品质量、工程质量、环境质量、服务质量,涉及社会领域的各个方面,质量正成为经济发展中的一个战略问题,质量的发展已成为一个庞大系统的工程,涉及经济社会发展诸系统内部之间,内外部之间各方面的相互关系,要解决我国现今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存在的质量问题,单靠某一方面、某一行业、某一部门的力量已无能为力,必须以系统性原则为指导,从整体的战略的层面入手,全方位地解决质量发展中的各种深层次问题。
3.创新性原则
实践作为人类特有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即其本身是不断发展的。在当代,科技革命浪潮迭起、市场取向的改革风靡全球,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知识创新呈指数增长,人类社会快速发展,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不断出现,要求人类不断创新来适应这种发展,从而使创新成为当今人类实践的主要方式。在当今世界无论是发展的潮流,还是全球化、信息化的趋势,核心都是一个创新,要实现发展,就必须进行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发展不仅是经济在量上的增长,而且是质的提升,是一种不断推进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过程,创新理论的创始人熊彼特正是因为揭示了发展的这一本质而享誉世界学术界。在这种情况下,科学质量观只有坚持创新性原则,加强对当今中国质量发展中新情况新问题的研究,才能反映实践和时代的发展,提升理论的解释力和普遍性,发挥其对当代质量发展实践的指导作用。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京师(新乡)律师事务所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