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望:苦难叙述的无言抗争——中州学刊
作者:张俊杰来源:原创日期:2013-07-29人气:748
华裔族群是美国社会弱势群体的一部分,华裔女性更是当今美国社会的“他者”,承受着双重压力,很少有机会来表达她们作为女性的声音和身份。但是,华裔作家顶着美国主流文化对华裔移民进行的“他者”规约式描述,坚持不懈地寻找能“发出自己的声音”的情感表述方式。站在大洋彼岸的华裔女作家谭恩美,把目光转向了中国文化——“母亲”的文化,用“标准”英语启封母亲们遥远的历史记忆,言说着“母亲们”的苦难。但是,书写苦难不仅是情感宣泄和精神抚慰的需要,更重要的是要由此构建起一个想像的文学世界,从而确立起自己在新时代出场的“合法性”。“‘伤痕文学’的苦难诉求本质,决定了它是要从历史主流中获得认同,获得同情和赦免。”④凝望母国伤痕累累的过去,谭恩美在沉重和压抑的空间里,用充满伤痛的语言,展示了“接骨师之女”的悲剧性生存状态,揭示了历史和现实的种种生存之痛,从而实现了苦难书写的人道主义价值,完成了文学对现实的超越和抚慰。
谭恩美借助于文学创作,尽力去回忆华裔女性移民过去的人生经历。《接骨师之女》讲述的是宝姨、茹玲、露丝祖孙三代的痛苦经历。我们可以将这部作品解读成一部关于灾难和创伤的小说,一篇在灰暗色调中展开的苦难画卷,一个关乎生存、命运、抗争、无望的苦难世界。小说的主体部分以茹灵的个人型叙述声音,分别以“心”、“变”、“鬼”、“命运”、“道”、“骨”和“香”为题,讲述了在男权社会中宝姨的悲惨身世,茹灵不堪回首的坎坷人生,战时中国的苦难生活,封建制度下妇女的悲惨命运,以表达对女性受压迫经历的同情和自我觉醒意识的呼唤。中国民间面对苦难有三种境界:第一种境界,屈服于苦难或厄运而忍辱苟活;第二种境界,承受苦难,与苦难同在,在默默的隐忍或抵抗中化解苦难,作被动式的有限度的抗争;第三种境界,主动积极地抗争苦难,在体验苦难中体现出生命的伟大和精神的崇高,并为人类提供可以效仿的理想的道德原则和精神向度。接骨师之女宝姨面对命运的无奈,喝下滚烫墨浆,自杀未遂,毁容失声。宝姨的失声象征着话语权的缺失,是女性在父权社会中“他者”和“边缘化”地位的具体表现;宝姨的失声,同时也象征了遭受痛苦的人向社会发出的无言的呐喊。她以非凡的勇气直面人生的痛苦和现实中的丑恶,在灰暗的人生向度中,肩负起生活的艰辛、屈辱和痛苦。宝姨祖孙三代的抗争体现出生命的伟大,更体现出华裔作家尤其是华裔女作家抗争精神的伟大。
《喜福会》和《灶神之妻》都是以谭恩美母亲的成长背景为蓝本,讲述母亲们在旧中国的苦难命运以及不幸的婚姻,揭露了世俗社会对人性的压抑。“母亲们”在旧中国的封建社会历尽磨难,深受丈夫的罪恶摧残及严重的男权主义封建思想带给她们的种种煎熬,地位非常低下,根本没有任何机会去争取自己的权利。谭恩美在作品中想要再现的不仅是母亲的生活经历,更重要的是质疑旧中国的封建家庭等级制度,表达了一个处于社会、家庭低层的女性的无言抗争,同时也是华裔女性发出的声音。华裔女性遭受着来自不同层面的压抑与歧视。她们属于丧失权利及处于社会边缘的少数种族群体,没有任何机会去言说自己的权益与自由,传统的男权文化也迫使广大妇女保持沉默。华裔女性只有通过展示“母亲们”的伤疤来打破华裔美国妇女被压抑的沉默状态,就像《喜福会》中苏安梅在“创伤”最后所说:“你必须一层层剥去你的皮,你母亲的皮,你母亲的母亲的皮,直到一无所有,没有伤疤,没有皮肤,没有肉体。”⑤这一层层剥去的是作者心中压抑已久的郁闷,是华裔女性在种种压力之下无法或无力直陈胸臆的困境中的痛苦呐喊。
谭恩美在作品中“凝望”着母国伤痕累累的过去,展示了旧中国封建社会女性在双重歧视下承受的苦难,以及个体在历史中无以逃避的生存的疼痛。透过小说人物个人的历史以及家族的历史,作品反映的是民族的苦难,审视思考的是作者自身及美国社会中华裔女性的不幸生存状况。
谭恩美借助于文学创作,尽力去回忆华裔女性移民过去的人生经历。《接骨师之女》讲述的是宝姨、茹玲、露丝祖孙三代的痛苦经历。我们可以将这部作品解读成一部关于灾难和创伤的小说,一篇在灰暗色调中展开的苦难画卷,一个关乎生存、命运、抗争、无望的苦难世界。小说的主体部分以茹灵的个人型叙述声音,分别以“心”、“变”、“鬼”、“命运”、“道”、“骨”和“香”为题,讲述了在男权社会中宝姨的悲惨身世,茹灵不堪回首的坎坷人生,战时中国的苦难生活,封建制度下妇女的悲惨命运,以表达对女性受压迫经历的同情和自我觉醒意识的呼唤。中国民间面对苦难有三种境界:第一种境界,屈服于苦难或厄运而忍辱苟活;第二种境界,承受苦难,与苦难同在,在默默的隐忍或抵抗中化解苦难,作被动式的有限度的抗争;第三种境界,主动积极地抗争苦难,在体验苦难中体现出生命的伟大和精神的崇高,并为人类提供可以效仿的理想的道德原则和精神向度。接骨师之女宝姨面对命运的无奈,喝下滚烫墨浆,自杀未遂,毁容失声。宝姨的失声象征着话语权的缺失,是女性在父权社会中“他者”和“边缘化”地位的具体表现;宝姨的失声,同时也象征了遭受痛苦的人向社会发出的无言的呐喊。她以非凡的勇气直面人生的痛苦和现实中的丑恶,在灰暗的人生向度中,肩负起生活的艰辛、屈辱和痛苦。宝姨祖孙三代的抗争体现出生命的伟大,更体现出华裔作家尤其是华裔女作家抗争精神的伟大。
《喜福会》和《灶神之妻》都是以谭恩美母亲的成长背景为蓝本,讲述母亲们在旧中国的苦难命运以及不幸的婚姻,揭露了世俗社会对人性的压抑。“母亲们”在旧中国的封建社会历尽磨难,深受丈夫的罪恶摧残及严重的男权主义封建思想带给她们的种种煎熬,地位非常低下,根本没有任何机会去争取自己的权利。谭恩美在作品中想要再现的不仅是母亲的生活经历,更重要的是质疑旧中国的封建家庭等级制度,表达了一个处于社会、家庭低层的女性的无言抗争,同时也是华裔女性发出的声音。华裔女性遭受着来自不同层面的压抑与歧视。她们属于丧失权利及处于社会边缘的少数种族群体,没有任何机会去言说自己的权益与自由,传统的男权文化也迫使广大妇女保持沉默。华裔女性只有通过展示“母亲们”的伤疤来打破华裔美国妇女被压抑的沉默状态,就像《喜福会》中苏安梅在“创伤”最后所说:“你必须一层层剥去你的皮,你母亲的皮,你母亲的母亲的皮,直到一无所有,没有伤疤,没有皮肤,没有肉体。”⑤这一层层剥去的是作者心中压抑已久的郁闷,是华裔女性在种种压力之下无法或无力直陈胸臆的困境中的痛苦呐喊。
谭恩美在作品中“凝望”着母国伤痕累累的过去,展示了旧中国封建社会女性在双重歧视下承受的苦难,以及个体在历史中无以逃避的生存的疼痛。透过小说人物个人的历史以及家族的历史,作品反映的是民族的苦难,审视思考的是作者自身及美国社会中华裔女性的不幸生存状况。
热门排行
推荐信息
期刊知识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