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人方元素与士人之交游——江淮论坛
作者:施晔来源:原创日期:2013-08-08人气:1865
在对《纪念册》作了概览后,有必要再回到方元素这一个中心人物身上。方元素的商人身份,陈智超已从方氏族谱及其经商活动等方面作了深入详实的考证。元素本“富家翁子” ,祖岩相、父尚求皆为富商,元素子承父业,又喜吟诗、作画、治印,故根据自己的爱好及晚明文化阶层盛行收藏、鉴赏的风气投资经营字画及文房四宝等文化类商品,《方氏亲友手札考释》中有多通手札尊称其店为“宝店”、“宝肆”或“宝铺”。《纪念册》中亦有供货清单一份可用作佐证:
万历七年九月十五日在南京付吴梦竹兄诸物并录于后
郭熙山水一幅 三两
唐寅题画一幅 一两
徵明茶图一幅 一两
赵年楷书一幅 五钱
收乞
郭熙为北宋著名画家,唐寅及文徵明皆名列“吴中四才子”或“吴门四家”。由此清单亦可推知,方元素壮游四方结交名士的另一重要动机为开展商业活动。
一个籍籍无名的文物商人,一生最大的荣誉便是“国学生”,尽管“迹其生平,博学能文”[1]14,如果缺少了闳儒大僚的引领及推荐,方元素仍无缘得遇如此多的名流巨卿(12)乃至皇族宗室,也就不会有数量庞大的手札、名刺、赠诗流传至今。那么,这个闳儒大僚是谁?汪道昆是也。
汪道昆(1525—1593),字伯玉,号高阳生,别署太函、南溟等,徽州歙县人,嘉靖二十六年(1547)进士,历任福建按察使、湖广巡抚、兵部右侍郎等职,仕终兵部左侍郎。汪道昆富于文韬武略,诗才超群,精通音律,有《太函集》、《大雅堂乐府》等作品集传世。那么方元素何以得识汪道昆?这可由汪道昆《赠方生序》首句“郡中诸少年介二仲来谒,乃从里社得方生”[6]句找到答案,二仲指其亲弟汪道贯(字仲淹)及汪道会(字仲嘉)。道昆年长元素十七岁,从此两人开始了近四十年的交往。
为提携同乡后学方元素,汪道昆做了至关重要的三件事:一是鼓励其业儒,二是将其推荐给自己的文友同年,三是吸纳其入诗社。
汪道昆首先鼓励方元素业儒,“余尝语生‘翩翩者也,与其从里俗为富家翁子,无宁折节为儒。’生闻余言,洒然有慨于中矣……元年冬,生入太学。”[6]当元素屡试不第,沮丧哀叹“余小子驽下,将焉用之,安事宾矣”[7]时,道昆又多有激励,由此,元素倾心向学并拜于道昆门下为徒。尽管方元素最终并未通过举业入仕,然而游学燕台、师从道昆的这段经历也为其交游士林奠定了文学及人脉基础。
其次,汪道昆极尽提携奖掖之能事,对方元素寄以厚望,并将其推荐给当时的名公巨卿。方元素与黎民表、黎邦琰父子二代的交往始于道昆之玉成,这一点可由汪道昆题于《纪念册》首页之跋为证:
元素经余籍司马门因交秘书,书法文氏,世以八分取重,其后则皆推毂秘书。秘书谢归,元素挟筴而请綦南海。于时秘书仙仙乎务行乐,仅得陶诗四章,委蜕而归,鸿濛遂为绝笔。……[8]
此跋虽未具时间,但因提及黎民表仙逝,故必定题于万历十年(1582)之后。由此可知元素早年就经汪道昆介绍师事黎公,交往颇频。当元素南下广东从师黎元素习书法时,汪赋七律《送方元素之岭南访黎阁老惟敬》相赠:
结客当年国士风,黄金散尽任途穷。关河暑雨千山外,驿路梅花五岭东。岂谓骊珠探象冈,将因雀跃问鸿濛。殷勤为报渝洲处,草土余生涕泪中。[9]
可惜黎公早逝,不然这对师生还可能演绎更多佳话。黎公去世后,元素与黎家之情谊并未中断,册页中多有诗提及元素游豫章拜会黎邦琰。如曹昌先《秣陵逢元素云将游豫章谒参政黎公》、程道南《送方元素游匡庐兼访黎大参用韵》等等。黎邦琰,字君华,号岱舆,广东从化人,黎民表长子,嘉靖四十年举人,隆庆五年进士,官至江西右参政。
汪道昆跋中提及黎民表为元素书陶诗四章,民表所书之陶诗又为元素结交文坛泰斗王世贞(13)及其弟王世懋(14)创造了因缘,《方氏亲友手札考释》收有王世贞致元素函:
黎少参书久已题讫,检出奉上。方杜门谢客,不一一。乡生王世贞顿首。太素方先生足下。(15)
方元素得请王世贞题字,最大可能亦是经由汪道昆的介绍。汪道昆与王世贞为同年进士,两人名位相当,过从甚密,且有“两司马”之称,“海内之山人词客,望走噉名者,不东之娄东,则西之谼中。”[10]故汪道昆向王世贞举荐方元素的可能较大。很可能经由王世贞,方元素又结识王世懋,世懋有五言诗《燕台骧首为元素先生赋》相赠,署“王世懋”,钤“讬意玄珠”、“礼官章”印。
嘉靖四十五年六月,汪道昆自福建巡抚任罢官回乡,家居有闲,遂“窃称诗谼中”[11],组建丰干诗社。(16)“丰干即今西溪南”[12],是个依山傍水的秀美村落,“吾家丰水上,秋色绣林皋”[13],故被采用为社名。作为盟主,汪道昆遴选包括方元素在内的里中才士,“遂盟七君子,为会丰干。七君子则孝廉陈仲鱼,文学方献成、方羽仲、方君在、方元素、谢少廉、程子虚。会吴虎臣将游江淮,愿以布衣来会。”[14]这七君子皆出自徽州本地,除陈仲鱼(陈筌)(17)中过举外,其余六人汪称其为“文学”,也即国学生或府县学生员。献成、君在分别为元素族兄方策、方简,羽仲为元素族叔方宇,“谢少廉为歙县人谢陛,万历《歙志》篡修者。程子虚为程本中,吴虎臣为吴守淮。”[1]5这批人集中在汪道昆麾下受学,“诸君子孳孳本业,徒以其余力称诗。才人人殊,要皆不淈于法”,[15]而汪“以归省入谼中,诸君子介二仲以诗为贽,余受而卒业,盖洋洋乐之。”[15]
汪道昆因在嘉万年间政坛、文坛具有重要地位,且其丰干诗社前有王寅(18)“天都社”为先导(19),后有吴可封、罗远游等为后劲(20),故对徽州人才之盛、文治之昌功不可没,更对方元素等数代邑中学子产生了重要影响。当时里中文士在道昆麾下结社谈诗论道,已蔚然成风,浸淫在这种时风中的方元素即便以商为业,然其文人情怀始终一以贯之。
除汪道昆、王世贞昆仲、黎民表父子外,如以《纪念册》为考察对象,方元素结交的名士大致可分以下五类:
一为皇族宗室。《纪念册》收录署名“六书生朱多(火爯)”、“南州朱多炡”及“友弟朱多(火麗)”诗各一首,朱多(火爯)(21)赠诗首联为“方生里中开别馆,垣墙四顾青玉满”,(22)一看而知是咏元素竹里馆的;朱多炡(23)赠诗名为“方元素度领就黎秘书学书诗以送行”;朱多(火麗)(24)题诗名曰“送元素丈之岭南吊黎秘书先生墓”。(25)三首诗主题各异,但皆为元素出游途经豫章索诗而题赠的应酬之作。
除诸王孙外,《纪念册》还收有署名“秀岩李言恭”及“东夏李言恭”之五律各一首。(26)李言恭,字惟寅,号秀岩,盱眙人,岐阳武靖王李文忠(明太祖外甥)之裔孙,袭封临淮侯。“国朝武臣希习文事,独李临淮惟寅,崛起勋胄中,恂恂折节,海内人士,宗附如归。”[16]以武臣而喜文事,故方元素等文士得与李言恭游,李《青莲阁集》中另有一诗《胡茂承、陆伯生、俞公临、张英甫、方元素过集苍玉馆得春字》[17]亦提及方元素。
二为士大夫。除上文已提及之汪道昆、王世贞兄弟、黎民表父子外,方元素尚结交各个层次的士大夫多人。其中不仅有任职徽州的地方官,更有以才学称世的士林名流。
元素监生、儒商的身份及其与汪道昆的特殊关系,再加上方氏家族在歙县的影响力,皆为他结交徽州地方官创造了良好的契机。以彭好古(27)为例,彭曾任歙县知县,累官至山西道御史。据陈智超考证,万历十六、十七年彭好古执政歙县期间,当地连遭天灾,好古殚精竭虑组织百姓生产自救,度过饥荒。因当时歙县出现过一茎五穗或七穗的麦子,方元素曾以《瑞麦颂》为题,向王寅、佘翔、程懋功等人征诗,编《瑞麦诗集》以颂好古美政。[1]82由此可见方、彭关系之密切,因而《纪念册》亦有彭好古题赠元素七律一首,吟咏“旁香斜连渭水涔,万竿摇玉郁繁阴”的竹里馆,落款“彭好古伯篯甫”,钤“彭好古印”。全椒知县佘翔(28)亦有《燕台骧首题赠方元素》七绝及咏竹里馆五律赠元素,“谁家多种竹,一望尽苍絪。别馆开丰水,幽人入辋川”等句,点明了元素别馆位于丰水之畔并种竹之特征。该诗下署“凤巢佘翔”,钤“居巢令印”及“百里侯印”。因元素为国学生,故与歙县分管文教之官员田艺蘅(29)接触更多。田艺蘅既为负责歙县文教之训导,“性又好客,自邑中衿绅以至韦布之士,稍有文名者,日招至之。”[18]可以想见元素等辈乡邑才俊与田艺蘅切磋诗文、共商歙县文教事业之情景。田亦有五律咏竹里馆诗收于《纪念册》中,署名“香宇田艺蘅”,钤“田子艺氏”及“世儒堂印”。
除以上这些地方官,方元素在游历过程中通过各种渠道结交了许多士林名流。方元素结识吴国伦当经由其族叔方尚贇(30)的介绍。(31)吴国伦(32)与李攀友、王世贞等并称“七子”,有《甔甀洞稿》等著传世。方尚贇为云游四方之山人,与吴国伦割席分粒近十余年,并为吴校点《甔甀洞稿》等著作。由此推断元素结识吴国伦当经尚贇牵线。《纪念册》收有国伦诗《燕台骧首赠方元素》一首,署名“国伦”,钤“吴明卿印”、“大方伯章”。元素结识丘坦(33)估计经由汪道昆之引荐。丘坦豪侠多才,善书工诗,与公安三袁、李贽、汪道昆兄弟都有交往。方元素存有丘坦五律《答元素诸作》及七律《诗问元素病》。(34)观其诗义,可知元素与丘坦多有诗文、书信往来。方元素与张尧文(35)之交往缘于张起死回生的传奇经历,时人如朱孟震、潘之恒对此事多有叙写(36),元素惊叹此事之奇,向王世贞、徐桂、曹昌先等多人征诗以记此回生传奇。[1]202张尧文因而亦题七绝咏竹里馆诗一首赠方,钤“文防之印”、“太守之章”。
《纪念册》还收有范涞、潘之恒、汪元功、高维岳、凌琯、方万山、余孟麟、赵任、管稚圭、胡汝焕、周良寅、彭翼、濮渐、吴希周、倪章、吴文龙等多位士大夫之赠诗,兹不一一列举。
值得一提的是胡岳松之《方元素太学赴戚大将军幕府》诗,诗中“从来逄掖贵,何事却从戎。耻学诸生态,长怀国士风。驰驱冲朔雪,结束佩吴鸿。阔视天山小,高谈幕府空。田畴趋塞上,王粲在军中”(37)等句反映了一个重要信息,即方元素与抗倭名將戚继光(38)不仅有交往,甚至还可能短期在其幕府当过幕僚。
三为盛行于晚明的山人及布衣诗人。
山人本为高卧林泉或躬耕山野之隐士,然而到了明代,山人与隐士之本义渐行渐远,甚至逐渐成为汲汲于功名利禄的伪君子的代称。沈德符因而感叹:“山人之名本重,如李邺侯仅得此称,不意数十年出游无籍辈,以诗卷遍贽达官,亦谓之山人。”[19]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明代山人并非都是奔走于将门相府、依附于达官显贵之辈,其中亦有“殊奇逸迈,不可驾驭,犹之千里之马,自任驱驰,不猥猥为人役趋”[20]的高士。
如文徵明后吴门山人中最负盛名的王穉登(39),工诗善书好交游,以诗名接交士大夫,万历十四年(1586)曾与汪道昆、王世贞、屠隆、汪道贯等在杭州共举“南屏社”,曾有《南有堂诗集》、《吴郡丹青志》等著传世。王穉登又善书法,钱谦益《列朝诗集》曾云:“穉登妙于书与篆、隶。闽、粤之人过吴门者,虽贾胡穷子,必踵门求一见,乞其片缣尺素然后去。”估计方元素亦慕其大名前往乞诗,穉登因有五律《竹里馆诗为元素先生赋》赠方。(40) 《纪念册》尚有王寅、郑九夏、康从理、方大汶等山人赠元素诗。
布衣诗人皆为不愿入仕、以布衣终老的文人。如婺源沱川人余养元,与其弟余羡元皆布衣以诗文鸣江南,世称“星江二其”。元素慕其诗名而索诗,养元有《送方元素之岭表访黎惟敬五言排律一首》相赠。另如沈明臣(41),一生作诗七千余首,与王叔承、王穉登同称为万历三大“布衣诗人”,有《丰对楼诗选》、《越草》等著传世。沈明臣亦有五律一首赠元素。
四为画家、书法家。方元素经营书画笔砚等文化类商品,因而不可避免地要与诸多知名画家、书法家交往,进行艺术品的鉴赏或交易等活动。
如《纪念册》中《燕台骧首二章》的作者杨一洲,“字伯海,江都人,为诸生有声,山水小幅绝佳。性喜游,足迹遍五岳。故笔锋具灵秀之气”[21],谢茂秦因称其“画逼辋川工,王维信可同”,元素与其有较密切的交往。又如吴县人姚俊(42),工诗善画,所画山水苍润入格,与袁宏道、王穉登等人皆有交往。姚亦有七言绝句赠方元素。属于这一类的友人还有吴万春、程道南等。
五为与元素同病相怜的不得志之诸生。因方元素本人科举失利,壮志难酬,故其与不得志之诸生的交往最为频繁。吴守淮(43)、闵龄(44)及程本中(45)皆具文才而失意终生,他们与元素既为比邻之友,又是丰干同人,故交往颇多。守淮有七律《奉送方元素社长再游岭表二首》,署“南邨社弟吴守淮顿首具草”。闵龄有《题方元素竹里馆》、《甲申春日江上寄怀方元素》等五首诗题赠元素,落为“社弟闵龄”或“友弟闵龄”。程本中与元素同为太学生,因屡试不第遂放纵声色。本中有《喜元素举子》赠方,署名“社弟程本中具草”。此外,还有梅守箕、盛时泰、王廷极、胡宗儒、张正蒙、陆弼、胡岳松、梅台祚等多人之赠诗收于《纪念册》,或咏竹里馆,或题燕台骧首画,或酬谢留别,不一而足。
除以上五类文人外,方氏家族内亦多文士大夫。对方元素交游士林影响最大的亲属无疑是其族伯方颐静、方弘静兄弟及族叔方尚贇。方颐静(46)曾任江西建昌府学训导及赣州府石城县教谕,故对元素结交豫章名士必有引荐、推动之力。《纪念册》录有颐静赠诗《送元素姪游岭南用汪司马韵》,署名“敬之”。方弘静为颐静弟,嘉靖二十九年进士,官至南京户部右侍郎。弘静为方氏家族中唯一的进士,且官职最高,寿享期颐,因而在族邑具有极大影响力,对元素的期望也颇高:“知汝能轻万里游,炎方今不异中州。三年纫铗弹关塞,十月梅花度岭头。问字向依黄客老,题诗因忆紫薇楼。海珠白射时堪雇,为听潮声绕槛流。”方尚贇则促成了元素与后七子吴国伦等辈诗人的交往。
万历七年九月十五日在南京付吴梦竹兄诸物并录于后
郭熙山水一幅 三两
唐寅题画一幅 一两
徵明茶图一幅 一两
赵年楷书一幅 五钱
收乞
郭熙为北宋著名画家,唐寅及文徵明皆名列“吴中四才子”或“吴门四家”。由此清单亦可推知,方元素壮游四方结交名士的另一重要动机为开展商业活动。
一个籍籍无名的文物商人,一生最大的荣誉便是“国学生”,尽管“迹其生平,博学能文”[1]14,如果缺少了闳儒大僚的引领及推荐,方元素仍无缘得遇如此多的名流巨卿(12)乃至皇族宗室,也就不会有数量庞大的手札、名刺、赠诗流传至今。那么,这个闳儒大僚是谁?汪道昆是也。
汪道昆(1525—1593),字伯玉,号高阳生,别署太函、南溟等,徽州歙县人,嘉靖二十六年(1547)进士,历任福建按察使、湖广巡抚、兵部右侍郎等职,仕终兵部左侍郎。汪道昆富于文韬武略,诗才超群,精通音律,有《太函集》、《大雅堂乐府》等作品集传世。那么方元素何以得识汪道昆?这可由汪道昆《赠方生序》首句“郡中诸少年介二仲来谒,乃从里社得方生”[6]句找到答案,二仲指其亲弟汪道贯(字仲淹)及汪道会(字仲嘉)。道昆年长元素十七岁,从此两人开始了近四十年的交往。
为提携同乡后学方元素,汪道昆做了至关重要的三件事:一是鼓励其业儒,二是将其推荐给自己的文友同年,三是吸纳其入诗社。
汪道昆首先鼓励方元素业儒,“余尝语生‘翩翩者也,与其从里俗为富家翁子,无宁折节为儒。’生闻余言,洒然有慨于中矣……元年冬,生入太学。”[6]当元素屡试不第,沮丧哀叹“余小子驽下,将焉用之,安事宾矣”[7]时,道昆又多有激励,由此,元素倾心向学并拜于道昆门下为徒。尽管方元素最终并未通过举业入仕,然而游学燕台、师从道昆的这段经历也为其交游士林奠定了文学及人脉基础。
其次,汪道昆极尽提携奖掖之能事,对方元素寄以厚望,并将其推荐给当时的名公巨卿。方元素与黎民表、黎邦琰父子二代的交往始于道昆之玉成,这一点可由汪道昆题于《纪念册》首页之跋为证:
元素经余籍司马门因交秘书,书法文氏,世以八分取重,其后则皆推毂秘书。秘书谢归,元素挟筴而请綦南海。于时秘书仙仙乎务行乐,仅得陶诗四章,委蜕而归,鸿濛遂为绝笔。……[8]
此跋虽未具时间,但因提及黎民表仙逝,故必定题于万历十年(1582)之后。由此可知元素早年就经汪道昆介绍师事黎公,交往颇频。当元素南下广东从师黎元素习书法时,汪赋七律《送方元素之岭南访黎阁老惟敬》相赠:
结客当年国士风,黄金散尽任途穷。关河暑雨千山外,驿路梅花五岭东。岂谓骊珠探象冈,将因雀跃问鸿濛。殷勤为报渝洲处,草土余生涕泪中。[9]
可惜黎公早逝,不然这对师生还可能演绎更多佳话。黎公去世后,元素与黎家之情谊并未中断,册页中多有诗提及元素游豫章拜会黎邦琰。如曹昌先《秣陵逢元素云将游豫章谒参政黎公》、程道南《送方元素游匡庐兼访黎大参用韵》等等。黎邦琰,字君华,号岱舆,广东从化人,黎民表长子,嘉靖四十年举人,隆庆五年进士,官至江西右参政。
汪道昆跋中提及黎民表为元素书陶诗四章,民表所书之陶诗又为元素结交文坛泰斗王世贞(13)及其弟王世懋(14)创造了因缘,《方氏亲友手札考释》收有王世贞致元素函:
黎少参书久已题讫,检出奉上。方杜门谢客,不一一。乡生王世贞顿首。太素方先生足下。(15)
方元素得请王世贞题字,最大可能亦是经由汪道昆的介绍。汪道昆与王世贞为同年进士,两人名位相当,过从甚密,且有“两司马”之称,“海内之山人词客,望走噉名者,不东之娄东,则西之谼中。”[10]故汪道昆向王世贞举荐方元素的可能较大。很可能经由王世贞,方元素又结识王世懋,世懋有五言诗《燕台骧首为元素先生赋》相赠,署“王世懋”,钤“讬意玄珠”、“礼官章”印。
嘉靖四十五年六月,汪道昆自福建巡抚任罢官回乡,家居有闲,遂“窃称诗谼中”[11],组建丰干诗社。(16)“丰干即今西溪南”[12],是个依山傍水的秀美村落,“吾家丰水上,秋色绣林皋”[13],故被采用为社名。作为盟主,汪道昆遴选包括方元素在内的里中才士,“遂盟七君子,为会丰干。七君子则孝廉陈仲鱼,文学方献成、方羽仲、方君在、方元素、谢少廉、程子虚。会吴虎臣将游江淮,愿以布衣来会。”[14]这七君子皆出自徽州本地,除陈仲鱼(陈筌)(17)中过举外,其余六人汪称其为“文学”,也即国学生或府县学生员。献成、君在分别为元素族兄方策、方简,羽仲为元素族叔方宇,“谢少廉为歙县人谢陛,万历《歙志》篡修者。程子虚为程本中,吴虎臣为吴守淮。”[1]5这批人集中在汪道昆麾下受学,“诸君子孳孳本业,徒以其余力称诗。才人人殊,要皆不淈于法”,[15]而汪“以归省入谼中,诸君子介二仲以诗为贽,余受而卒业,盖洋洋乐之。”[15]
汪道昆因在嘉万年间政坛、文坛具有重要地位,且其丰干诗社前有王寅(18)“天都社”为先导(19),后有吴可封、罗远游等为后劲(20),故对徽州人才之盛、文治之昌功不可没,更对方元素等数代邑中学子产生了重要影响。当时里中文士在道昆麾下结社谈诗论道,已蔚然成风,浸淫在这种时风中的方元素即便以商为业,然其文人情怀始终一以贯之。
除汪道昆、王世贞昆仲、黎民表父子外,如以《纪念册》为考察对象,方元素结交的名士大致可分以下五类:
一为皇族宗室。《纪念册》收录署名“六书生朱多(火爯)”、“南州朱多炡”及“友弟朱多(火麗)”诗各一首,朱多(火爯)(21)赠诗首联为“方生里中开别馆,垣墙四顾青玉满”,(22)一看而知是咏元素竹里馆的;朱多炡(23)赠诗名为“方元素度领就黎秘书学书诗以送行”;朱多(火麗)(24)题诗名曰“送元素丈之岭南吊黎秘书先生墓”。(25)三首诗主题各异,但皆为元素出游途经豫章索诗而题赠的应酬之作。
除诸王孙外,《纪念册》还收有署名“秀岩李言恭”及“东夏李言恭”之五律各一首。(26)李言恭,字惟寅,号秀岩,盱眙人,岐阳武靖王李文忠(明太祖外甥)之裔孙,袭封临淮侯。“国朝武臣希习文事,独李临淮惟寅,崛起勋胄中,恂恂折节,海内人士,宗附如归。”[16]以武臣而喜文事,故方元素等文士得与李言恭游,李《青莲阁集》中另有一诗《胡茂承、陆伯生、俞公临、张英甫、方元素过集苍玉馆得春字》[17]亦提及方元素。
二为士大夫。除上文已提及之汪道昆、王世贞兄弟、黎民表父子外,方元素尚结交各个层次的士大夫多人。其中不仅有任职徽州的地方官,更有以才学称世的士林名流。
元素监生、儒商的身份及其与汪道昆的特殊关系,再加上方氏家族在歙县的影响力,皆为他结交徽州地方官创造了良好的契机。以彭好古(27)为例,彭曾任歙县知县,累官至山西道御史。据陈智超考证,万历十六、十七年彭好古执政歙县期间,当地连遭天灾,好古殚精竭虑组织百姓生产自救,度过饥荒。因当时歙县出现过一茎五穗或七穗的麦子,方元素曾以《瑞麦颂》为题,向王寅、佘翔、程懋功等人征诗,编《瑞麦诗集》以颂好古美政。[1]82由此可见方、彭关系之密切,因而《纪念册》亦有彭好古题赠元素七律一首,吟咏“旁香斜连渭水涔,万竿摇玉郁繁阴”的竹里馆,落款“彭好古伯篯甫”,钤“彭好古印”。全椒知县佘翔(28)亦有《燕台骧首题赠方元素》七绝及咏竹里馆五律赠元素,“谁家多种竹,一望尽苍絪。别馆开丰水,幽人入辋川”等句,点明了元素别馆位于丰水之畔并种竹之特征。该诗下署“凤巢佘翔”,钤“居巢令印”及“百里侯印”。因元素为国学生,故与歙县分管文教之官员田艺蘅(29)接触更多。田艺蘅既为负责歙县文教之训导,“性又好客,自邑中衿绅以至韦布之士,稍有文名者,日招至之。”[18]可以想见元素等辈乡邑才俊与田艺蘅切磋诗文、共商歙县文教事业之情景。田亦有五律咏竹里馆诗收于《纪念册》中,署名“香宇田艺蘅”,钤“田子艺氏”及“世儒堂印”。
除以上这些地方官,方元素在游历过程中通过各种渠道结交了许多士林名流。方元素结识吴国伦当经由其族叔方尚贇(30)的介绍。(31)吴国伦(32)与李攀友、王世贞等并称“七子”,有《甔甀洞稿》等著传世。方尚贇为云游四方之山人,与吴国伦割席分粒近十余年,并为吴校点《甔甀洞稿》等著作。由此推断元素结识吴国伦当经尚贇牵线。《纪念册》收有国伦诗《燕台骧首赠方元素》一首,署名“国伦”,钤“吴明卿印”、“大方伯章”。元素结识丘坦(33)估计经由汪道昆之引荐。丘坦豪侠多才,善书工诗,与公安三袁、李贽、汪道昆兄弟都有交往。方元素存有丘坦五律《答元素诸作》及七律《诗问元素病》。(34)观其诗义,可知元素与丘坦多有诗文、书信往来。方元素与张尧文(35)之交往缘于张起死回生的传奇经历,时人如朱孟震、潘之恒对此事多有叙写(36),元素惊叹此事之奇,向王世贞、徐桂、曹昌先等多人征诗以记此回生传奇。[1]202张尧文因而亦题七绝咏竹里馆诗一首赠方,钤“文防之印”、“太守之章”。
《纪念册》还收有范涞、潘之恒、汪元功、高维岳、凌琯、方万山、余孟麟、赵任、管稚圭、胡汝焕、周良寅、彭翼、濮渐、吴希周、倪章、吴文龙等多位士大夫之赠诗,兹不一一列举。
值得一提的是胡岳松之《方元素太学赴戚大将军幕府》诗,诗中“从来逄掖贵,何事却从戎。耻学诸生态,长怀国士风。驰驱冲朔雪,结束佩吴鸿。阔视天山小,高谈幕府空。田畴趋塞上,王粲在军中”(37)等句反映了一个重要信息,即方元素与抗倭名將戚继光(38)不仅有交往,甚至还可能短期在其幕府当过幕僚。
三为盛行于晚明的山人及布衣诗人。
山人本为高卧林泉或躬耕山野之隐士,然而到了明代,山人与隐士之本义渐行渐远,甚至逐渐成为汲汲于功名利禄的伪君子的代称。沈德符因而感叹:“山人之名本重,如李邺侯仅得此称,不意数十年出游无籍辈,以诗卷遍贽达官,亦谓之山人。”[19]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明代山人并非都是奔走于将门相府、依附于达官显贵之辈,其中亦有“殊奇逸迈,不可驾驭,犹之千里之马,自任驱驰,不猥猥为人役趋”[20]的高士。
如文徵明后吴门山人中最负盛名的王穉登(39),工诗善书好交游,以诗名接交士大夫,万历十四年(1586)曾与汪道昆、王世贞、屠隆、汪道贯等在杭州共举“南屏社”,曾有《南有堂诗集》、《吴郡丹青志》等著传世。王穉登又善书法,钱谦益《列朝诗集》曾云:“穉登妙于书与篆、隶。闽、粤之人过吴门者,虽贾胡穷子,必踵门求一见,乞其片缣尺素然后去。”估计方元素亦慕其大名前往乞诗,穉登因有五律《竹里馆诗为元素先生赋》赠方。(40) 《纪念册》尚有王寅、郑九夏、康从理、方大汶等山人赠元素诗。
布衣诗人皆为不愿入仕、以布衣终老的文人。如婺源沱川人余养元,与其弟余羡元皆布衣以诗文鸣江南,世称“星江二其”。元素慕其诗名而索诗,养元有《送方元素之岭表访黎惟敬五言排律一首》相赠。另如沈明臣(41),一生作诗七千余首,与王叔承、王穉登同称为万历三大“布衣诗人”,有《丰对楼诗选》、《越草》等著传世。沈明臣亦有五律一首赠元素。
四为画家、书法家。方元素经营书画笔砚等文化类商品,因而不可避免地要与诸多知名画家、书法家交往,进行艺术品的鉴赏或交易等活动。
如《纪念册》中《燕台骧首二章》的作者杨一洲,“字伯海,江都人,为诸生有声,山水小幅绝佳。性喜游,足迹遍五岳。故笔锋具灵秀之气”[21],谢茂秦因称其“画逼辋川工,王维信可同”,元素与其有较密切的交往。又如吴县人姚俊(42),工诗善画,所画山水苍润入格,与袁宏道、王穉登等人皆有交往。姚亦有七言绝句赠方元素。属于这一类的友人还有吴万春、程道南等。
五为与元素同病相怜的不得志之诸生。因方元素本人科举失利,壮志难酬,故其与不得志之诸生的交往最为频繁。吴守淮(43)、闵龄(44)及程本中(45)皆具文才而失意终生,他们与元素既为比邻之友,又是丰干同人,故交往颇多。守淮有七律《奉送方元素社长再游岭表二首》,署“南邨社弟吴守淮顿首具草”。闵龄有《题方元素竹里馆》、《甲申春日江上寄怀方元素》等五首诗题赠元素,落为“社弟闵龄”或“友弟闵龄”。程本中与元素同为太学生,因屡试不第遂放纵声色。本中有《喜元素举子》赠方,署名“社弟程本中具草”。此外,还有梅守箕、盛时泰、王廷极、胡宗儒、张正蒙、陆弼、胡岳松、梅台祚等多人之赠诗收于《纪念册》,或咏竹里馆,或题燕台骧首画,或酬谢留别,不一而足。
除以上五类文人外,方氏家族内亦多文士大夫。对方元素交游士林影响最大的亲属无疑是其族伯方颐静、方弘静兄弟及族叔方尚贇。方颐静(46)曾任江西建昌府学训导及赣州府石城县教谕,故对元素结交豫章名士必有引荐、推动之力。《纪念册》录有颐静赠诗《送元素姪游岭南用汪司马韵》,署名“敬之”。方弘静为颐静弟,嘉靖二十九年进士,官至南京户部右侍郎。弘静为方氏家族中唯一的进士,且官职最高,寿享期颐,因而在族邑具有极大影响力,对元素的期望也颇高:“知汝能轻万里游,炎方今不异中州。三年纫铗弹关塞,十月梅花度岭头。问字向依黄客老,题诗因忆紫薇楼。海珠白射时堪雇,为听潮声绕槛流。”方尚贇则促成了元素与后七子吴国伦等辈诗人的交往。
热门排行
推荐信息
期刊知识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