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动态系统理论与微变化研究法在二语习得中的应用——江淮论坛

作者:周丹丹、王文宇来源:原创日期:2013-08-09人气:1713
动态系统理论(Dynamic Systems Theory)代表了应用语言学界的最新发展动态。该理论认为第二语言学习是基于使用的学习,这种学习不是一个线性过程,而充满各种变异性。动态系统在理念上不同于传统二语习得理论对于第二语言发展的阐述,因此在方法论的使用上也需要有别于以往常用的研究方法。微变化研究法强调通过高密度收集语料的方法,直接观察正在发生的变化,符合动态系统理论的基本理念。
微变化研究法(microgenetic method)是一种新兴的研究方法,源于认知心理学领域,通过描画人类认知发展的轨迹,揭示发展的机制及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变异性。相比较于传统的横向研究法和纵向研究法,微变化研究法具有直接、全面、灵活等优势。迄今为止,国际上已有多种权威杂志发表了与微变化研究法相关的论文。但是,国内使用该研究方法所作的研究较少,对于该方法的了解也非常有限。
本文通过分析运用微变化研究法开展基于动态系统理论研究的优势,说明该方法能够揭示语言习得的动态发展过程,可以为动态系统理论研究提供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方法论。
一、动态系统理论及其方法论的特点
1.动态系统理论的主要特征:非线性与变异性
进入21世纪,强调人类语言能力具有复杂性、动态性和变异性的趋势在二语习得研究领域显得非常明显。动态系统理论明确指出语言系统就是一个典型的动态系统,具有动态系统的所有特性。根据该理论,语言系统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变化具有持续性。语言系统由各种相关联的变量组成,这些变量会随着语言的使用和语境的变化产生相应变化。变化最基本的特征就是非线性。[1][2]
Larsen-Freeman曾经总结过语言系统作为一种动态系统所具备的特征。她认为,语言系统是动态的,二语学习者的内在语法处于不停变化之中,根本不存在所谓的目标语。因为目标一直处在运动变化中,所以语言习得没有任何终点。[3]151
语言系统是复杂的,它包括句法、语音、词汇等多个子系统,这些子系统互相作用、互相影响。语言系统的复杂性还体现在语言习得受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年龄、性别、学能、动机、学习策略等诸多因素决定了语言习得的成功与否。没有一个因素能够单独决定语言习得,但是它们互相影响的作用可以产生巨大影响。
语言系统的发展是非线性的,有时无法预料,甚至是混乱的。学习者不是简单地学完一样再去学另一样。即使学再简单的东西,学习过程也不是单纯的直线。中间有顶峰、有低谷,有前进、有倒退。一个典型例子应该是英语规则和不规则动词过去时习得过程的U型曲线。一开始学习动词过去时的时候,学习者的动词过去时使用正确率比较高,但是随着学习的继续,正确率反而下降,出现过度概括等错误。经过阵痛和低谷,最后正确率有了明显上升,并且稳定在一个较高水平上,说明学习者真正习得了过去时的准确用法。
语言发展也具有变异性,不仅个体差异无所不在,而且同一个体在不同时间、不同情况下也会表现出不同的发展特点。根据动态系统理论,变异不受外部世界影响,不由外在力量解释,而是系统本身具有的内在的重要特点。没有变异就没有发展,变异的程度可以揭示真正的发展过程。
2. 基于动态系统理论的研究方法特质
Larsen-Freeman & Cameron曾经指出,从动态系统理论角度开展研究需要遵循八个方法论原则。主要包括:将语境纳入考察范围;崇尚复杂性,避免简约论;注重动态过程,突出自组织、反应、浮现等概念;考察双向因果关系,而非简单的单向因果关系;摒弃二元区分,提倡互适应、软集合;分析多种变量;建立不同时间点之间联系,重视历时研究;变异性占中心地位。[4]206
基于八项原则,Larsen-Freeman & Cameron提出了进行动态系统理论研究的几种研究方法,包括人种学、动态的形成性实验和行动研究、纵向时间研究法、微变化研究法、电脑建模、大脑成像等。这些研究方法弥补静态研究的缺陷,突出动态考察的特点。微变化研究法就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4]208
动态系统理论主张语言发展具有动态性、复杂性和变异性等特点。既然语言发展是动态的,那么研究动态语言的方法也应该是动态的。微变化研究法不同于传统研究法,通过高频的数据采集和密集的观察频率捕捉正在发生的变化,重视个体差异和语言发展的变异性,强调语言能力变化的复杂性和不可预知性,和动态系统理论阐述的变化的特质完全吻合。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微变化研究法体现了新兴理论视角下的新型方法论模式,突出了动态系统理论的精髓,为在该理论框架下进行研究提供了全新的研究方法。遗憾的是,关于动态系统理论方法论的运用目前还仅限于讨论阶段,真正使用微变化方法进行的动态系统研究寥寥无几。而另一方面,利用微变化方法开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认知科学、心理学等领域,正逐步扩展到应用语言学和二语习得领域,研究人员对其了解程度还远远不够,更谈不上有效的使用。
目前,微变化研究法在二语习得领域开始引起关注。这种对方法论的重新认识其实和理论上的发展息息相关。进入21世纪,二语习得研究开始经历重大转变,乔姆斯基的“语言先天论”逐渐淡出,基于使用的语言习得理论(usage-based theories)给二语习得领域造成了巨大影响 [1][5][6][7]。这些基于使用的语言习得理论强调语言习得的关键在于在语言表征之间建立形式和功能之间的匹配和联系,而联系的加强主要靠语言的使用。学习语言和学习其他认知技能一样,是一种联想学习,其过程就是经常同时出现的语言要素之间的联系逐渐被加强的过程。[8]既然学习语言与掌握其他认知技能一样,用于研究认知能力的微变化方法理所当然也可以用来研究语言能力的发展。
动态系统理论将基于使用的二语习得理论更向前推进了一步,强调语言系统的多种成分在多个层面上相互联结,交互变化。变量间的复杂互动使得系统的行为和发展路径不可预测,系统初始的细微差别可能会随着系统的长期发展逐渐加大,个体会遵循不同的模式发展,最终导致个体和系统间的巨大差异。[9]理论的发展需要实证研究的支撑和研究方法的改进,而微变化研究法恰恰可以满足对于语言复杂性和动态性研究的需要。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