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时空”意象的生成与超越——江淮论坛
作者:王琼来源:原创日期:2013-08-09人气:953
“意象”是文学艺术的基本要素,也是其无可取代的标志。在中国古典文论中,意与象之间的关系问题的探讨从《易传》以来便不曾断绝;在西方文论中,意象派以绝无仅有的姿态强调了意象对文学艺术的重要性。而 “时空”是哲学的基本概念,是宇宙中所有真实存在的事物的基本属性,也是所有人类活动的基本属性,在这个意义上,时空问题也是文学艺术的根本问题。所以,对时空意象生成的探讨将是揭开文学艺术诸多基本问题的终南捷径。
一、 时空表象的生成
艺术与现实的关系问题从古以来都是西方美学和文论的基本问题。古希腊的模仿论和教益说以及18世纪以来的直觉——表现说,是关于这个问题的两种片面的对立观点。即使从后一种观点衍生出的唯美主义或艺术至上主义也不能完全否定艺术和现实之间的联系。辩证地来看,作为一个问题的提出,一开始就已经肯定了艺术和现实之间的密切联系,否则这个问题就失去了其作为问题的前提和意义。
我们的艺术梦境和清醒的现实生活有着某种连续性,即使想象也从没有把艺术与现实完全割裂开来。这种连续性往往是难以理解的,甚至最敏锐的心理学家也没有能力完全彻底地理解这种连续性,然而,没有人怀疑它的存在。这就是说,一个艺术家的想象和他作为事实世界中一个成员的经验之间的某种连续性是不可否认的。所以,我们关于艺术世界中的时空意象的分析必须首先从现实经验世界中的时空表象开始。
1.时间表象的生成
时间和空间是事物的基本属性,没有具体事物就没有时间和空间。时间和空间也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很多大哲学家对时间和空间的探讨往往都是从心理学开始。比如罗素,他说:“我们相信时间的存在,这有两个来源:第一个来源是在一段表面属于现在的时间内关于变化的知觉,第二个来源就是记忆。”[1]而胡塞尔则以对一段旋律的感知为例进行分析,提出时间产生于一个行为的连续统。“因此,我所听到的每次都只是这个声音的现时阶段,而这整个延续的声音的客观性都是在一个行为的连续统中构造起自身,这个行为连续统有一部分是回忆,有最小的、点状的一部分是感知,其余的部分则是期待。”[2]
尽管有差异,但正如我们每个人的切身经验所肯定的,关于时间表象的产生,他们都首先肯定时间是不能被同时完整感知的,我们能直接感知到的时间只有现在、当下的瞬间,那一个个作为过去、已经消逝了的瞬间只能在记忆中被间接地感知到。而对应未来瞬间的则是期待的心理行为机制。事实上,无论是直接的感知还是间接的回忆和期待都是发生在现在这个时间点上的行为。那么,在这同一个时间点上的不同的心理功能所指向的不同的时间碎片是如何形成一个连续的主观心理时间的呢?
这就是想象的功能。面对回忆、感知、期待所指向的一个个不同瞬间的感知觉碎片,想象所起的作用是比较与综合。肯定其同一性和变异性,在想象中把它们综合成一个具有长度的感知觉行为的连续统。这就是延续性的时间表象产生的原因。
2.空间表象的生成
关于空间表象的生成也要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有人说,空间的本质是时间,换句话说,时间和空间是不可分的。就像我们不能同时完整地感知时间一样,我们也不能同时完整地感知空间。对于一个空间中的不同事物,我们是以时间的先后顺序来感知的。要同时感知一个空间中的不同事物,等于什么也不能感知。所以,正如同在时间表象的形成中,我们首先拥有的是事物的一个个不同瞬间的感知觉碎片,在空间表象的形成中,我们首先拥有的也是一个个不同空间位置事物的感知觉碎片。同样,通过想象的比较与综合,我们形成了空间表象。比如,先打你的左手,再打你的右手,这两个不同的感知觉虽然最终都在你的大脑中被意识到,但这两个感知觉的差异和联系使你形成了左右的空间观念,前后、远近也一样。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到,在时空表象的形成中,想象起了重要的作用。一个个感知觉的碎片,经过想象的比较和综合,形成了连续的时间和广延的空间。想象的整合性、结构性、创造性和超越性由此可见。
一、 时空表象的生成
艺术与现实的关系问题从古以来都是西方美学和文论的基本问题。古希腊的模仿论和教益说以及18世纪以来的直觉——表现说,是关于这个问题的两种片面的对立观点。即使从后一种观点衍生出的唯美主义或艺术至上主义也不能完全否定艺术和现实之间的联系。辩证地来看,作为一个问题的提出,一开始就已经肯定了艺术和现实之间的密切联系,否则这个问题就失去了其作为问题的前提和意义。
我们的艺术梦境和清醒的现实生活有着某种连续性,即使想象也从没有把艺术与现实完全割裂开来。这种连续性往往是难以理解的,甚至最敏锐的心理学家也没有能力完全彻底地理解这种连续性,然而,没有人怀疑它的存在。这就是说,一个艺术家的想象和他作为事实世界中一个成员的经验之间的某种连续性是不可否认的。所以,我们关于艺术世界中的时空意象的分析必须首先从现实经验世界中的时空表象开始。
1.时间表象的生成
时间和空间是事物的基本属性,没有具体事物就没有时间和空间。时间和空间也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很多大哲学家对时间和空间的探讨往往都是从心理学开始。比如罗素,他说:“我们相信时间的存在,这有两个来源:第一个来源是在一段表面属于现在的时间内关于变化的知觉,第二个来源就是记忆。”[1]而胡塞尔则以对一段旋律的感知为例进行分析,提出时间产生于一个行为的连续统。“因此,我所听到的每次都只是这个声音的现时阶段,而这整个延续的声音的客观性都是在一个行为的连续统中构造起自身,这个行为连续统有一部分是回忆,有最小的、点状的一部分是感知,其余的部分则是期待。”[2]
尽管有差异,但正如我们每个人的切身经验所肯定的,关于时间表象的产生,他们都首先肯定时间是不能被同时完整感知的,我们能直接感知到的时间只有现在、当下的瞬间,那一个个作为过去、已经消逝了的瞬间只能在记忆中被间接地感知到。而对应未来瞬间的则是期待的心理行为机制。事实上,无论是直接的感知还是间接的回忆和期待都是发生在现在这个时间点上的行为。那么,在这同一个时间点上的不同的心理功能所指向的不同的时间碎片是如何形成一个连续的主观心理时间的呢?
这就是想象的功能。面对回忆、感知、期待所指向的一个个不同瞬间的感知觉碎片,想象所起的作用是比较与综合。肯定其同一性和变异性,在想象中把它们综合成一个具有长度的感知觉行为的连续统。这就是延续性的时间表象产生的原因。
2.空间表象的生成
关于空间表象的生成也要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有人说,空间的本质是时间,换句话说,时间和空间是不可分的。就像我们不能同时完整地感知时间一样,我们也不能同时完整地感知空间。对于一个空间中的不同事物,我们是以时间的先后顺序来感知的。要同时感知一个空间中的不同事物,等于什么也不能感知。所以,正如同在时间表象的形成中,我们首先拥有的是事物的一个个不同瞬间的感知觉碎片,在空间表象的形成中,我们首先拥有的也是一个个不同空间位置事物的感知觉碎片。同样,通过想象的比较与综合,我们形成了空间表象。比如,先打你的左手,再打你的右手,这两个不同的感知觉虽然最终都在你的大脑中被意识到,但这两个感知觉的差异和联系使你形成了左右的空间观念,前后、远近也一样。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到,在时空表象的形成中,想象起了重要的作用。一个个感知觉的碎片,经过想象的比较和综合,形成了连续的时间和广延的空间。想象的整合性、结构性、创造性和超越性由此可见。
热门排行
推荐信息
期刊知识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