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市高校青年教师运动健身调查分析-社会调查论文
泰州市高校青年教师运动健身调查分析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泰州市5大高校200名青年教师(含体育教师)的运动健身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目前泰州市高校青年教师对《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内容了解程度偏低;高校青年教师参与运动健身的次数与时间的情况不容乐观;在运动强度上以中等强度为主,男教师比女教师更倾向于较强的运动强度;项目的选择和活动形式上具有明显的性别特征,项目选择呈多元化,以跑步为主。男教师倾向于竞争性、对抗性,运动强度大的项目,女教师则倾向于传统的、简单的、运动强度小、展示人体美的项目;参与运动健身的形式主要是与同事锻炼,个人锻炼以及与家人一起锻炼为主;健身的地点以单位体育场所和公共的体育场所为主;缺乏余暇时间,工作负担重,没有体育设施是影响高校青年教师参与运动健身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高校;青年教师;运动健身
Taizhou Teachers College Sports Youth Fitness Survey
Abstract: The literature review, questionnaire survey,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5 Great College of Taizhou City, 200 young teachers (including PE teachers) conducted a survey of sports and fitness analysis of current situa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t present, Taizhou City, young university teachers of the "National Fitness Program" the contents of the low level of understanding; young university teachers to participate in sports and fitness in the frequency and duration of the situation is not optimistic; in the moderate-intensity exercise intensity based on the order of male teachers female teachers are more likely than strong intensity; the selection of projects and activities of form with a clear gender identity, project selection was diverse, with runner-based. Male teachers tend to competitive, confrontational, exercise intensity of the project, female teachers tend to the traditional, simple, exercise intensity, showing the body of beauty item; to participate in sports is the main form of fitness training with colleagues, personal training and exercise with family-based; Fitness locations in units of public sports venues and the main sports venues; lack of leisure time, work burden, no sports facilities of young university teachers to participate in sports and fitness factors.
Keywords: college; young teachers; sports and fitness
1 前言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以及国内高等教育的一系列改革,全国高等院校近年来补充了一大批青年教师,他们已成为高校师资队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知识的承载者和传播者,高校青年教师身体健康才能促进教育事业的运行与发展,才能保障“科教兴国”战略方针的贯彻与实施。目前泰州市正由教育大市向教育强市转变,然而高校青年教师的健康问题已成为制约教师自身和高校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这就要求我们要高度关注高校青年教师的健康状况。而在增进健康的诸多措施中,最积极有效的就是参与运动健身。本课题通过对泰州市5大高校青年教师运动健身现状的调查分析对其他地区的教师参与运动健身的调查分析起到一定的作用,此外详尽全面的掌握高校青年教师这一特殊群体运动健身参与现状,推广到掌握全民运动健身参与现状,有助于我国政府对群众体育的开展进行准确决策,努力增加我国体育人口的比重,最终有效地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推进我国全民健身的发展。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泰州市5大高校200名青年教师(含体育教师)的运动健身现状
2.2研究方法
2.2.1问卷调查法
对泰州市五大高校青年教师(年龄在44岁以下)进行抽样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问卷196份,回收率为98%,有效问卷193份,有效率为98.5%。
2.2.2文献资料法
查阅国内有关运动健身的著作和学术期刊文,了解我国在高校教师运动健身方面的政策,法规和文件精神,以及掌握前人的研究成果和最前沿的学术状况。
2.2.3数理统计法
通过调查获得的数据采用SPSS14.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
2.2.4逻辑推理法
对数据和论据进行分析,综合,归纳,类比,推理,提出建设性的观点,结论和相应的对策。
3 研究的结果与分析
3.1泰州市高校青年教师对《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了解情况
从本研究调查的数据显示(见表1),高校青年教师对纲要的了解情况不容乐观。从图1可以得出,知道并了解内容的比例为12.4%,而34.7%的高校青年教师是知道不了解内容。从不同性别看,在“知道并了解内容”和“知道不了解内容”的人数比例上也有很大差异。仅12.4%的青年教师知道并了解内容。调查结果一方面说明泰州市对大众体育的宣传力度不够,有待进一步加强;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对《全名健身计划纲要》的宣传工作相对滞后,未发挥其作用。
表1 不同性高校青年教师别对《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了解情况人数表
|
知道并了解内容 |
知道不了解内容 |
好像听说过 |
从未听说过 |
男 |
15 |
35 |
17 |
10 |
女 |
9 |
32 |
49 |
26 |
合计 |
24 |
67 |
66 |
36 |
3.2泰州市高校青年教师运动健身情况分析
3.2.1泰州市高校青年教师运动健身的次数与时间
高校青年教师运动健身的次数与时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们的体育意识水平与体育习惯。通过图表(表2,图2,图3)可以得出,高校男教师体育意识明显高于女教师。43.5%的泰州市高校青年教师每周的运动次数为不固定、几乎没有,说明泰州市高校青年教师运动健身主动性与积极性不高,缺乏体育锻炼意识。而这一结果一方面反映了21世纪的高校青年教师工作任务重,生活压力大、余暇时间少等;另一方面说明了泰州市高校青年教师体育锻炼意识不高,缺乏对运动健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57.8%的高校青年女教师每周的运动次数为不固定、几乎没有,这可能和我国的传统习俗(男主外,女主内)有关,女教师把更多的余暇时间用于家务劳动或者辅导孩子学习上,从而减少了运动健身的次数与时间。另外体育设施不完善,并且现有体育项目主要集中于运动强度大,对抗性强的项目,这也是高校女教师运动次数少的原因。
表2 泰州市高校青年教师每周运动健身次数与时间统计一览表(单位:人)
运动次数 |
不固定,几乎没有 |
一次 |
两次 |
三次 |
三次以上 |
男 |
17 |
15 |
12 |
8 |
25 |
女 |
67 |
13 |
15 |
11 |
10 |
合计 |
84 |
28 |
27 |
19 |
35 |
运动时间 |
30分钟以下 |
30-60分钟 |
1小时-2小时 |
2小时以上 | |
男 |
16 |
37 |
18 |
6 | |
女 |
48 |
50 |
15 |
3 | |
合计 |
64 |
87 |
33 |
9 |
3.2.2泰州市高校青年教师运动健身的强度安排
运动强度,指身体练习对人体生理刺激的程度,是构成运动量的因素之一,常用生理指标表示其量值。由于调查人群的特殊性,本课题研究以主观感觉为主,将运动强度分为三类:(1)小(微微发热);(2)中(微微出汗或中等出汗);(3)大(出大汗或大汗淋漓)。由表3可知,高校青年男教师在选择运动健身强度时以中等强度为主,而女教师则多数选择小强度,这说明运动健身的选择与男女性别、个性、兴趣爱好等有关。从图表中也可以看出男女教师中都有一定数量的老师选择了大强度。除了与其兴趣爱好有关之外,还可能与其职业有关。例如,此调查研究中含有的一部分高校青年体育教师。体育教师的职业需要体育教师保持健康的身体、良好的体力,这在一定程度上体育教师在运动健身时选择中等强度,甚至大强度。
表3 泰州市高校青年教师运动强度情况表
运动强度 |
男 |
女 |
合计 | |||
人数 |
% |
人数 |
% |
人数 |
% | |
小(微微发热) |
19 |
24.7% |
55 |
47.4% |
74 |
38.3% |
中(微微出汗或中等出汗) |
40 |
51.9% |
48 |
41.4% |
88 |
45.6% |
大(出大汗或大汗淋漓) |
18 |
23.4% |
13 |
11.2% |
31 |
16.1% |
3.2.3泰州市高校青年教师参加运动健身的主要形式
泰州市高校青年教师运动健身主要形式的调查显示(见图5),大部分教师选择与朋友,同事一起,占39.2%;其次是与家人一起,占22.3%;再次是个人单独活动,占19.1%。这说明运动健身活动是群体性活动,高校青年教师乐于交往并希望通过体育锻炼这一有效途径来广交朋友。而选择单位组织锻炼、参加社区组织锻炼的活动以及参加体育辅导站,俱乐部锻炼的教师较少。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现代体育设施的不完善,体育公共场所的布局分散,体育活动组织的内容简单、形式单一、频率小,以及在体育辅导站或俱乐部没有经验丰富的体育指导员等等。在选择 “与家人一起”和“与朋友、同事一起”两项上,女教师比例高于男教师;而选择“个人单独活动”,男教师比例高于女教师。这反映了男女个性差异,男教师比女教师的独立性强,而女教师更依赖于与同事、朋友或家人一起锻炼。
3.2.4泰州市高校青年教师喜欢参加的运动项目
表4 泰州市高校青年教师运动健身的体育运动项目一览表
|
男 |
女 |
合计 | |||
人数 |
% |
人数 |
% |
人数 |
% | |
各种体操 |
2 |
1.2% |
11 |
4.6% |
13 |
3.2% |
跑步 |
33 |
19.4% |
43 |
18.1% |
76 |
18.7% |
游泳 |
13 |
7.6% |
20 |
8.4% |
33 |
8.1% |
乒乓球,羽毛球 |
39 |
22.9% |
50 |
21.1% |
89 |
21.9% |
太极 |
5 |
2.9% |
2 |
0.8% |
7 |
1.7% |
网球,篮排足等室外球类活动 |
26 |
15.3% |
9 |
3.8% |
35 |
8.6% |
健美操 |
6 |
3.5% |
17 |
7.2% |
23 |
5.7% |
登山 |
8 |
4.7% |
14 |
5.9% |
22 |
5.4% |
交谊舞 |
2 |
1.2% |
13 |
5.5% |
15 |
3.7% |
跳绳 |
2 |
1.2% |
21 |
8.9% |
23 |
5.7% |
台球,保龄球 |
18 |
10.6% |
8 |
3.4% |
26 |
6.4% |
健身器活动 |
11 |
6.5% |
6 |
2.5% |
17 |
4.2% |
其他 |
5 |
2.9% |
23 |
9.7% |
28 |
6.9% |
由表4可以看出,泰州市高校青年教师在运动健身项目上主要集中在乒乓球、羽毛球、跑步。其中跑步为高校青年教师运动健身的首选项目,因为跑步这类项目不受场地条件限制,活动强度较小,且易于开展,符合高校青年教师职业特点。不同性别教师在选择运动健身项目上亦有所差异。男教师在选择网球、篮、排、足等室外球类活动以及健身器活动上明显高于女教师,而女教师在选择健美操、交谊舞以及跳绳等项目上则高于男教师。这一结果说明男教师偏爱于有竞争性、对抗性,且运动强度相对较大的运动健身项目,而女教师则侧重于传统的,简单的,运动强度较小的,能展现人体美的运动健身项目。由于高校青年教师的专业、经济特点和本身所处的特殊层次,他们在选择运动项目时,因人而异,量力而行,注重健身性、娱乐性、普及性、实用性并富有竞争意识和审美价值的运动项目。高校青年教师是我国知识分子的重要组成部分,接收新鲜事物较早,所以选择的运动项目多种多样,内容广泛,既有我国传统项目,又有国际流行的体育比赛项目。
3.2.5泰州市高校青年教师参加运动健身的目的
体育动机,是直接推动个体进行体育活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部动力。个人的一切体育活动都是由一定的体育动机所引起,并指向于一定的目的。由图6可看出,泰州市高校青年教师运动健身的第一动机为增强体质。所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高校教师在严峻的社会竞争压力下,除了不断加强自己的业务素质,更需时时保持一个良好的身体状态。其次为雕节精神、消遣娱乐、减肥健美、社交,说明泰州市高校青年教师运动健身的动机,不仅有生理需求亦有心理需求,还有塑造形体美的需求。这些需求都可以包含在保持或增进健康的需求这个大概念之内,说明“体育促进健康”是高校教师的基本体育价值观。
3.2.6泰州市高校青年教师运动健身的场所选择
由表5可看出,高校青年男教师在运动健身的场所选择上以“单位的体育设施”(25.8%)和“公共体育场所”(29.0%)为主,女教师以“单位的体育设施”(19.6%)和“自家庭院或室内”(19.6%)及“公园、广场”(19.6%)为主。调查结果显示,仅6.2%的高校青年教师选择收费的体育场所进行运动健身,一方面说明在泰州市高校青年教师还没有形成“花钱买健康”的观念,学校应该为教师提供更为完善,便利的体育设施供其进行运动健身。另一方面,可以看出我国的体育设施不完善。例如泰州市体育馆,可进行的体育项目为跑步,足球,篮球,羽毛球,台球。篮球场地占地面积较大,其他体育项目的场地则严重缺乏。运动健身项目设置偏向于男性化,适合女性运动健身的项目较少。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一些体育新兴项目随之得到不断发展,反观泰州市体育馆,则仅有一家健身房和台球室,且占地面积小,规模较小,设施简单,难以满足高校青年教师对于新兴体育项目的需求。这也造成了泰州市高校青年教师中仅有一小部分的教师选择收费的体育场所。
表5 泰州市高校青年教师运动健身的场所选择
|
男 |
女 |
合计 | |||
人数 |
% |
人数 |
% |
人数 |
% | |
收费的体育场所 |
1 |
1.6% |
13 |
8.0% |
14 |
6.2% |
单位的体育设施 |
16 |
25.8% |
32 |
19.6% |
48 |
21.3% |
公共体育场所 |
18 |
29.0% |
22 |
13.5% |
40 |
17.8% |
自家庭院或室内 |
8 |
12.9% |
32 |
19.6% |
40 |
17.8% |
公园,广场 |
6 |
9.7% |
32 |
19.6% |
38 |
16.9% |
住宅小区空地 |
7 |
11.3% |
20 |
12.3% |
27 |
12.0% |
公路,街道旁 |
3 |
4.8% |
5 |
3.1% |
8 |
3.6% |
其他地点 |
3 |
4.8% |
7 |
4.3% |
10 |
4.4% |
3.2.7影响泰州市高校青年教师参与运动健身的因素
表六 影响泰州市高校青年教师运动健身的因素一览表
|
男 |
女 |
合计 | ||||||
人数 |
% |
排序 |
人数 |
% |
排序 |
人数 |
% |
排序 | |
没兴趣 |
16 |
12.0% |
4 |
21 |
12.0% |
3 |
37 |
12.0% |
4 |
缺乏闲暇时间 |
45 |
33.8% |
1 |
73 |
41.7% |
1 |
118 |
38.3% |
1 |
身体较弱,不宜参加运动健身 |
7 |
5.3% |
5 |
11 |
6.3% |
5 |
18 |
5.8% |
5 |
怕人们讥笑和不理解 |
4 |
3.0% |
7 |
2 |
1.1% |
8 |
6 |
1.9% |
8 |
没有体育设施 |
17 |
12.8% |
3 |
20 |
11.4% |
4 |
37 |
12.0% |
3 |
工作负担重 |
30 |
22.6% |
2 |
31 |
17.7% |
2 |
61 |
19.8% |
2 |
身体很好,没必要 |
7 |
5.3% |
5 |
7 |
4.0% |
7 |
14 |
4.5% |
7 |
其他 |
7 |
5.3% |
8 |
10 |
5.7% |
6 |
17 |
5.5% |
6 |
由表6可看出,影响泰州市高校青年教师参与运动健身的前三位因素分别为:缺乏闲暇时间,工作负担重,没有体育设施。没有余暇时间,占38.3%,成为影响泰州市高校青年教师参与运动健身的首要因素。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青年教师的工作任务重、压力大,外加生活负担影响,使得余暇时间不断减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校青年教师参与运动健身。
4 结论及建议
4.1结论
4.1.1泰州市高校青年教师对《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认知程度偏低,只有12.4%的高校青
年教师知道并了解其内容。
4.1.2泰州市高校青年教师运动健身特征:运动健身时间短,频率低,运动强度小;运动健
身形式以“与同事,朋友一起”、“与家人一起”和“个人单独活动” 为主;运动健身项目
主要集中在跑步,乒乓球、羽毛球等不受场地器材设施条件影响,简单易行的项目上;运动
健身首要动机为增强体质;运动健身的场所选择上以“单位的体育设施”为主。
4.1.3缺乏闲暇时间、工作压力大、没有体育设施及运动健身场比较为分散等原因制约了泰
州市高校青年教师参与运动健身。
4.2建议
4.2.1 加大对国家体育方针、政策的宣传力度,提高教师健身意识
大力倡导“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的理念,拓宽高校对体育的视野, 提高教师对运动健身的重视度。高校有关体育部门应通过多种渠道(如校报,宣传栏等)向教师进行运动健身方面的的宣传教育, 向教师传递健康与健身的知识信息,从而不断加强高校青年教师终身体育意识。
4.2.2 学校重视,建立和形成教师健身制度
4.2.2.1 制定健身规划
学校领导应重视教师运动健身这一问题,学校工会及相关体育组织部门应在采用何种组织形式,健身指导员的使用,健身计划的安排,竞赛的频度、规模,场地器材的使用等方面,制定详细计划,使教师健身活动的组织与管理有章可循。
4.2.3.2 建立组织管理体系
形成由校工会为主干,各分会为分支和某些健身团体的负责人参与的组织管理体系。对全校教职工的日常运动健身活动实施有效的落实到实处,能做到“有人组织,分工详细”。
4.2.3.3 健身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除了着重开展多数教师喜欢参加的运动项目之外,还应发掘和开展那些教师喜闻乐见、适合各年龄层教师参与的健身项目,如交谊舞、健身操等一些时尚的体育项目。根据需要安排体育专业人员给予健身指导,满足教师的健身指导需要。这样不仅使高校青年教师的运动健身丰富多彩,更提高了教师参与运动健身的兴趣,从而促进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
4.2.3.4 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学校应充分利用教学区的运动场地、器材及健身设施,增加群体活动的经费开支,并形成制度化的组织与管理,真正为教师的运动健身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4.2.3 教师自身提高重视
一个良好的运动健身环境能够激发教师的运动兴趣,但是最为重要的是教师的自己的对运动健身的重视程度。作为一名合格的高校青年教师,除了有良好的业务素质外,还应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所以,高校教师应提高对运动健身的认识,积极参与到运动健身中去。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