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电影《老无所依》中的死亡主题解读——电影文学

作者:徐艳丽来源:原创日期:2013-09-11人气:1943
 反理性的叙事逻辑、充满恐怖与神秘气息的叙事语言以及深刻而真实的人性主题是科恩兄弟一贯的,也是独特的电影创作风格。改编自著名作家马克·麦卡锡同名小说的《老无所依》便是其中之一。这部电影直面人性的黑暗与社会的荒诞,细腻而深刻地向观众呈现了赤裸裸的杀戮与死亡,展现了一幅幅颓败而荒凉的人类社会景象。该影片曾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配角等四个重量级奖项。这部诉诸于黑色暴力、充满肃杀气氛的影片能够摘得重奖,无疑是奥斯卡获奖电影中的“另类”。它也因此而成为继《巴顿芬克》《冰血暴》《缺席的人》等影片后,科恩兄弟电影创作生涯中的又一巅峰性作品。死亡作为科恩兄弟影片的一贯主题在《老无所依》中,再次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无论是从人物形象的塑造,影片情节设置,还是从镜头语言来看,死亡所带来的恐惧及其背后所指涉的人性主题无疑是带给观众最强烈的心灵震撼之处。本文从个体生命的死亡、人性的死亡两方面,探讨了影片《老无所依》中的死亡主题。
个体生命的死亡
影片中,杀手齐格是暴力与死亡的代言人。与其相遇的路人几乎无一幸免地走向死亡的深渊。影片中个体生命的死亡具有极大的偶然性,整个影片就是一场关于死亡的游戏。判定个体生死的不再是某种权威的力量,也不再具有某种因果逻辑,而仅仅是一个游戏结果。齐格手中一枚硬币的正反面决定着一切,硬币成了这场游戏惟一的规则。这一场面很容易令人想起奥利弗·斯通《天生杀人狂》的一个片段。女主人公玛洛里以杀人取乐,用点兵点将的形式来选择猎杀的目标。但在《老无所依》中,齐格的猎物却感受不到生命的危险。齐格不是大众眼中所关注的焦点,而是生活在黑暗中的幽灵。他所带来的死亡突如其来、干脆利落,使那些无辜的路人在不经意间便没了性命。导演将死亡的恐惧彻底抛给了观众。对于那些不幸的普通人来说,他们惟一的权力便是选择是否要参与到这场游戏当中。试图超脱于这一规则之外的人只有一个结果。当摩斯的妻子卡拉·琼对齐格说“你没必要这么做”时,得到的回答是却是“猜吧,这是我能做的最仁慈的事情了”。琼冷静地拒绝了这场游戏,同时也“清楚地知道等待我的会是什么”。与琼相比,便利店老板就幸运很多。他在恐惧的驱使下,逢迎了齐格的规则,获得了逃生的机会。
齐格希望将一切纳入自己的游戏规则,但事实上,他也无法逃脱生命中的任何偶然性。没有人能够掌控游戏规则。齐格的出现本身便体现了这样一个悖论。《老无所依》中,导演对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除了着力渲染人物的冷酷、疯狂与固执之外,怪诞也是留给观众最为独特的、深刻的印象之一,齐格那不入流的古怪发型,其凶器是笨重而略带滑稽色彩的高压充气瓶。“他是个怪人或者说他有自己的一套原则,置于金钱和毒品以至于一切事物之上的原则”。齐格固执地按照自己的原则行事,但这一人物形象本身便揭示了社会秩序的混乱。他居无定所,是不确定性与毁灭性的代名词。影片中,摩斯是齐格的劲敌,却在决战之前被一群疯狂的墨西哥人射死。在影片尾声,遵守交通规则的齐格在十字路口看到绿灯开着车往前走,被一辆不守规矩的车拦腰撞上。齐格的原则在这样尴尬的情景下,显得如此滑稽可笑。而此时也不禁令人想起齐格结束他人生命时所说的那句话:“如果说,你遵守的规则让你落得如此下场,那这个规则又有什么用呢?”这句话此时也完全适用于他自己。这不啻是一个极大的讽刺。
无论是被迫参与或勇敢拒绝齐格游戏规则的普通人,还是具有强大身体与智慧优势的摩斯、齐格等,个体永远无法对抗这种混乱无序、荒诞不经的社会逻辑。影片正是通过这样卑微的死亡与个体主宰命运的失败,揭示了生命存在的轻薄与耻辱感。这种耻辱感是社会个体的群像,是普遍的,任何人都概莫能外。影片开始横尸于荒野中的具具尸体、被齐格用手铐勒死的警员、旅馆中被屠杀的墨西哥人、游泳池上面部朝下的摩斯的浮尸以及齐格被撞得露出骨头的手臂与蹒跚而去的背影。这些画面不但带给观众以极大的视觉与心灵震撼,也浓烈渲染了生命的狼狈不堪与卑微耻辱。并且,人们的身体与生命总是在一些“意外事件”中被戕害,使整部影片缺少了传统观影习惯中的铺垫、高潮与尾声等情节设置。这也极大地突破了观众的观影逻辑,使其随着影片发展而堆积起来的强烈情感失去了发泄的契机与出口。在影片开始一段,齐格对停在路边的福特车的司机呼喝令其下车,司机很顺从地下车,这时观众会产生紧张的感觉,替那位司机担心。同时观众也心存侥幸,认为齐格要的是车,而不是司机的命。但死亡来得很突然,齐格平静地把高压充气瓶伸出的气嘴对准那个男人的前额,并有礼貌地说“请别动,先生”,顷刻间刺耳的压缩空气声传来,男人倒地。摩斯之死同样没有精彩的搏杀与惊心动魄的交锋,观众看到的只是摩斯静静漂浮在水面上的尸体与一群呼啸而过的驾车疾驰而去的群氓。这位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越战老兵就这样“委屈”地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这里没有英雄与懦夫、没有正义与邪恶、没有原因和结果,有的只是茫茫荒野上的无限偶然性与未知的危险。
人性的死亡
在理性荡然无存的人性荒原上,缜密的犯罪、突发的暴力、贪婪的失控、作为罪恶之源的金钱以及事件进展的不可预测性,构成了这部电影的全部内容。[1]《老无所依》中的死亡主题,不仅指涉个体生命的死亡,也同时指向更深层次的人性层面。在这里,人的生存方式与动物没有分别,人性已经死亡。影片一开场,镜头在老警长独白的背景中,展示出得克萨斯西部的景象,放眼望去一片荒凉。发黄的野草,遍地的砾石,稀疏矮小的灌木,遥远的沙丘,镜头中长时间对准了荒无人烟的枯黄原野,预示着人性的荒芜。在毒品泛滥、金钱至上的社会,传统的道德观念瓦解,社会成为泯灭人性的荒原。老警长无法理解现在的社会,他是传统的代表,他从不放过听老前辈的故事的机会,不佩枪就能解决治安问题的年代是他所怀念的。就警察的身份而言,老警长本该是社会秩序与权威的代表,但其面对暴力与犯罪却无计可施,终日只能在惶惑迷惘中度过。老警长对自己的工作已经失去了荣誉感,“我的工作就是同犯罪作斗争,但是我根本不知道那意味着什么”。作为一个老者,他完全失去了传统社会中的智者与备受尊敬的长者形象。在这个越发荒蛮与混乱的社会中,他已逐渐被排挤至社会的边缘,对于生命的意义与自身角色的认识与定位愈发模糊。处于人性荒原的老警长对传统美德已经无法固守,只能在郁郁寡欢中走向暮年。
摩斯的出场镜头,是他躲在岩石后猎鹿。他仔细地瞄准,但枪响后鹿没有倒下,而是逃跑了。摩斯与动物的对决表现出他冷酷残忍的兽性一面。摩斯追踪着受伤的鹿留下的血迹,发现了毒贩被猎杀的现场。当摩斯发现一个幸存者时,他没有表现出怜悯,而是冷静地拿走那个人的枪和弹夹。当他去追踪最后一个毒贩时,刚被他问话的幸存者哀求他把车门关闭以防野狼骚扰,他冷漠地置之不理。摩斯寻找最后一个毒贩与他追踪受伤的鹿方法一致,并且表现出更高的机警,在看到树荫下的人长时间一动不动后才端着枪接近。拿到钱后的摩斯变得更加具有动物性,他像一个东躲西藏的老鼠,极尽动物的机警和逃生本能,躲避齐格的追杀。在齐格杀掉威尔斯后,在电话交谈中他给了摩斯一个机会,那就是把钱拿过来他就放过摩斯的妻子,但摩斯因为钱而放弃了他深爱的妻子的性命,他的人性彻底泯灭。
影片里的重要人物杀手齐格,同样是如动物般生存。人在他的眼中已被异化为动物,杀人在他看来与杀死动物没什么分别。凶残成性的齐格先是在警局把逮捕他的警察勒死,而后在路边杀死停车的人,之后更是在猎捕摩斯的过程中一系列的杀人。对于那些被他杀死的人,齐格没有表现出丝毫的怜悯,甚至是微笑着杀死对方。猎杀摩斯的过程,齐格扮演了“猫”的角色,他狡猾机警,嗅觉敏锐,追踪捕猎的技能如同动物捕猎的本能一样。此外,齐格的动物性还表现在他求生的本能。在与摩斯枪战中受伤后,齐格没有像摩斯一样去医院就医,而是选择去药店自己拿药,然后自己包扎。他处理的方式就如同受伤的动物一样,躲起来自己舔舐伤口。齐格强健的身体、超强的生存能力使他如同荒野上的独狼一样,对一切不符合他的生存法则的人进行猎杀。
影片中人性的死亡还表现在人与人之间彻底的暴力关系中。人比动物表现得更加凶残。动物在饱食之后有可能会放过追杀猎物,而人的贪欲是无限的,贪欲永远无法满足。人比动物凶残最明显的一面,就是猎杀同类毫不手软,只要同类阻挡自己满足欲望。人们之间的关系演变成只剩下暴力,社会变成了人性的荒原,个体只剩下生存的本能,丛林法则成为生存的公理。人的残忍已表现出无差别性,不管是对老人还是妇女,还是与自己生活从未发生交集的陌生人,都是同样的杀戮。在毒贩枪战现场,不仅无一人幸免,甚至狗也被残杀。人性已经被暴力淹没。并且,英美国家 Old Men除了指老人外, 也指父亲, 而父亲是对上帝的尊称,所以片名也喻指人类心目中已经没有了“上帝”的位置。比尔讲述的那个杀人犯就说他知道自己要下“地狱”的, 但如果放他出去, 还会再干一次。[2]精神信仰的缺失使人性退化至与动物等价的位置。
综上,影片片名“No Country For Old Men”,取自于19世纪初英国济慈的诗作《驶向拜占庭》。诗作表现了一位年事已高的长者发现真实的客观世界与自我意识中的那个世界之间的巨大落差,他渴望着这个世界与其行将死亡的身体共同消亡。而他的魂灵则得以脱离这个无奈的现实,去寻找天堂。《驶向拜占庭》表达了诗人对现代物质文明高度发达带来的精神空虚和沉溺肉欲的厌恶以及对精神理性的向往和推崇。[3]影片中的老警长正是这样一个人物。他已无法看清自己,也不再能看懂这个社会。影片向我们展示了人性的荒原,生命和人性在这里的归宿都是死亡。这无疑是影片最震撼人心,也是最能引起观众思考与回味的地方。
[参考文献]
[1] 魏晓军.在现实与电影想象之间游走——评科恩兄弟的电影《老无所依》[J].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2010(01).
[2]郑冰梅.《老无所依》——透视社会与人性的隐喻世界[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0(10).
[3]马珍萍.《老无所依》:用隐喻建构故事[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9).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