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党的政党意识、执政党意识和执政意识的形成

作者:肖铁肩、黎增梅来源:原创日期:2013-09-25人气:1527
 (一) 政党意识的形成
从总体来看,中国共产党政党意识的发展可划分为四个阶段: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至1927年土地革命战争前为产生阶段;1927年土地革命战争开始至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为发展阶段;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至1976年“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结束前夕为曲折前进阶段;1976年“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结束后至今为成熟阶段。中共政党意识的内容则包括前两个阶段所形成的革命党意识和后两个阶段所形成的执政党意识。自1921年建党以来至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党的政党意识主要表现为革命党意识,包括建党初期的使命意识、信仰意识和阶级意识;大革命时期的革命意识、合作意识和领导意识;土地革命时期的武装斗争意识、民主政权意识和先进意识;抗日战争时期的独立自主意识、模范意识和服务意识。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至今,党的政党意识主要表现为执政党意识,它不仅包括了党在革命时期所产生的某些政党意识内容(包括解放战争时期及胜利初期的全面执政意识和忧患意识,以及其他时期所产生的革命党意识内容),而且还包括在这段时期所产生的新的政党意识内容,主要包括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至十六届四中全会前产生的改革开放意识、发展意识、法治意识、创新意识和人本意识,以及十六届四中全会以来至今所产生的和谐意识和能力意识。革命党意识和执政党意识综合起来,构成了中国共产党政党意识的完整体系。
(二) 执政党意识的形成
中共十八大提出了党的建设的新要求。胡锦涛在报告中强调,要“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这说明党对于执政党建设的重视。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以来,始终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以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中国为现实的奋斗目标。随着党从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转变,中国共产党自身所面临的地位、环境、任务和使命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党对于自身也有了重新的界定和认识。早在中共的七大会议上,毛泽东等领导人就认识到了党在革命胜利后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发表了著名的《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分析了中国在当时所面临的国际国内两种环境的挑战,阐述了继续法西斯独裁统治的旧中国和推翻法西斯独裁统治进而建立新中国的两种政治前途,鼓励全国人民齐心协力,勇敢地反抗日本侵略势力,建立一个崭新的联合政府。毛泽东在报告中呼吁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国家,这反映了党对于成为执政党后自身任务的初步认识,党的执政党意识已经萌芽。接着,在人民解放军即将取得全国胜利的前夕,党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为党在革命胜利后的工作做了进一步的安排:决定将工作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分析党将面临的两种矛盾;规定了党在政治、经济和外交方面的各项政策;提出要加强党的思想方面的建设,防止腐败现象的产生。在这一阶段,党对于执政之后的工作有了更为具体的认识,任弼时等已经开始使用“执政党”这一概念。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则在事实上实现了从革命党向执政党地位的转变。在党的八大的政治报告中,刘少奇提出:“我们党现时的任务,就是要依靠已经获得解放和已经组织起来的几亿劳动人民,团结国内外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充分利用一切对我们有利的条件,尽可能迅速地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16]报告从党的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建设、国家的政治生活、国际关系以及党的领导六个方面对党的工作做了要求。从这个会议及其报告中可以看出,党对执政后的国际环境、基本国情、工作重心、执政任务以及党将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都有了较为准确的认识和把握,党的执政党意识已逐渐形成。随着党执政实践的深入,尤其是改革开放的实践,党的领导人对于党的执政任务和执政方式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形成了包括全面执政意识、忧患意识、改革开放意识、发展意识等意识在内的执政党意识内容。
(三) 执政意识的形成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意识的形成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历了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早在党建立革命根据地的时候,党内就产生了局部的执政意识,党带领着革命根据地的广大人民进行了土地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取得了巨大胜利,同时也受到了全国人民的欢迎和支持。这是党局部执政的胜利,同时也是党的执政意识的萌芽和产生阶段。革命胜利以后,党带领着全国人民建设了新中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使得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初步确立起来。党还进行了全党性的整风运动,纯洁了党的队伍,党的执政意识得
到进一步的发展。但是,由于反右倾斗争的扩大化和十年“文化大革命”运动,使得党和国家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前进的阶段,党的执政意识也止步不前,甚至出现了严重的偏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进行了“拨乱反正”,党的执政意识从“党政不分”、“包办一切”到“党政分开”、“民主执政”;党的工作重心也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重新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思想,党得到了较为健康的发展。
从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开始,党就提出强化执政意识,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的要求。1989年12月,江泽民在《为把党建设成更加坚强的工人阶级先锋队而斗争》一文中进一步指出:“我们必须强化执政意识,提高执政本领。” 可见,执政意识对于党的发展和党的领导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进入21世纪,国际经济贸易的联系与科技文化的交往日益频繁,国内外环境瞬息万变,各国对于国内执政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都提出了越来越多而高的要求。中国共产党要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就要加强党的执政意识的建设,具体来说,就是要加强党的为民执政意识、依法执政意识、民主执政意识、科学执政意识、第一要务意识等,而这些方面正是党的执政意识的主要内容。据数据显示,截止2011年底,中共已拥有8260.2万名党员。要让如此众多的党员团结一心,凝聚力量投入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中来,就必须加强党的执政意识建设,使广大党员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以更高的热情投入到工作当中。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