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植于三晋沃土的身体艺术之花
作者:许晓云来源:原创日期:2013-11-01人气:1081
一、赵林春与山西民间舞教材的建设
赵林春是大同人,从小跳着踢鼓子秧歌长大。在她学习舞蹈的最初,就对邱淑芳、叶三舟、付汉生所跳的花鼓、小花戏、踢鼓子秧歌如痴如醉,对这些前辈们运用山西民间舞蹈素材创作出的一些优秀作品也羡慕不已。赵林春一直对家乡山西民间舞蹈情有独钟。
山西舞蹈夸张的表情和动作给舞蹈界与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上世纪末山西省歌舞剧院创作表演的歌舞剧《黄河儿女情》《黄河一方土》和《黄河水长流》三部曲,引起了全国观众的强烈反响,并在京城刮起一阵“黄土风”。如今,山西民间舞又以《一把酸枣》《粉墨春秋》等舞剧得到了舞蹈界内外的好评。所以,赵林春以山西独具特色的民间舞蹈为荣,希望能有更多人了解山西民间舞,跳山西民间舞。
但山西的民间舞研究只是局限于简单的民间采风,还没有人把山西民间舞蹈作为一种可以进入课堂的教材进行潜心调查与研究。赵林春意识到各少数民族舞蹈院校都有自己民族的民间舞蹈,山西也可以做自己民间舞蹈的教材,将山西民间舞发扬光大。
在山西民间舞教材的建设中,每一个环节都遇到了不同程度的困难。对山西民间舞蹈的挖掘和整理,作为山西几代舞蹈人的梦想,赵林春深知实现愿望并非易事。早在20世纪50年代,山西艺术职业学院的前身——山西省艺术学校的教师邱淑芳、叶三舟就已经萌发了做山西民间舞蹈教材的想法,但等到采风回来,要动笔编撰时才感觉到以个人的力量来实现这个目标力不从心。此后,也有“学院派”教师做过收集山西民间舞蹈教材之事,但是因为当时老艺人思想还较保守,觉得这是自己的东西,不愿外传,也造成了该项目的搁浅。所以,做民间舞蹈教材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个环节的有机协调与努力。
2009年,赵林春因为对家乡民间舞蹈的挚爱与作为教育者的使命感,积淀多年的愿望决定要实现。年底,赵林春组织成立了山西民间舞蹈教材编写小组,着手编撰《山西民间舞》教材。编写小组的成员们分别下到民间进行田野调查,采访民间老艺人。在调研期间,无数次的质疑和拒绝时常让课题组成员感到无助、沮丧和迷茫,但因为编者们的执著与信念,使得这件不易完成的项目坚持下去了。最终,该教材小组调查了30多个县市,采访到了50多位老艺人,收集到了众多宝贵的资料,并在2011年底完成此本教材的全部内容,于2012年3月出版发行。为他们日日夜夜的努力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二、《山西民间舞》教材的价值与意义
目前,山西大概仅剩四五十种民间舞蹈,赵林春和她的团队走访了很多村舍,尽全力联系了当地文化馆工作人员与老艺人,希望可以得到他们的帮助。幸运的是,地方文化馆的馆长和老艺人们热心为他们提供资料和讲解动作,这些地方艺人为连接民间与课堂的教育做出了巨大贡献。因为对于民间舞蹈艺术而言,“人在艺术在,人去艺术失”。《山西民间舞》是对这些现存的山西民间舞的整理与保护,在这本书中有舞蹈动作、图片具体文字说明、详细的乐谱,可以说这本书的实用性很强。在这本教材中,为了让大家更真实全面地认识山西民间舞蹈,还加入了“传统组合”,即把民间的舞蹈剧目原模原样地记录在了这本教材中。
编撰《山西民间舞》教材,是赵林春几十年来的梦想。她一直在思考,山西民间舞蹈迟迟未能进入各省市的舞蹈专业院校,也许与没有系统全面的山西民间舞蹈教材有很大关系,继而阻碍了山西民间舞蹈进入到课堂领域。同时,她更有一种使命感:“山西是民歌民舞的海洋,收集、保护和传承山西灿烂的文化是我们这一代舞蹈人的责任,也是我深感荣幸的一项艰巨的使命”。
《山西民间舞》教材的出版,搭起了山西民间舞蹈与艺术传承的桥梁,为中国民间舞蹈教材的建设增添新的血液,也为山西民间舞蹈的普及、继承做了铺垫,对山西民间舞蹈的发展与创新提供了一个更有力的文化支持,最终将有利于编导创作出优秀的山西民间舞蹈作品,为培养出优秀的山西民间舞蹈演员而服务。同时,教材的出版对于推动山西舞蹈艺术的发展,促进山西文化的对外交流合作,也将起到积极作用。
《山西民间舞》教材的出版,将为山西民间舞蹈在不断实践中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体系,拥有自己的独特风格,并最终逐渐走向各大高校、走向全国舞台奠定基础。
赵林春是大同人,从小跳着踢鼓子秧歌长大。在她学习舞蹈的最初,就对邱淑芳、叶三舟、付汉生所跳的花鼓、小花戏、踢鼓子秧歌如痴如醉,对这些前辈们运用山西民间舞蹈素材创作出的一些优秀作品也羡慕不已。赵林春一直对家乡山西民间舞蹈情有独钟。
山西舞蹈夸张的表情和动作给舞蹈界与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上世纪末山西省歌舞剧院创作表演的歌舞剧《黄河儿女情》《黄河一方土》和《黄河水长流》三部曲,引起了全国观众的强烈反响,并在京城刮起一阵“黄土风”。如今,山西民间舞又以《一把酸枣》《粉墨春秋》等舞剧得到了舞蹈界内外的好评。所以,赵林春以山西独具特色的民间舞蹈为荣,希望能有更多人了解山西民间舞,跳山西民间舞。
但山西的民间舞研究只是局限于简单的民间采风,还没有人把山西民间舞蹈作为一种可以进入课堂的教材进行潜心调查与研究。赵林春意识到各少数民族舞蹈院校都有自己民族的民间舞蹈,山西也可以做自己民间舞蹈的教材,将山西民间舞发扬光大。
在山西民间舞教材的建设中,每一个环节都遇到了不同程度的困难。对山西民间舞蹈的挖掘和整理,作为山西几代舞蹈人的梦想,赵林春深知实现愿望并非易事。早在20世纪50年代,山西艺术职业学院的前身——山西省艺术学校的教师邱淑芳、叶三舟就已经萌发了做山西民间舞蹈教材的想法,但等到采风回来,要动笔编撰时才感觉到以个人的力量来实现这个目标力不从心。此后,也有“学院派”教师做过收集山西民间舞蹈教材之事,但是因为当时老艺人思想还较保守,觉得这是自己的东西,不愿外传,也造成了该项目的搁浅。所以,做民间舞蹈教材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个环节的有机协调与努力。
2009年,赵林春因为对家乡民间舞蹈的挚爱与作为教育者的使命感,积淀多年的愿望决定要实现。年底,赵林春组织成立了山西民间舞蹈教材编写小组,着手编撰《山西民间舞》教材。编写小组的成员们分别下到民间进行田野调查,采访民间老艺人。在调研期间,无数次的质疑和拒绝时常让课题组成员感到无助、沮丧和迷茫,但因为编者们的执著与信念,使得这件不易完成的项目坚持下去了。最终,该教材小组调查了30多个县市,采访到了50多位老艺人,收集到了众多宝贵的资料,并在2011年底完成此本教材的全部内容,于2012年3月出版发行。为他们日日夜夜的努力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二、《山西民间舞》教材的价值与意义
目前,山西大概仅剩四五十种民间舞蹈,赵林春和她的团队走访了很多村舍,尽全力联系了当地文化馆工作人员与老艺人,希望可以得到他们的帮助。幸运的是,地方文化馆的馆长和老艺人们热心为他们提供资料和讲解动作,这些地方艺人为连接民间与课堂的教育做出了巨大贡献。因为对于民间舞蹈艺术而言,“人在艺术在,人去艺术失”。《山西民间舞》是对这些现存的山西民间舞的整理与保护,在这本书中有舞蹈动作、图片具体文字说明、详细的乐谱,可以说这本书的实用性很强。在这本教材中,为了让大家更真实全面地认识山西民间舞蹈,还加入了“传统组合”,即把民间的舞蹈剧目原模原样地记录在了这本教材中。
编撰《山西民间舞》教材,是赵林春几十年来的梦想。她一直在思考,山西民间舞蹈迟迟未能进入各省市的舞蹈专业院校,也许与没有系统全面的山西民间舞蹈教材有很大关系,继而阻碍了山西民间舞蹈进入到课堂领域。同时,她更有一种使命感:“山西是民歌民舞的海洋,收集、保护和传承山西灿烂的文化是我们这一代舞蹈人的责任,也是我深感荣幸的一项艰巨的使命”。
《山西民间舞》教材的出版,搭起了山西民间舞蹈与艺术传承的桥梁,为中国民间舞蹈教材的建设增添新的血液,也为山西民间舞蹈的普及、继承做了铺垫,对山西民间舞蹈的发展与创新提供了一个更有力的文化支持,最终将有利于编导创作出优秀的山西民间舞蹈作品,为培养出优秀的山西民间舞蹈演员而服务。同时,教材的出版对于推动山西舞蹈艺术的发展,促进山西文化的对外交流合作,也将起到积极作用。
《山西民间舞》教材的出版,将为山西民间舞蹈在不断实践中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体系,拥有自己的独特风格,并最终逐渐走向各大高校、走向全国舞台奠定基础。
热门排行
推荐信息
期刊知识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