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体育运动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目前,我国青少年面临着学习内卷,学业压力大的问题,青少年的心理健康越来越受到社会、学校、家庭的重视。教育家蔡元培说,“完全人格,首在体育”,体育不仅能健康体魄,还能丰富内在,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
一、体育运动培养青少年自信、乐观的心态
在心理学中,有习得性无助的理论。如果一个人在某件事上一直有不好的体验,就会打击人的自信心,影响人的正确认知。一名学生在学习上成绩不佳,如果多次努力之后成绩仍然不理想,他会认为自己在学习方面不行,自信心会受到极大的打击。自信心一旦受挫,很难恢复,健康的体育运动能改善这种情况。青少年在进行跑步训练时,一次又一次成绩的改善与提高,会让其产生良好的体验,逐渐建立起自信心。在进行攀岩运动时,一次次向上攀爬的成功,会让青少年快速产生成就感,获得良好的心理体验。
二、体育运动有助青少年建立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
青少年往往渴望获得朋友的支持,收获纯洁的友谊。在文化课课堂上,学生之间的互动性较少,青少年之间很难产生关系的相互链接。而在体育运动中,大大增强了青少年之间的互动性,有利于建立彼此之间良好的关系。在篮球、足球、排球等团体运动中,青少年能更迅速地结交到朋友,跑在一起,玩在一起,很快地建立起比较牢固的良好关系。在户外运动中,青少年能够充分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在青山绿水之间,在跋山涉水之时,更容易互相协作,建立起互助友爱的关系。他们一起出发,一起休息,一起到达目的地。少年意气风发,气势如虹,共同的爱好很快消除相互之间的陌生感,成为彼此投缘的朋友。
三、体育运动能改善情绪,缓解压力
青少年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容易产生较大的压力。在学校里,他们面临多门功课的学习,回家后还有各科作业需要完成,再加上较为频繁的成绩测试,让他们面临的压力更大。在这种情况下,体育运动可以让青少年分泌出内啡肽、多巴胺等物质,让青少年单调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产生愉悦感,改善情绪,释放压力,让青少年能更好地投入到学习生活中。
四、体育运动培养青少年的团队精神
在青少年时期具有团队精神,对青少年的成长大有裨益。团队精神的培养离不开体育运动。在拔河比赛这项体育运动中,青少年很快就能领悟到“团结起来力量大”的真谛。在篮球、排球、足球等团队运动中,青少年更能体会到个人和集体之间密不可分,每个人分工虽有不同,但目标是一致的。只有队友之间,配合默契,沟通无畅,才能发挥出个体的最大作用。个人就如同一滴水,只有融入集体的水流之中,才能汇成江河,产生巨大的能量。
五、体育运动培养青少年抗挫折的能力
古希腊著名教育家、哲学家柏拉图说:“一个人从小的教育把他往哪里引导,能决定他后来往哪里走。”一个心理健康的人,一定是能在挫折面前“云淡风轻”的人,能在低谷中情绪稳定、乐观积极的人。在2024年巴黎奥运会上,网球队员德约科维奇在决赛中遇到了对手阿尔卡拉斯。德约科维奇37岁,阿尔卡拉斯21岁,体力充沛。在这次比赛之前的温网决赛中,德约科维奇以0:3的成绩输给了对方。狭路相逢,勇者胜。在不利于自己的情况下,德约科维奇敢于亮剑,勇于亮剑,在逆境中发挥出色,最终取胜,圆梦巴黎。
在竞技体育中有输有赢,没有谁能永远站在冠军的领奖台上。青少年经常参加体育运动、体育比赛,内心会在挫折的磨练中不断变得强大,以平常心对待人生中的顺境、逆境,获得成长的智慧。
六、体育运动能培养青少年的创造力
对青少年来说,培养出终身创造性思维,能够运用独特新颖的观点解决问题,对青少年的个人成长具有深远的意义,对他们将来求职,步入社会具有积极的作用。
许多来自各个领域的成功者都提到过运动曾激发其创造性思维。作家村上春树,坚持跑步30余年。他认为,只有在跑步时,“片时片刻的创造性思维才会潜入脑海”。乔布斯对步行会议情有独钟。他认为步行使人的思维更开阔,比坐在封闭的办公室里更能产生多元化的观点。
在体育运动中,比如在骑行和爬山中,青少年会面对一些不同的挑战和情景,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体育锻炼能让青少年思考问题更加开放,更加自由,从而锻炼他们的创造力。
七、体育运动培养青少年的毅力和坚韧品质
意志品质是指一个人的果断性、坚韧性、自制力以及勇敢顽强和主动独立等精神。意志品质既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表现出来,又产生于克服困难的过程中。
体育运动需要一定的时间积累,不会一蹴而就。在体育运动中,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遇到天气变化、雨雪天气,许多人仍在坚持锻炼,体育运动需要坚持再坚持的精神。在遇到一些较难完成的动作,能够锻炼青少年的决心和勇气。这些动作需要反复练习,反复琢磨,由量变到质变,能够让青少年培养毅力,锤炼其坚韧品质。
八、体育运动帮助青少年更好地睡眠
高质量的睡眠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作用。青少年通过体育锻炼,身体中可以释放大量的多巴胺、内啡肽和血清素等化学物质,这些物质能直接影响青少年的神经元,使他们保持身心健康。
青少年在进行有规律的体育运动后,身体得到放松,能够直接进入深度睡眠,得到充分的休息,第二天的生活、学习具有较高的效率,形成良性循环。
综上所述,体育运动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之间存在着较为密切的关系。健康的体育运动能让青少年树立自信,建立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改善情绪,缓解压力,提高睡眠质量,增强团队意识,激发创造力,培养毅力和韧性,在挫折中获得成长。体育运动能让青少年的内心更加阳光,更加丰盈,更加富有朝气。
文章来源:《河南经济报》 https://www.zzqklm.com/w/qt/34236.html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