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对低碳发展的实证研究
摘要: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如何实现经济质量提高的同时碳排放力度相应降低是当前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数字经济在推动社会发展绿色转型中充当新的动力。本文使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研究数字经济对碳排放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数字经济无论是否控制相关变量,对城市低碳化发展均有显著的影响。数字经济对东部地区碳排放的影响最显著,中西部地区不显著。
关键词:数字经济;低碳发展;固定效应模型
一、模型设定
为了更好地分析数字经济对低碳发展的影响,并进一步评估影响程度,本文设立了如下FE模型:
CBAit=β0+β1DGAit+β2Zit+νi+μt+ξit
其中,下标i和t分别表示第i个地级市的第t年,ν和μ分别是城市固定效应和时间固定效应,ξ是随机扰动项。通过将不同种类能源赋值系数的方法综合计算出碳排放指数,用CBA表示。利用熵值法将普惠制金融、电信业务、网络服务、移动电话等数据综合计算出数字经济指数,用DGA表示。本文选用人均GDP、产业结构(IDS)、外贸依存度(FTD)、财政支出占比(FEP)和科研投资力度(RDS)作为控制变量来全面研究数字经济对低碳发展的影响。
二、实证结果分析
FE模型依次减少控制变量的回归结果如表1所示,可得数字经济对碳排放水平有显著的负向影响。第(1)列未添加控制变量,第(2)(3)(4)列依次添加控制变量,结果都在1%水平上显著。说明数字经济与产业结构升级、外贸依存度改变、科研力度增加城市化率提高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城市碳排放水平显著降低,更有利于绿色经济的发展。
三、异质性分析
数字技术在不同经济发展地区的推广程度不同,数字经济发展也在不同地域间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将30个省分为中东西部地区分别进行回归,回归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对东部碳排放的负向影响在1%水平上显著。东部地区数字技术创新精确计算出企业的碳排放量,迫使高排放企业转变生产方式,降低产业能耗。而中西部地区的影响结果并不显著,原因可能是:东部是经济较发达的地区,企业更愿意投入较多的资本用于数字技术的研发,同时也更愿意引进先进的技术降低能源的消耗,使碳排放水平显著降低;中西部地区的数字经济发展技术水平较低,不能很好满足企业对数字技术的需求,因此对碳排放的影响不显著。因此也说明中西部地区的数字经济还存在比较大的提升空间。
四、结论
绿色经济发展是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党和政府将绿色经济发展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低碳发展是绿色经济转型的必经之路,数字经济作为新的生产力量投入各行各业中,为推动绿色经济转型、低碳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 喜报!《中国博物馆》入选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最新CSSCI南大核心期刊目录2025-2026版)!新入选!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
- 职称话题| 为什么党校更认可省市级党报?是否有什么说据?还有哪些机构认可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