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楷模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析
时代楷模是具有很强代表性、时代性和典型性的先进人物,以实际行动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赓续着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精神底色。时代楷模精神是以时代楷模为本体依托,是时代楷模先进思想、高尚情操、坚定意志和模范行为于一体的综合体现。“时代楷模”精神的科学内涵主要包括淡泊名利,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不畏艰辛,执着拼搏的奋斗精神;勇立潮头,锐意进取的创新精神;攻坚克难,迎难而上的担当精神。
时代楷模精神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立德树人”任务的有效措施。时代楷模精神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能够引领大学生把好“三观”的总开关,自觉抵制各种错误思潮的影响;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使他们心系祖国,自觉肩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培养坚韧的意志,在时代的浪潮中保持定力;以昂扬奋斗的姿态谱写为民族复兴而奋斗的华章。
面对培育大学生时代楷模精神过程中存在的多元价值观冲击、合理育人意识淡薄、资源整合困难的现实困境,通过以下途径优化时代楷模精神培育效果。
一、充分发挥课堂主阵地的作用
(一)充实教学内容,改善教学方法,增强教学实效
要发挥思政课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作用,首在思政课教学的过程中要做到“讲深”、“讲活”。“讲深”是增强大学生认同感的前提和基础,将时代楷模精神融入思政教育,充实教学内容,对时代楷模精神内涵全面、系统、深刻的阐释,达到以理服人的效果。“讲活”是指在教育的过程中不是简单的灌输理论知识,要注重教学方法,使课堂充满活力。在教学过程中,利用视频、图片等生动地方式诠释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更加形象化,提高课程的吸引力和教学效果。通过形象化的教学,不仅可以让大学生明白时代楷模就在我们身边,拉近大学生与时代楷模的距离,还可以激发大学生学习时代楷模精神的动力。
(二)拓展教育空间,提升教学质量
实施线下思政课堂与网络云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方式,网络思政课是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大思政”的关键。网络云课堂与传统的“灌输式”教育不同,具有开放、共享、多样的特点,能提高学生的参与性和互动性。教育者应通过把握两者的特点,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课堂中的签到、讨论、抢答等功能辅助线下教学,提高线下思政课堂的“抬头率”,学生的出勤率和学习效率。同时,可以在网络教学平台发布与教学内容内容相关的视频、资料等,方便学生提前预习、课后巩固、拓展知识等,真正实现教书育人的目标;也可以设置一定的奖励机制,鼓励学生搜集上传相关的资料,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增强学生的主动性和获得感。
二、完善协同育人机制
(一)高校管理层要将规划和制度落到实处
其一,管理层应将时代楷模精神融入校园文化的核心,包括班风、校风、校训和校歌,以此塑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同时要重视校园物质文化的建设,充分利用教学楼、图书馆、体育馆等能够彰显办学理念的公共设施,将时代楷模事迹和精神品质融入校园景观和文化设施之中,丰富师生文化活动的场所。其二,完善教师、学生的考核机制。将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思政素养都纳入考核体系,同时要求老师在对学生考核时,不能只关注学生成绩,也要将学生的思想品德纳入考核体系。防止思政教师只做到教书而未做到育人,将课程思政和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落到实处。
(二)建设高质量教师队伍
其一,思政课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作为思政课的主体思政教师首先要以身作则,发挥示范带头作用。注重思政课的质量,把时代楷模故事讲活,道理讲深,使思政课多一些温度和力度,去除“水课”多一些“金课”。同时,思政课教师要发挥在师资队伍中的引领作用,不仅要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也要强化其他教师的思政意识和能力。其二,辅导员作为与大学生接触时间较长、交流频繁的主体,应该及时关注、察觉学生思想上存在的问题和变化,并及时采取合适的方式进行解决,通过循序渐渐的方式慢慢改变学生的思想状况。
三、整合资源,推进合力育人
(一)开发文化资源,挖掘实践资源
高校思政教育应深入挖掘自然文化资源和人文文化资源,以增强课程的趣味性和感染力。教师需将自然教学资源融入课程,同时鼓励学生通过文艺创作传承时代楷模的高尚品质。学校可通过举办文艺活动,如小品、视频剪辑、漫画等,让学生深刻体验时代楷模精神。实践教学是提高思政课亲和力,打造“思政金课”的必然要求。学校可以开展评选楷模人物的活动,并将他们的事迹和身上所展现的优秀品格在学校的文化墙、校史馆等场域进行展示。同时拓展校外教学资源,根据教学目标,结合不同实践资源的功能,选择相应的教学基地。
(二)利用网络媒介资源
网络媒介具有覆盖面广、传播速度快的特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因此,高校应该充分利用网络媒介资源,在互联网搭建教育平台。当代大学生被称为“网络原住民”,高校在各大媒体平台建立官方账号,坚持在各媒体平台发布权威内容,传播主流价值,让主流意识形态占领网络阵地,形成联动式的宣传教育矩阵,使大学生在网上冲浪时也感受到时代楷模精神的力量。同时,还可以运用VR技术创设沉浸式的虚拟课堂环境,沉浸式的课堂环境可以使学生从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积极探索的学习者。
文章来源: 《河南经济报》 https://www.zzqklm.com/w/qt/34236.html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
- 职称话题| 为什么党校更认可省市级党报?是否有什么说据?还有哪些机构认可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