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社科论文 > 正文

党的艰苦奋斗光荣传统继承研究

作者:刘明慧来源:《河南经济报》日期:2025-01-07人气:148

马克思主义政党以无产阶级的解放和全人类的解放为己任,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标,艰苦奋斗是“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这一入党誓词的实践写照。在艰苦卓绝的革命年代,无数党员于硝烟战火中奋勇拼搏,不惧牺牲;在建设时期,他们于荒芜中开拓,于困境中坚守。未来,也唯有秉持党的艰苦奋斗光荣传统,方能跨越重重险阻,让共产主义的光辉普照大地,使理想蓝图化为美好现实。

一、艰苦奋斗精神的内涵

艰苦奋斗精神作为一种精神现象,是在社会物质生产活动的过程中形成的,又相对地独立于物质生产活动之外。从狭义层面看,艰苦奋斗精神就是指个体为战胜艰难困苦的局面或在实现远大的目标而不畏艰难困苦、顽强不懈地奋斗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意识、思维活动或心理状态。从广义层面上来看,艰苦奋斗精神不仅指个人的行为和所反映出的精神状态,而且上升为社会层面的一种生活方式、一种人生追求、一种精神风范、一种道德品质,即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生活方式,勇攀高峰、不懈奋斗的人生追求,迎难而上、顽强拼搏的精神风范,乐于奉献、为国为民的道德品质。

二、艰苦奋斗精神的当代价值

(一)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需要传承弘扬艰苦奋斗精神

艰苦奋斗是应对新时代挑战的有力武器。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科技竞争激烈,国内改革发展任务艰巨,产业升级、乡村振兴等,都需我们以艰苦奋斗姿态攻克难关,如科研人员日夜钻研突破技术瓶颈。新时代下,各行各业的奋斗者秉持此精神,能激发社会责任感,形成强大合力。从扶贫干部扎根基层,到无数劳动者在平凡岗位默默奉献,都彰显着奋斗的力量。同时,艰苦奋斗是实现民族复兴的根本保障。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它需要一代又一代人前赴后继,在新时代长征路上披荆斩棘,向着目标奋勇前行,创造更辉煌的未来。

全面深化改革需要传承弘扬艰苦奋斗精神

改革之路,困难重重,如逆水行舟。而艰苦奋斗是破局之剑,在复杂局势和艰巨任务面前,只有不怕吃苦、不懈努力,才能啃下硬骨头,如经济结构调整,需要无数改革者深入调研、反复试验,付出大量精力。这一精神是凝聚改革力量的纽带,从政府官员到普通民众,都在改革中面临挑战,艰苦奋斗能让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无论是科技创新领域科研人员夜以继日钻研,还是基层干部为落实新政策奔波操劳,都彰显着这一精神。深化改革的征程漫长,艰苦奋斗能保持改革者的斗志。在面对旧观念的束缚、利益集团的阻碍时,秉持艰苦奋斗精神的改革者不会退缩,他们会在艰难中砥砺前行,为改革成功持续发力,让改革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人民。

(三)全面从严治党需要传承和弘扬艰苦奋斗精神

艰苦奋斗能锤炼党性。党员在为人民服务中,更能体会创业艰辛,坚守初心,不为物质诱惑所动,保持政治上的坚定。在作风建设上,艰苦奋斗是抵制奢靡之风的利器。传承弘扬此精神,党员干部会自觉摒弃铺张浪费、贪图享受的行为,保持廉洁奉公、勤俭节约的作风,维护党在人民心中的良好形象。从严治党还需以艰苦奋斗的精神来面对复杂形势和艰巨任务,进而以艰苦奋斗姿态钻研业务、解决问题,如在脱贫攻坚中深入艰苦地区的干部,通过不懈努力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让党始终保持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三、艰苦奋斗精神的继承与培育实践路径

(一)教育引导:从理论到实践的深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在学校教育中,将艰苦奋斗精神融入课程体系。思政课可系统讲述艰苦奋斗精神在历史进程中的重要作用,从古代的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到近现代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让学生从理论上深刻理解其内涵。同时,开展实践教学,组织学生参与劳动课程,如校园清洁、种植实践等,让他们在亲身参与中体会劳动的艰辛与收获的喜悦,培养吃苦耐劳的品质。在家庭教育中,家长以身作则,展现勤劳节俭的生活作风,引导孩子珍惜劳动成果,不铺张浪费。

(二)文学熏陶:营造崇尚艰苦奋斗的氛围

社会文化要发挥积极作用。主流媒体可以通过报道先进人物事迹来弘扬艰苦奋斗精神。例如,大力宣传在偏远山区默默奉献的乡村教师、坚守科研一线攻克难关的科学家等,让人们在感人故事中受到精神洗礼。同时,文化作品如电影、文学作品等可以创作更多以艰苦奋斗为主题的内容,如《焦裕禄》等优秀影片,生动展现了干部为人民艰苦奋斗的光辉形象。社区和单位亦可开展主题文化活动,如艰苦奋斗精神演讲比赛、征文活动等,在全社会营造浓厚的氛围。

(三)制度保障:激励与约束并重

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在工作和学习环境中,对展现艰苦奋斗精神的个人和集体给予表彰和奖励。在企业中,对勇于创新、不怕吃苦为企业发展做出贡献的员工晋升、加薪。在学校,对勤奋学习、积极参加实践活动的学生给予荣誉和奖励。同时,完善约束机制,反对铺张浪费和享乐主义。在公务活动中严格执行经费使用规定,在学校和单位倡导节约资源,对违反规定的行为进行批评教育,从制度层面保障艰苦奋斗精神的传承和培育。


文章来源:  《河南经济报》   https://www.zzqklm.com/w/qt/34236.html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