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文学论文 > 正文

河南省黄河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研究

作者:王春亮来源:《文化产业》日期:2024-06-06人气:1000

1.河南省黄河文化资源概况

河南省位于我国中东部,黄河流域中下游,黄河干流总计流经三门峡、洛阳、济源、焦作、郑州、开封、新乡、濮阳等8个地市,流经河南河道总长711公里。千百年来,黄河在河南省奔流不息,积累沉淀了丰富的文化资源,具体包括历史文化资源、红色文化资源以及民俗文化资源。

1.1历史文化资源

河南省是我国历史文化悠久的省份之一,拥有十分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郑州、洛阳以及开封均为我国八大古都之一,所以,黄河这一段流域不仅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发展地,还是我国过去主要的政治、经济中心,如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三个朝代,夏、商、周先后于河南洛阳建都。另外,郑州作为中国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境内有黄帝故里、商城遗址等历史遗迹。开封为中国八大古都之一,已有2700余年的发展历史,境内拥有开封府、清明上河园等历史文化遗产。黄河流域流经河南的8个城市,有4个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经千百年发展丰富历史文化资源,为当今时代的河南提供了深刻的历史启迪和可靠的精神支撑,并不断助推着河南社会经济的发展。

1.2红色文化资源

河南省红色底蕴丰厚,中国共产党在开辟中国革命道路上,在中原大地上留下了大量红色遗址遗迹,包括中共豫陕区委机关旧址、八路军驻洛阳办事处旧址、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旧址、郑州烈士陵园、郑州二七纪念堂等等。同时,还塑造了大别山精神、愚公移山精神、焦裕禄精神,涌现了吉鸿昌、杨靖宇、彭雪枫等一批伟大革命先烈,留下了大量独树一帜的红色文化资源。

1.3民俗文化资源

河南省作为中华文明的发源地,拥有十分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豫剧传承发展至今已有500余年历史,早在清朝乾隆年间,便成为了河南颇具影响力的戏曲剧种,并于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另外,还有梁祝传说、盘古神话等民间文学,马街书会、黄帝祭典等传统民俗,以及少林功夫、滑县木版年画等传统体育游艺、民间艺术都独具中原特色,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都具有一定影响力。

2.河南省黄河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必要性

2.1助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

河南境内黄河文化遗产丰富多彩,不仅是中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传承弘扬中华文化精神内涵、文化知识的有力载体。依托推进河南省黄河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可实现对黄河文化的直观生动呈现,构建起黄河文化与公众之间的紧密联系,进而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

2.2助推坚定文化自信,凝聚民族力量

黄河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主根主脉,在坚定文化自信、民族自信等方面占据着重要地位。新时代背景下,黄河文化进一步凝聚了中华民族迈向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的强有力精神力量。依托推进河南省黄河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不仅可增强中华文化认同感,还可为现代化建设、民族复兴提供可靠的精神动力、智慧源泉。

2.3延长产业链,推动产业发展

  河南省黄河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可赋予旅游资源以更丰厚的文化内涵,继而在传统旅游产品基础上,推出红色旅游、康养旅游等一系列新型旅游产品,实现黄河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同时,依托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为黄河旅游资源注入了灵魂,并让游客不再局限于体验传统单一的游览时旅游项目。此外,依托黄河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可打造特色旅游文化品牌,并让丰富多彩的黄河文化变得更为直观、具象,进而加深游客对黄河文化的认识,帮助游客更良好体验体验的同时,提升旅游产品创新性,推动黄河旅游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2.4助推整合发展优势,实现高质量发展

新时代背景下,各地区发展改革任务愈发艰巨,拼经济促发展的竞争态势也变得越来越激烈。河南省是我国的农业大省、人口大省、能源资源大省,但在经济发展方面,相比东部沿海发达省份仍存在不小差距。同时,在一系列内外部因素影响下,近年来河南省经济下行压力巨大。依托推进河南省黄河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可助推河南省整合历史优势、文化优势,进而将其转化成经济优势、产业优势,促进地方经济现高质量发展。

3.河南省黄河文化旅游融合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3.1全局把控不到位

  河南省位于黄河中下游,黄河文化旅游资源遍布流经城市各地,但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受到地理位置一定程度制约。比如,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资源开发较为深入的郑州、洛阳、开封得到了相对更高的关注度,流经的8个地市在黄河文化资源开发等方面尚未构建起科学完备交互格局,由此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河南省黄河文化旅游的融合发展。在新时代背景下,各地市应当立足于实际,充分发挥自身地缘优势,极力寻求如何实现协同发展,共同推进河南省黄河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

3.2沿黄城市发展不均衡

   河南省黄河文化旅游融合发展需要实现沿黄各城市之间的协调联动,共同发展、共同进步。然而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沿黄8市黄河文化融合发展一直处在不均衡的局面。不管是基于文化旅游发展视角,还是基于学者研究视角,有的沿黄城市处在领先地位,有的沿黄城市则处在劣势地位,城市发展不均衡,对河南省黄河文化旅游融合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3.3文旅融合不深入

  近年来,文旅融合得到社会各界越来越广泛的关注。虽然河南省在黄河文旅融合发展上收获了一定成效,让仍存在融合不够深入的问题,可供广大游客选择的旅游模式仍以体闲游、观光游为主,对黄河文化内涵未进行深入挖掘,文旅资源整合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同时,黄河文化旅游融合形式较为单一,缺乏对新媒体技术、数字化技术等先进技术的充分利用,围绕黄河文化开发的文旅产品较为有限,兼具河南特色、黄河特色的文旅产品较为匮乏。

4.河南省黄河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路径

4.1积极落实国家战略,推进地方发展规划的优化升级

首先,积极落实国家战略《黄河保护法》。为推进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我国于20221030日出台了《黄河保护法》。基于此,河南省应积极落实该部分法律,在制度保障下,加强顶层设计,开展全民统筹规划,建立明确的黄河文化旅游带建设标准。同时,做好对各方面因素的综合分析,对沿黄城市旅游资源开展深度调研,为黄河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提供有力依据。除此之外,推进沿黄城市黄河文化旅游资源的全面整合,加强彼此间的交互联的,构建起科学完备交互格局,在推进对黄河文化的传承弘扬的同时,推动不同城市地区间文化旅游、农业等产业的融合发展。

其次,推进地方发展规划的优化升级。河南省旅游资源丰富,在国家旅游产业发展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为助推黄河文化旅游行业发展,近年来我国相继推出了诸多优惠政策,这不失为河南省进一步加大对黄河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力度创造了良好契机。基于此,河南省应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要求,将黄河流域非遗文化保护利用、黄河流域文物保护利用以及黄河流域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等专项规划落到实处。与此同时,建立更为科学适用的旅游资源保护利用体系,对省内沿黄历史名胜古迹进行全面整合,助力黄河文化传承弘扬。此外,致力于打造黄河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新空间,建设黄河文化旅游片区及黄河文化旅游协作区,提升河南省黄河文化旅游整体影响力。

4.2打造优秀示范区协调带动旅游带

黄河流经河南8个地市,不同城市地区发展情况各不相同,在河南省黄河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中,倘若针对各沿黄城市建立相同的发展规划,必然会不利于各城市地区的多元化发展。鉴于此,针对各座沿黄城市,应秉承因地制宜原则,制定采取针对性的发展举措,推动文旅融合发展。在此过程中,尤为重要的是要致力于打造优秀示范区来助推其他旅游带的发展。比如,可优先推进郑州、洛阳、开封3座沿黄城市的黄河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究其原因主要在于这3座城市地处黄河沿岸,同属于我国八大古都之一,且距离相对靠近,还是黄河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区域,可通过将这些城市地区率先打造成黄河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继而助推其他沿黄城市的黄河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进而实现共同发展、共同进步。

4.3加强交流学习,助力黄河文化旅游高质量开发

首先,加强跨界交流学习。近年来,河南卫视凭借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不断火爆出圈,赢得了公众的广泛关注,这为河南省黄河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提供了思路借鉴。在发展实践中,河南卫视在传统文化领域深耕细作,大力弘扬传统文化,切实将传统文化内化成自身特色,推出了一系列观众喜闻乐见的传统文化节目。鉴于此,在河南省黄河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中,针对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第一步应当做好开发构想,有意识推进系列开发,并将开发整合于同一美学理念下,既要扎根于本土,也要不拘泥于本土;同时,在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应当进行密切跟进,确保开发计划严格落实,为常态化开发、可持续高质量输出奠定坚实基础上。另外,在开发后期阶段还可借助大数据技术开展数据分析,为黄河文化旅游资源高质量开发提供先进技术支持。

其次,加强跨省交流学习。鉴于黄河沿线省份地域特征各不相同,黄河文化旅游带建设各有着重点,因此有必要加强不同省份之间的交流学习。在河南省黄河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中,河南应始终秉持开放合作的理念,比如,对于省内沿黄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不利的,可对青海省发展经验进行学习借鉴,致力于打造文化与自然融合、沿线全景贯通的黄河生态廊道;对于省内沿黄城市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趋同化的,可对宁夏发展经验进行学习借鉴,充分开发展现当地特色,打造黄河文化体验区;而对于一些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影响力相对偏弱的城市,则可对陕西大荔发展经验进行学习借鉴,搭乘媒体宣传快车,加强文旅品牌建设,提升影响力

4.4秉持创新发展理念,为文旅融合发展提供新动能

  新时代背景下,面对日益激烈的地域竞争态势,在河南省黄河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中,应秉持创新发展理念,借助创新手段,培育发展新特色、发展新优势,探寻一条兼具河南特色、黄河特色的文化旅游融合发展道路。

首先,发挥先进技术应用优势。地方应秉持创新发展理念,充分把握新时代背景下各类先进技术的应用优势,加大对诸如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先进技术的应用力度,在先进技术支撑下,在新兴业态培育、新型产品开发、新型模式创建等方面深耕细作,实现旅游开发与先进科学技术的融合发展。比如,借助数字3D等先进声光技术对梁祝传说、盘古神话等河南当地家喻户晓的神话传说进行生动呈现,为游客带来独特的旅游体验。

其次,推进产品、模式的创新开发。河南省黄河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中,应切实加大对感官体验、个性定制、角色扮演等特色旅游服务项目的开发力度,进而在满足旅游者所提出多元化需求的同时,实现黄河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推广方式的有效创新,提升河南黄河文化旅游项目吸引力,为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提供新动能,进一步在新理念、新技术的加持下,助推河南黄河文化旅游的模式创新、产品开发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再次,推动旅游产业与其他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基于多元发展理念,在加强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基础上,还应当积极探索文化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的可能性,进而构筑河南省黄河文化旅游消费新场景,培育出互动体验旅游、康养旅游、研学旅游等一系列文化旅游发展新模式。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发展文化旅游,河南省最具影响力、最具吸引力、最具竞争力莫过于黄河文化。伴随黄河文化旅游带建设战略实施的不断推进,为河南省黄河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但与此同时在发展实践中仍面临种种问题。鉴于此,河南应立足于自身实际,切实发挥自身优势,从积极落实国家战略,推进地方发展规划的优化升级;打造优秀示范区协调带动旅游带;秉持创新发展理念,为文旅融合发展提供新动能等不同方面入手,积极推动黄河文化旅游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文章来源:  《文化产业》  https://www.zzqklm.com/w/wy/32640.html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