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整理出版中异体字的编辑处理
古籍作为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底蕴及深厚的文化内涵,在今天仍然表现出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然而,古籍中常常存在着大量的异体字,这些异体字不仅给现代读者阅读和研究古籍带来困扰,也影响了古籍的传承与发展。因此,编辑人员在对古籍进行整理出版时,需要灵活合理地处理异体字,一方面注重保持异体字的原貌和涵义,另一方面又要便于阅读,促进读者准确理解古籍的内容,实现对古籍主题及其内涵的全面把握。
一、关于古籍异体字的概述
(一)古籍
古籍,顾名思义指的是古代的文献或书籍,是反映古代社会、文化、历史等方面内容的重要载体。古籍包括了经部、史部、子部、集部等各种形式的文字记录,涵盖了古代哲学、史学、文学、科技、医学、艺术等诸多领域的知识。古籍承载着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的精髓以及古人卓绝的智慧,是历史的见证者、文化的载体、知识的宝库。每一部古籍,无论是竹简、木刻、线装书还是石刻,都是古人思想的结晶,是现代人理解过去、把握现在、展望未来的重要窗口。
首先,古籍是先贤智慧的载体。从甲骨文到竹简,再到纸质书籍,它们都记录了先贤们的哲学思考、历史事件、科技发明、文学艺术等方方面面的内容。其中,儒家经典如《诗经》《论语》《孟子》,道家著作如《道德经》,法家、兵家、医家等各家思想,都以古籍的形式得以流传下来,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许多古代的诗词歌赋、笔记小说,更是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了中华民族精神生活的重要反映。
其次,古籍是民族精神的象征。古籍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传统价值观、道德观念和社会习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无论是《论语》的儒家思想,还是《史记》的历史叙事,抑或是《红楼梦》的人性剖析,都深深地影响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塑造了独特的民族文化气质。
整体来讲,古籍不仅是学术研究的重要资料,也是现代人了解古代社会风貌、风俗习惯、科技水平和思想观念的重要窗口。加强对古籍的整理与研究,可以更深入、更全面地窥见古人如何思考问题,理解他们的价值观,了解中华民族的根基和渊源,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另外,古籍中蕴含的哲理和智慧也能够对当代人们的生活与研究产生启迪。
(二)异体字
中国文字,源远流长,如同一条连绵不断的文明之河,历经数千年的变迁与发展。早在上古时期,聪明卓绝的先祖就创造出甲骨文和金文,它们承载着先民们的智慧与历史记忆,奠定了汉字的基础。甲骨文刻在龟甲兽骨之上,见证了商朝的繁荣;金文镌刻于青铜器皿之上,映照出周朝的辉煌。它们犹如历史的印记,为汉字的发展铺就了基石。进入春秋晚期,社会变革剧烈,宗法贵族的政治体系逐渐瓦解,士阶层崭露头角,文字的应用范围随之扩大。这一时期,各地文化交融,方言各异,文字形态也随之呈现出显著的地域性差异,并且形成了“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的局面。此处所讲的“文字异形”即为异体字,主要指的是在汉字中存在多个写法,形体不同但发音相同或意思相近的字。
严格来讲,异体字具有宽义和严义之分,其中,严义的异体字,其音义要求高度一致,例如“崖”(正体)与“崕”(异体)。宽义的异体字则显得更为灵活,它们之间的关系并非一对一对应,而是存在一定的互通性和包容性。古籍中的异体字往往源自于历史上不同地区、不同文化圈的书写习惯与时代演变,反映了汉字演变的复杂性与多样性。异体字的存在丰富了汉字的表现形式,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阅读和理解障碍。在实际应用中,有时会因为使用了不常见的异体字而导致误解或无法辨认,因此正确理解和使用异体字对于提高文字表达的准确性和美感至关重要。
二、古籍整理出版中异体字的编辑处理策略
从异体字的特性来看,狭义上的异体字主要是书写符号的简单复制,对于整个汉字系统来说纯粹是冗余的存在,就像身体上的多余器官,毫无实质作用。而广义的异体字则更多地表现为书写符号的多重角色,这种“兼职”现象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汉字体系的混乱。它阻碍了汉字的规范使用,影响了语言的清晰表达。因此,处理古籍中的异体字本质上是对古人书写习惯多样性的规范与优化,剔除那些单纯的重复符号以及调整那些兼有多种含义的符号,确保汉字系统稳定性和语言连续性,让现代人更流畅地阅读古籍。在古籍整理出版中,工作人员可以通过以下策略编辑处理异体字。
(一)尊重原文与标准,合理统一古籍异体字
作为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古籍是研究古代社会、思想、文字演变的重要资料,其文字使用和风格往往受到当时社会、地域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而这也直接导致古籍中的文字由于时代的变迁和地域差异出现异体字现象,给现代读者带来了阅读和理解的挑战。因此,编辑和处理古籍异体字时,编辑人员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与标准,既要尊重原貌,又要兼顾现代读者的阅读需求,在此基础上对异体字进行规范合理地统一。
第一,尊重原文是编辑和处理古籍异体字的基本原则。古籍中的异体字是当时的历史产物,往往反映了当时朝代的文化背景和书写习惯以及语用特点,它们在当时的语境中具有明确的意义,是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编辑人员在编辑和处理古籍时,随意替换或删减异体字,可能会导致原文意义的误解或丢失,从而曲解了古人的原意,此类现象在一对多的异体字上表现比较明显,例如“征伐”的“征”,不能统一为“徵召”的“徵”。因此,在编辑和处理古籍异体字时,编辑人员必须尊重原文,保持其原始形态,让现代读者能够准确理解古人的思想和观点,真正体验到古籍的独特魅力,感受到古人的情感和智慧。
第二,遵循标准是编辑和处理古籍异体字的必要手段。尽管古籍中的异体字多样,但编辑人员可以通过查阅权威的字典或工具书,如《说文解字》《康熙字典》《辞源》《辞海》《汉语大字典》等来确定其正确的读音和意义,以保证文字的准确性,并且消除读者在阅读时因为字形的陌生而产生的困扰。与此同时,编辑人员要参考国家发布的一系列标准或者指导文件对古籍异体字进行规范和统一,比如1955年,我国发布《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收异体字810组,根据从简从俗的原则,从中选出810个作为正体,淘汰了1055个异体字,不仅精简了汉字的字数,使汉字系统向规范化方向大大前进了一步,而且有效地遏制了汉字使用中的字体混乱现象。1986年,国务院批转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关于废止〈第二批汉字简化方案(草案)〉和纠正社会用字混乱现象的请示》,1998年,商务印书馆辞书研究中心编纂并出版《古代汉语词典》,2013年6月公布《通用规范汉字表》等。2021年,国家发布了《古籍印刷通用字规范字表》,此标准虽不尽善尽美,如“音韵”的“韵”字只收异体的“韻”而不收正体的“韵”,但仍可作为最权威的规范字表来参考。
上述文件的发布为编辑处理异体字提供了重要指导。在实践中,编辑人员应当严格遵循文字的规范,使用规范汉字,不能随便使用被简化了的繁体字和被淘汰了的异体字,也不能使用不规范的简化字,以保证古籍编辑的准确性与合理性。此外,编辑人员在编辑和处理古籍异体字时,可以参考古人的训诂作品,如集注、集解等。古代学者在解读古籍时,往往会对其中的字词进行注解和训诂。其中,注解主要指对词语的注释,包括其原意、引申义以及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而训诂则更深入,是对字义、字音、字形的考证和解析,力求揭示出字词的原始意义和演变过程。注解和训诂,是宝贵的学术遗产,为后人理解和研究古籍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和依据。编辑人员在面对异体字时,可以参考这些注解和训诂,通过比较、分析,确定其准确的读音和意义,从而保证古籍内容的准确性,使得古籍能更好地被现代读者所理解和接纳。最后,编辑可以借鉴现代学术研究成果处理古籍中的异体字,同时考虑到现代读者的接受度,对于过于复杂或难以辨识的异体字,可以适当地提供注释或者转换为通行的简化字,但必须在不影响原文整体结构和意义的前提下进行,这样的处理方式既能满足学术研究的需求,也能让更多的读者能够理解和欣赏古籍。
(二)结合古籍上下文,正确辨识古籍异体字
在古籍编辑过程中,正确理解和处理异体字对于保持原文的风貌和传达准确的信息至关重要。而不同的异体字在不同的语境中拥有不同的涵义,所以,工作人员在编辑处理古籍中的异体字时,应结合古籍上下文,合理规范地辨识异体字,保证异体字辨识的精准性。
第一,编辑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历史和语言文字知识,了解异体字产生的背景和演变规律。首先,编辑必须了解异体字产生的背景和演变规律。在古代,由于书写材料(甲骨文、金文、石刻等)的限制,同一个字可能会根据书写材质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形态。与此同时,地区方言的影响也导致了异体字的产生,同一个字在不同的方言中可能会有不同的读音和书写形式,如“于”和“於”,意义上没有任何区分,但不同的先秦著作中的使用偏好不同,极有可能就是方言的影响。编辑只有了解这些差异,才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处理异体字。其次,编辑需要熟悉古籍中的异体字。在古籍中,异体字的使用十分普遍。编辑需要通过学习和研究,掌握这些异体字的含义和使用场合,这样,在编辑过程中,才能准确地判断和处理异体字,确保古籍的准确性和可读性。此外,编辑还需要注重异体字的规范使用。虽然异体字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语言文字的多样性,但在现代汉语中,为了统一和规范语言文字,国家对一些异体字进行了规范和淘汰。编辑在处理古籍时,需要在尊重历史和文化的原则下,根据现代汉语的规范,做出适当地调整与优化。
第二,编辑人员需要结合古籍上下文,准确辨识异体字。古籍中的异体字往往与其所处的时代背景、作者习惯、地域特色等因素密切相关。有些字在某个朝代或地区更常见,而在其他地方则较少出现。所以,编辑在处理古籍异体字时,要认真细致地研读古籍资料,真正理解前后文的涵义,基于此推测出作者可能使用的字形及异体字的涵义。同时,编辑人员注意词组搭配和句子结构,古人写作时遵循的语法规则和现代汉语有所不同,他们的遣词造句方式往往体现了那个时代的语言习惯。因此,编辑人员需要学会根据字义、词义、语法结构等线索来确定异体字的正确形式与字形涵义,以实现对异体字的有效规范和调整。以“明”为例,根据文言版《説文解字》“朙,照也。从月,从囧。凡朙之屬皆从朙。”按照白话版《说文解字》,“朙,月光透过窗户照亮房间”,字形由“月、囧”会义,所有与“朙”有关的字,都采用“朙”作边旁。“朙”即为“明”的异体字,编辑人员在辨识异体字“朙”时,需要联系上下文判断“朙”是指“光明”还是“光亮”等涵义,基于此需对异体字“朙”进行规范和注释。
(三)科技与人工结合,提高异体字编辑质效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工智能在古籍异体字处理方面得到了大力应用并且取得了显著成果。然而,由于古籍的特殊性,单纯依靠人工智能是不可靠的,还需要加强人工审核。所以,在异体字的编辑与处理中,编辑人员应坚持“科技与人工相结合”的理念,构建由信息技术自动识别与人工严谨审核共同构成的异体字编辑和处理体系,促进古籍异体字的编辑效率与质量全面提升。
第一,合理应用前沿技术识别和分析异体字。在数字化时代,编辑人员应打破传统编辑及处理思维,尝试利用先进的技术识别古籍异体字。首先,利用数字扫描、文字识别、图像处理、OCR等技术将古籍文献转化为数字化格式,并构建专门的古籍文献数字库,便于存储、检索和分析。其次,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对古籍文本进行预处理,去除无关信息,提取出异体字并进行分类。然后,通过规则匹配或统计方法自动替换或校对古籍中的异体字,提高文本的准确性和可读性。再者,通过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模型自动识别和替换异体字,即通过大量的标注数据,训练出具有较高准确性的异体字识别模型。与此同时,通过深度学习技术提取古籍中的复杂特征,理解古籍中复杂的语境,提高异体字的正确解析率。最后,引入大数据技术,这是一种利用计算机对大规模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的技术。在古籍异体字处理中,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大量的古籍文献进行统计分析,挖掘异体字的使用规律和特点,为编辑人员理解古代文字演变、文化变迁提供重要依据。与此同时,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构建异体字知识图谱,直观清晰地组织和呈现异体字统计信息,为编辑人员整理古籍提供了便利。
第二,加强人工审核。尽管现代技术手段在异体字处理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但人工审核仍不可替代。因为异体字的识别和处理涉及到语言学、文学、历史等多个领域,现代技术手段可能无法全面准确地判断异体字的适用场景。此外,一些技术手段还存在误判或遗漏的可能性,因此需要人工审核进行核实和纠正。首先,编辑人员需要对机器处理后的文本进行双重检查。OCR等相关技术可能会因字体、清晰度等因素产生误识,例如将“之”误读为“矢”,或者将难以辨认的异体字、繁体字“擅作主张”地转化为简体字。所以,编辑人员需仔细核对,确认每个词句的正确性,必要时还需查阅相关字典或参考古籍原版。其次,加强对语法和语义内容的审校,科技虽能识别文字,但理解文意的能力还需人类。编辑人员需关注句子结构是否通顺,意思是否准确,避免因字形变化导致语义混淆。在审核和修正过程中,编辑人员应注意保持古籍的风貌。古籍中的生僻字、异体字往往承载着时代的特色,刻意去规范化可能会丧失其独特魅力。因此,编辑人员应在尊重历史原貌的前提下,适度进行修正。
三、结语
解读古籍并非单纯的文字翻译,而是需要对历史文化有深入的理解,结合上下文和语言环境,对生僻字、异体字进行精准合理地解读,以真正把握并表达其精髓,促进现代读者更好地阅读和理解古籍的涵义。所以,古籍整理出版不仅是文字的再现,更是文化的传承,编辑在处理古籍异体字时,需在尊重古籍原貌的基础上充分考虑现代读者的阅读习惯,采取合适的方法处理异体字,便于现代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和欣赏中国古籍的魅力以及古人的智慧与才情。
文章来源: 《文化产业》 https://www.zzqklm.com/w/wy/32640.html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
- 职称话题| 为什么党校更认可省市级党报?是否有什么说据?还有哪些机构认可党报?
- 《农业经济》论文投稿解析,难度指数四颗星,附好发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