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习能力发展中的心理优化-教育论文发表
摘要:教师能否利用心理优化教学法对学生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等进行培养的能力,是区别教师是否具有教育专业素养的重要标志,增强心理优化在小学生语文能力培养中的作用。针对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教师对学生如何心理优化中的认知、情感、意志、情感等的疏导呢?
关键词:语文学习;视听结合;情景统一;学思统一;终身发展
一、注意:视听结合
注意作为心理学概念是指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注意具有指向性和集中性的特点。小学生活的学习是在学习生活实践中,以语言为媒介,通过思维活动,掌握社会间接经验、积累个人经验的复杂过程。研究表明:智商是成才的基础,情商才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小学生正处于人生的黄金时期,智力方面差距不大,对学生来说,利用各种感官知觉,对客观事物注意和专注,培养自身听、说能力,是提升自己语文素养的前提。在课堂教学中选择、保持和调节学生注意是很关键的一环,教师应有意识的运用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相互转换的规律,使学生保持对所教内容的注意,排除外界噪音对学习刺激的干扰。
二、观察:情境统一
观察是人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语文阅读与写作都要运用观察法进行思维活动。作为教师要做到:(1)培养学生观察的兴趣与优良的性格品质。兴趣是力求认识、探究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具有内在的趋向性和选择性。如,创设作文情景,开展话题演讲,组织主题辩论赛以激发学生的创作激情。如学校的“学双百人物”征文活动,通过阅读这种特殊的观察形式,结合已积累的历史知识,从生命与价值的角度去思考,从而获得坚韧、无私、奉献精神的情感体验。 (2)明确观察的读写目的与任务。是否具有良好的观察方法直接影响观察的效果,所以教师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要理论联系实际,适时传授观察人与景的方法,做得观察与体验的结合。让学生将平日观察及时应用于写作中。学生既获得了实践经验的同时,加深对人与景的直观理解,促进了观察力的提高。 (3)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制定周密的观察计划,做好日常的观察记录,归纳细腻的观察感悟。教师应做好监督指导工作并随时检查,实行精神奖励机制,及时反馈优秀作品,鼓励学生走上讲台讲述自己的一段时间见闻感受。这样,既激发青少年的求知欲望,又增强自信心。同时又为同学之间积攒了大量的记叙文素材提供机会,在无形中养成了他们观察人与景的良好习惯。
三、记忆:学思同一
记忆是经验的印留、保持和再作用的过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进行有效、合理的复习。(1)及时复习。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咏。”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前学后忘,刚开始教的内容一两天就忘记了,时过境迁就毫无印象了,默写时错别字连天,分析原因主要没有及时复习,没有用心去读、用心去记。(2)尝试回忆。小学生由于语文素养的劣势,在名篇佳作的背诵中,除了多读之外,应深刻领悟名家在遣词造句、状物写景、言志抒情、谋篇布局等方面的妙处。(3)读写结合。多种感官协同活动记忆,使眼、口、脑、手同时处于工作状态,增强记忆效果。
四、习惯:终身发展
习惯是人在一定情境下自动化进行某种动作的需要或特殊倾向。语文学科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所以语文学习质量也应讲究综合效益,同时,语文学习不仅是即时学习,还应该有延时学习的效应。小学生语文学习质量不高,一个重要原因是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培根说过:“习惯真是一种顽强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从心理学角度分析,积极的习惯对人的个性品质、学习、劳动乃至对集体和社会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应以学生全面终身发展为目标,对学习语文学习习惯进行培养,可从下面几点出发考虑:(1)习惯具有多维层次。大的方面如培养听、说、读、写的学习习惯,有助于增强目标意识;小的方面如讨论发言的习惯,有助于实际应用时明确具体;宏观方面跟教育方针、教学目标衔接,这样对学生形成和应用各种语文能力习惯有指向促进作用。(2)语文学习具有工具性、社会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因为要将这三者结合起来,将课堂还给学生,培养学生利用语文工具性的特点,将自己的社会阅历结合,对文本和考点发表自己的看法与思考。(3)良好的习惯也是发展着的概念。现阶段学生语文基础普遍较差、能力素质亟待提高的实际,应提炼出语言学习习惯中的基本要素、关键部分,并注意两者兼顾。如在阅读和写作训练中注意字的准确读法和消灭错别字。(4)不能脱离我国的文化传统背景和物质基础,要有民族性,符合国情。从学生自身实践中体会到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只是学习本身的需要,日后发展的需要,更是终身受用的需要。
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的智力“三维结构模型”指出,智力可分为三个维度:内容、操作、和产品。这其中内容有听觉、视觉等;操作有认知、记忆等;产品有系统、应用等。这个理论相对应语文素养来说,就是要教师关注学生注意、观察、记忆等能力的发展,达到培养语文听、说、读、写能力的目标,从而为学生形成良好的终身学习习惯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叶圣陶论语文教育.河南教育出版社,1986.4
[2]在职攻读教育硕士大纲及指南《心理学》2003.4
[3]范田龙《考试•中考教师版》2009.6
[4]陈旭远.推进新课程.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1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