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油画的写意精神在水墨色彩的继承中的体现
中国绘画中写意精神的传达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于“水墨”效果的使用,因此,当谈到中国当代油画对写意精神的传达时,就不得不提到在色彩上对传统水墨风格的继承与突破。
中国人饱受儒家、道家、佛家思想的熏陶,即便在当代纷繁的现代生活面前,中国油画家们对对墨色的喜爱也与生俱来。当传统“黑白灰”与西方“鲜艳色彩”相遇时,中国油画会有意无意的继承传统的“黑白灰”,透露出水墨色彩的倾向。只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墨色发展到今天,即便画家们在缤纷的当代生活面前依然在心底保持了超然物外的精神气质,单纯的墨色也难以表达当下人们的纷繁复杂物质和文化生活,因此只简单的运用“墨分五色”的色彩观就无法满足当代油画创作的需要,对于“墨色”,既需要继承,又需要突破。
在当代,众多尝试这种突破的艺术家们,在同为继承墨色的基础上,已经创作出了大量风格迥异的作品,他们对于墨色的运用各不相同,将丰富的色彩融进绘画的手法也各有千秋。吴冠中在他大量的绘画创作中,运用中国传统写意画的色彩风格,但在其中都点入了纯度很高的红黄绿色,这点颇有西方冷抽象画派的意味;张晓刚的《全家福》系列运用了大量的灰色,却在人物的面部运用了纯度很高的红色或黄色,使颇具中国画韵味的画面忽然呈现了现代的气息;夏俊娜的作品也在画面上运用了大量的黑白灰,但在表达光的效果时运用了大量高饱和度的红黄绿,使画面同时也具备了西方印象画派的视觉效果;称丛林最近作品《二郎腿》系列中的人物几乎用灰色表达,简约的墨色效果使画面有一种别样的文化韵味,同时他在墨色笔触的边缘搽上了淡淡的黄色,这淡淡的黄色一下子让画面具有了现代的气息;毛焰的人物画从远处看是一片深浅不同的灰色,但走近了看,却能在人物面部看出灰色中包含着淡淡的红黄蓝绿的丰富变化。这些当代油画家们对墨色和彩色的运用各不相同,继承与突破传统概念上”墨色”的效果,是对中国传统绘画中“墨色”的继承与突破。
这种继承与突破,对于中国当代画家们对写意精神的传达无意是意义重大的。一方面,油画对于表达具象物体的优势,使得画家们能深入而细致的描绘当代人的精神状态,这种深入使绘画具有了真实感,拉近了与当代生活的距离,符合当代生活丰富而乏味,热情而颓废的现实特点。另一方面,墨色中透露出的冷静与抽离,又在拉近中使人保持着距离感,这种距离感透露着当代艺术家们对当代现实的飘离,透露着即便自己面对世界有着复杂的情感,艺术家们在心灵深处的超然与纯净,这与八大山人的写意花鸟画的意境何等相似。因此,对墨色的继承与突破是中国油画家们的用写意精神表达着现实的当代生活。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