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动漫之管见与思考
作者:滕秀夫来源:原创日期:2014-02-17人气:786
中国的动漫产业迅猛发展,从这如火如荼的表象中我们却看到情况并非如此乐观。有一组十分惊人的数据:国内700多所学校开设了有关动漫的专业,在校学生累计超过50万,媒体和校方却说“人才缺口至少还有50万”;同时,整个世界范围内,动漫作者不过12万。然而2012年中国制作完成的电视动画片有395部共222938分钟,产量名列世界前列,但产值却低得离谱。
我们下面拿两部有代表性的国产动画和外国动画做分析比较,《喜羊羊与灰太狼》的剧场版虽然是一部被观众认可的国产动画,但是有很多明显的硬伤。人物设定过于泛泛,羊儿们只是贴在平板一样背景上的贴纸,纵然活蹦乱跳,但使人感受不到羊儿们的内心世界,不能做到深入人心。另外,影片的剧情明显是在借鉴《哆啦A梦剧场版》,没有新意。而再来看《哆啦A梦》,主人公大雄是个不爱学习懒惰贪玩的家伙。动画没有刻意将人物变成笼罩光芒的完美典范,而是更贴近我们生活中的普通孩子。他通过哆啦A梦神奇的道具,使每天过得奇幻而有意思。人们在多啦A梦身上得到一种儿时成长的快乐,梦想着自己也能拥有多啦A梦这样的好朋友,这一切都源自人们内心对童年的无比怀念和对幸福生活的憧憬,每个人都是如此,不管你的年龄多大。
同样最初都是低龄向动画,但完全不是在同一个层次上,其主要原因就出在创意上。哆啦A梦能想出神奇道具,那是创新。我们去借鉴,那就自然低了一个层次。目前新出的动画里有很多围绕着四大名著等等经典进行翻新的,加入时代元素,却缺少了自己的风格。而学习借鉴日本热血动画的也有很多,当然大都是粗制滥造且质量低下。这显示出当前中国动漫产业创意匮乏,甚至是东拼西凑而来的粕来品。中国的传统教育注重培养学生写实写真,创意不够,同时通过临摹国外的一些动画,使得自身创作没有中国独特性。在日本,动漫公司在前端创意上的投入很大,创意人员和制作人员的比例通常是8:1;而在中国,创意人员和制作人是1:20的比例,反映其综合造型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的严重缺失。
我国的动画起源很早,早在1926年便已做出《大闹画室》这一作品,而这时迪士尼也才刚刚起步,日本还没有动画。国产动画曾有着光辉的过去,特别是1961——1964年制作的《大闹天宫》曾震惊世界,连日本的动漫画家手冢治虫亦赞叹不已。但自此之后则鲜有佳作,除政治因素外还在于没有树立正确的产业观念,时至今日中国的大多数制造商依然把动画看作是小孩子的玩意儿,而不去开拓新的思路,内容缺乏充实性。其次是拘泥于动画本身,不开发其他周边产品,表现了“中国的动漫从产业到教育都脱节,不仅是与市场脱节,还有与受众心理的脱节。还有也是最关键的一点,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也并未出现像日本(吉卜力)、美国(皮克斯、迪斯尼、梦工厂)一样的具有影响力的动漫公司。
在动漫产业发达的日本,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学习的地方。日本动漫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各个年龄层面都有其相应的作品,大多制作精良,风格多样,能满足不同人群需求。如宫崎骏的吉卜力动画公司,几年才出一部作品。其本着对观众、对自己和对梦想负责的态度,没有一部作品不是倾注了全部心血。宫崎骏动画具有浓厚的异域特色,又融入民族风格。如《悬崖上的金鱼姬》中波妞踩着波浪追逐车子的场景,海水在鱼和浪之间变幻,恢宏气势和梦幻般的变形特效是电脑所无法匹敌的。同时想象与天马行空一体,并坚持手绘,画出堪比电脑动画的画面,甚至有超越电脑动画的表现力,一部好的动画首先吸引人眼球的便是绘画。同时宫崎骏动画也有自己的内涵。宫崎骏动画宣扬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境界,没有华丽美型的人物但是不失其亲和力,没有时髦潮流的特技但不失其表现力,没有做作的教育但仍给我们以感悟。从中,我们看到了返璞归真的美,能够引起我们所有人的共鸣,是来自心底的召唤和灵魂的升华。同时,又兼顾到了商业价值,每次宫崎骏动画的票房都是远超同期其他剧场动画的。只有创作出这样的动画,才能自豪地说,这是我们的动画,这才是凝聚了我们的梦想的作品。
中国动漫产业实际上在技术上是不输于日本和美国的。国内的一些独立动画人和制作团队,制作出的动画短片在技术方面,已经超过了国内的大公司,有的甚至超过了日本东京映画的制作水平。他们是等待被挖掘的金子,是动漫产业的未来。但是刚准备崭露头角时,由于资金不足而被迫转行。当然,近年来,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扶持本土动漫产业,拨出资金给有潜力的动画漫画人,并在各地举办动漫节,推动动漫市场繁荣发展。但是,这些资金支持大多落在了有名的漫画家以及大的制作公司上,这实际上不利于新人发展。仅从产业链顶层扶植,是不可能使中国动漫产业繁荣的。要知道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因此,中国动漫产业需要更大的变革才能带来活力。政府资金投入固然重要,但希望能从更为广泛的层面上,从长远考虑,最好还是面向基层或民间,才会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才会挖掘新人,不拘于旧制。其次,值得探索和昭告的是国内动漫学院还未建立体系化教育方式,多为私营,且门槛较高。因此国家应该着手建立一些公办的动漫学校。再次,动漫的产业链也应该完善,前期资金投入,后期的成本回收,以及周边的各个环节一定要完整。至于动漫作品的内涵和质量问题,希望能建立更高标准的审核制度,让低滥庸俗的动画别再出现在制作浪费的过程或搬上电视的画面而迷谜了观众的眼晴。
振兴中国动漫产业,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动漫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后起之秀,需要国家力量的介入,需要大众的参与,更需要长期的坚持和不懈的努力,这正是笔者乃至那些关注动漫产业发展的人们所期望的。
我们下面拿两部有代表性的国产动画和外国动画做分析比较,《喜羊羊与灰太狼》的剧场版虽然是一部被观众认可的国产动画,但是有很多明显的硬伤。人物设定过于泛泛,羊儿们只是贴在平板一样背景上的贴纸,纵然活蹦乱跳,但使人感受不到羊儿们的内心世界,不能做到深入人心。另外,影片的剧情明显是在借鉴《哆啦A梦剧场版》,没有新意。而再来看《哆啦A梦》,主人公大雄是个不爱学习懒惰贪玩的家伙。动画没有刻意将人物变成笼罩光芒的完美典范,而是更贴近我们生活中的普通孩子。他通过哆啦A梦神奇的道具,使每天过得奇幻而有意思。人们在多啦A梦身上得到一种儿时成长的快乐,梦想着自己也能拥有多啦A梦这样的好朋友,这一切都源自人们内心对童年的无比怀念和对幸福生活的憧憬,每个人都是如此,不管你的年龄多大。
同样最初都是低龄向动画,但完全不是在同一个层次上,其主要原因就出在创意上。哆啦A梦能想出神奇道具,那是创新。我们去借鉴,那就自然低了一个层次。目前新出的动画里有很多围绕着四大名著等等经典进行翻新的,加入时代元素,却缺少了自己的风格。而学习借鉴日本热血动画的也有很多,当然大都是粗制滥造且质量低下。这显示出当前中国动漫产业创意匮乏,甚至是东拼西凑而来的粕来品。中国的传统教育注重培养学生写实写真,创意不够,同时通过临摹国外的一些动画,使得自身创作没有中国独特性。在日本,动漫公司在前端创意上的投入很大,创意人员和制作人员的比例通常是8:1;而在中国,创意人员和制作人是1:20的比例,反映其综合造型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的严重缺失。
我国的动画起源很早,早在1926年便已做出《大闹画室》这一作品,而这时迪士尼也才刚刚起步,日本还没有动画。国产动画曾有着光辉的过去,特别是1961——1964年制作的《大闹天宫》曾震惊世界,连日本的动漫画家手冢治虫亦赞叹不已。但自此之后则鲜有佳作,除政治因素外还在于没有树立正确的产业观念,时至今日中国的大多数制造商依然把动画看作是小孩子的玩意儿,而不去开拓新的思路,内容缺乏充实性。其次是拘泥于动画本身,不开发其他周边产品,表现了“中国的动漫从产业到教育都脱节,不仅是与市场脱节,还有与受众心理的脱节。还有也是最关键的一点,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也并未出现像日本(吉卜力)、美国(皮克斯、迪斯尼、梦工厂)一样的具有影响力的动漫公司。
在动漫产业发达的日本,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学习的地方。日本动漫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各个年龄层面都有其相应的作品,大多制作精良,风格多样,能满足不同人群需求。如宫崎骏的吉卜力动画公司,几年才出一部作品。其本着对观众、对自己和对梦想负责的态度,没有一部作品不是倾注了全部心血。宫崎骏动画具有浓厚的异域特色,又融入民族风格。如《悬崖上的金鱼姬》中波妞踩着波浪追逐车子的场景,海水在鱼和浪之间变幻,恢宏气势和梦幻般的变形特效是电脑所无法匹敌的。同时想象与天马行空一体,并坚持手绘,画出堪比电脑动画的画面,甚至有超越电脑动画的表现力,一部好的动画首先吸引人眼球的便是绘画。同时宫崎骏动画也有自己的内涵。宫崎骏动画宣扬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境界,没有华丽美型的人物但是不失其亲和力,没有时髦潮流的特技但不失其表现力,没有做作的教育但仍给我们以感悟。从中,我们看到了返璞归真的美,能够引起我们所有人的共鸣,是来自心底的召唤和灵魂的升华。同时,又兼顾到了商业价值,每次宫崎骏动画的票房都是远超同期其他剧场动画的。只有创作出这样的动画,才能自豪地说,这是我们的动画,这才是凝聚了我们的梦想的作品。
中国动漫产业实际上在技术上是不输于日本和美国的。国内的一些独立动画人和制作团队,制作出的动画短片在技术方面,已经超过了国内的大公司,有的甚至超过了日本东京映画的制作水平。他们是等待被挖掘的金子,是动漫产业的未来。但是刚准备崭露头角时,由于资金不足而被迫转行。当然,近年来,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扶持本土动漫产业,拨出资金给有潜力的动画漫画人,并在各地举办动漫节,推动动漫市场繁荣发展。但是,这些资金支持大多落在了有名的漫画家以及大的制作公司上,这实际上不利于新人发展。仅从产业链顶层扶植,是不可能使中国动漫产业繁荣的。要知道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因此,中国动漫产业需要更大的变革才能带来活力。政府资金投入固然重要,但希望能从更为广泛的层面上,从长远考虑,最好还是面向基层或民间,才会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才会挖掘新人,不拘于旧制。其次,值得探索和昭告的是国内动漫学院还未建立体系化教育方式,多为私营,且门槛较高。因此国家应该着手建立一些公办的动漫学校。再次,动漫的产业链也应该完善,前期资金投入,后期的成本回收,以及周边的各个环节一定要完整。至于动漫作品的内涵和质量问题,希望能建立更高标准的审核制度,让低滥庸俗的动画别再出现在制作浪费的过程或搬上电视的画面而迷谜了观众的眼晴。
振兴中国动漫产业,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动漫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后起之秀,需要国家力量的介入,需要大众的参与,更需要长期的坚持和不懈的努力,这正是笔者乃至那些关注动漫产业发展的人们所期望的。
热门排行
推荐信息
期刊知识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