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浅析《红楼梦》中贾宝玉矛盾的人生观和婚姻观

作者:王方方来源:原创日期:2014-02-22人气:4924
 贾宝玉作为《红楼梦》小说中作者成功塑造的人物形象之一,他的性格是美恶并存的矛盾结合,这在他的人生观和婚姻观两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处于社会制度变革浪尖上的他,一方面反对、痛恨旧的社会制度及思想给人们带来的毒害,一方面又不知新的社会制度是何物。其思想正处于有思而无为的状态,他批判否定旧的,却又不知新的在哪里。这些就是新旧思想在贾宝玉身上的反映─—清浊相杂。
一、要走自己的路,却又无路可走
贾宝玉是一个有着强烈个体意识的人,他的选择必然以个体的精神和感情为主,而不会主动沿袭主流文化指示的路标,去追逐主流文化所赞赏的功名,也不会成为被社会利用的工具。
1.不愿“读书”,藐视“仕途经济”
贾宝玉作为贾府的命脉,是贾府上上下下的希望所在,本应担负着“光宗耀祖”的重担,走贾府上下几乎所有人都希望他走的“仕途经济”道路。而他却是一个“潦倒不通庶物,愚顽怕读文章”的“孽根祸胎”和“混世魔王”,自幼“顽劣异常,不喜欢读书”。在他的眼中,《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书五经都是杜撰的,都是胡编乱造,孔夫子的话也不一定可信,所以他不喜欢读这样的书。比如在七十三回中,贾宝玉把“八股科举”说成是“后人餌名釣禄之阶”,可见他对“仕途经济”的揭露是何等的露骨和藐视。
贾宝玉不读书就是在对抗统治阶级给他安排的仕途之路。因为,中国的封建贵族们往往要求自己的子孙遵从父母之命,接受最正统的封建教育,努力的加官进爵,光宗耀祖。这也是当时大多数读书人都必须走的唯一出路。而贾宝玉坚决不走这条路而要走自己的路,实际上也就是在宣扬他所追求的自由人生之路和指责封建制度对自然人性的摧残。所以,他一味的痛恨读书,痛恨走“仕途经济”的老路,希望走他理想中要走的人生之路。
2.“清莲”到底无去处
贾宝玉始终坚持着自己的人生信念,既不像其父贾政之辈克俭克勤,遵循那平庸可怜的仕宦传统;也不像其兄贾琏之流沉迷于酒色,混入那荒淫无耻的纨绔之群,一心按照自己的人生信念做事。所以,在现实面前,他只能表现出一种与现实脱节、与环境相抵触的特殊姿态,最终躲进了那个温柔、富贵、清爽、美丽的女人园中,试图使自己从龌龊的男性社会空气中得到超越,心灵得到净化和升华。      
贾宝玉鄙弃把自己的生命联系在功名、财产、家庭上,而希望把一颗不受约束的心与一群美丽单纯的女孩子们扭结在一起,乃至成为大观园这个温柔乡中的一个“无事忙”的“富贵闲人”。
  不过,他所要去的理想境地——“那鸦雀不到的幽僻去处”,又到哪里可以找到呢?这世间又哪有这样一个清净之地呢?由此可见,在这样一个新旧交替的时代,虽然贾宝玉最早感受到了新时代的气息,但在当时的社会中是找不到他要走的理想之路的。这也是造成他最终悲剧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要求恋爱自由、婚姻自主,却暗纳美妾、泛爱无度
贾宝玉对爱情是认真的,是有自己的准则的,是经过深刻全面的考虑与选择的。所以,他尽管相信“木石前盟”,但又漠视一见倾心式的爱情,也不要以“金玉良缘”为代表的世俗化的、门当户对式的爱情,而要去寻找那种情投意合式的爱情。
1.漠视“木石前盟”,不要“金玉良缘”
文中虽然有“木石前盟”之说,笔者认为这并不是真在写这一见倾心式的“木石前盟”。因为,在贾宝玉和林黛玉第一次相见时,并没有由此就彼此产生爱慕之情,而仅仅是写二人之间好感。甚至,在两个人相见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反复的争吵与和好,也并没有产生相互爱慕的情感。期间,来了一个品貌端庄、稳重平和、安分贤惠、人缘极好的薛宝钗,又来了一个爱说爱笑、豪爽大度、自然无饰的史湘云。但贾宝玉在与这些优秀美丽、多才多艺的女子们相处了很长的日子中,作者并没有明确地写出贾宝玉究竟喜欢的是哪一个。由此可见,贾宝玉的恋爱方式不是一见倾心式的,而是一种渐进的、萌发式的。
贾宝玉所持有的婚姻观是一种下意识的个人行为,是凭着自己的好恶来选择的。她不选择宝钗的原因,除了宝钗不符合他的择偶标准外,还因为他痛恨当时盛行的“金玉良缘”的世俗门第之说。因为“‘金玉良缘’只讲门第,它实际上是封建门第之间的结合,决不是爱情的结合。”但如果进一步思考,他的这种做法已带有了爱情自由、婚姻自主和相互理解现代人的思想。所以,贾宝玉关于婚姻自由的思想是一种进步的思想,但这又与当时的封建思想相违背,也就注定了他的人生之路中必然会充满着艰难险阻,并很可能最终会导致其理想的破灭。
2.暗纳美妾,泛爱无度
由于时代的局限,贾宝玉终究逃不出封建思想的束缚。所以尽管他有叛逆的思想,但他也并不否定封建妾姬制的存在,他也有着当时普通男子都有的“娇妻美妾”的思想,并且在某种意义上还以这种姬妾制为其婚姻的理想形式。
贾宝玉不止爱一个女孩儿,而是爱天下所有女孩儿。他一方面既专情于林黛玉,另一方面却又处处留香、泛爱无度。宝玉的这种潜意识中的婚姻理想形式,正是千百年来社会传统的影响在他思想性格深处积淀的结果。由此可见,时代与阶级的烙印是无法磨灭的,在一定程度上使他不自觉的就沿袭了传统的恶习,潜意识中仍存有一种泛爱的思想。
由于时代的局限性,贾宝玉无法超越当时利害繁复的社会,更无法彻底改变那样的社会。他在思想上是一位先觉者,却由于缺少破除旧世界阻挠的勇气,在人生观和婚姻观方面充满了矛盾。而且,这种矛盾使得他的理想最终也无法得以实现。在经历了凡世沉浮,富贵烟云之后,他终于看破红尘,回归那大荒山无稽崖青梗峰,遁入那无情无欲的虚无世界。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