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运而生与积极推动——影视编辑之于影视创作
作者:胡隽一来源:原创日期:2014-03-11人气:1068
影视编辑是件辛苦的差事,但也是一项能够带来欣喜成就感的工作,就像作家经历煎熬终于完成书稿一样,那些精彩的表演、出色的调度、迷人的镜头、动听的声音通过他们的努力神奇地成为牵动人心的完整作品,甚至成为流传久远的艺术佳作。
一、电影剪辑与电视编辑的区别
(一)构思创意有所不同
电影剪辑是创作后期的一个独立环节,在编剧、导演、摄影、灯光、演员等人对作品构思创意的基础上完成自己的创造性活动。电视编辑承担的是融选题策划、指挥拍摄、撰稿剪辑等为一体的电视编导工作,尤其是国庆阅兵这样的现场直播,构思创意显现在播出过程的每一时每一刻,丝毫差错可能就会造成无法挽回的结局,检验着编导的综合业务水准。
(二)艺术手法有异
影视创作离不开艺术构思。电视剧铺排情节,电影情节紧凑;电视繁复家常,电影精致隽永;电视节奏缓长,电影明快洗练。电影必须充分调动各种艺术手段。活色生香的电影天地里积蕴着浓厚的艺术气息,汇集出的是曲折起伏的情怀、深远悠长的意韵,或意识流样的抽象迷离、夸张刺激的惊心动魄和恢弘壮烈的非凡气度。
(三)价值思维有别
电视和电影都直面人生,一个要凸显新闻价值,一个要凸显艺术价值;一个善于发现价值,一个擅长创造价值;一个力求客观公正,一个着重主观表现。
(四)对声画品质要求不同
电影对声画品质的要求非常严格,希望借助它牢牢控制观众的注意力,大量人声、音响效果声、音乐在后期精心录制,混录时必须注意各声道声音与画面吻合同步。为达到清晰、优美、精确、震撼的目标,制作上自然周期长、成本高、难度大。配备精良的电影院也给放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在灯光熄灭后为观众奉献一场视听的盛宴。
(五)剪编时间长短不一
新闻节目的特征之一是时效性,许多新闻为追求首发独家报道而要求即拍即编即播;专题类节目常为跟上播出时间而赶制,忙完一期紧接一期;重大事件、文艺晚会的直播要求更高,编导必须及时选择采用哪架机器的哪个镜头,为做到心中有数,通常他们会多次到排练现场观察,进行充分的讨论、统筹、策划,以便直播时万无一失。
(六)视觉效果有差别
1.镜头各有侧重
电视节目,比如电视新闻每条消息的时间有限,剪编时应多选用固定镜头,如果过多地使用推拉摇移等运动镜头,会令观众目不暇接,不利于交待事实情况,也显得不够严肃。新闻事件的即时发生和不可预知性使电视拍摄没有条件像电影那样依照剧情预先铺设轨道,有时连三脚架也无法支起,手持肩扛摄录会带来晃动感,剪编时应尽量选择有助于主题表达、画面稳定、光线清晰的镜头。
2.电视更注重瞬间抓取
影视作品有许多精彩的瞬间让人久久不能忘怀。电影的瞬间魅力源自编导的构想、演员的表演、剪辑的合理布局等方面,电视可以记录下历史瞬间的真实影像,成就永恒的经典。
二、影视创作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影视编辑艺术是在电影电视的发展过程中应运而生的。电影不是拍摄成的,而是剪辑成的,是由它的素材,即一段一段的胶片剪辑成的。”[ 参见【前苏】普多夫金:《论电影的编剧、导演和演员》,中国电影出版社,1980年版,第10页。]这句话或许有些夸张,却也不无道理,只有经过这一步的加工与创作,影视作品才能以完整的形态与观众见面。
影视艺术显示的是群体的力量,制片、导演、编剧、摄影、美工、录音、剪辑、演员、记者、主持人、化妆师等人必须密切合作,他们是一个环环相扣的有机整体,每一个元素都至关重要。
三、推动影视艺术发展的积极力量
数字化后期制作,如非线性编辑、三维动画、图像生成、数字影像处理、数字影像合成、数字声等技术创造了逼真的虚拟世界,影像作品不再是对“物质现实的复原”[ 参见【德】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电影的本性——物质现实的复原》,中国电影出版社,1982年版,第3页。]。传统的剪编工作在拍摄全部完成后方可进行,数字技术可以让剪辑师在摄录现场即时粗剪,便于导演随时察看效果,如须补拍则可马上开始,避免事后重新安排布置的麻烦。过去剪辑以每一“格”或每一“帧”为单位,现在可以精确到画面上的每一点,数字影像处理技术已经将剪辑延伸到像素这一微观领域。
四、决定影视品质的最终环节
影视编辑是后期制作的核心,剪辑师门掌握着节奏,把握着最终的选择权。剪辑可以“救活”整部作品,让普通的情节焕发光彩;也可能“毁掉”出色的场景,减损影视作品的艺术表现和价值。
影视剪辑的作用相当于建筑工人和设计师参照标准和要求组织设计并施工,将那些各自成形却不完整的零乱素材打造成一幢别具意匠的精美房屋。美国导演库布里布认为:“一部影片的成功与否,往往由剪辑来决定。剪辑工作做得不好,一切拍摄过程所得再怎么好,也只能付诸东流。”前期拍摄如果出现纰漏,还有机会弥补,后期也能借助剪编纠正问题,或建议导演调整结构,增删补充镜头,一旦通过剪编的最后关口与受众见面,存在的失误就难以挽回。影视编辑的工作水准将直接决定影视作品的质量,决定收视率或票房表现,在这个关键的环节上,影视编辑当竭尽所能,以期得到同组成员、观众和同行的认可与肯定。
一、电影剪辑与电视编辑的区别
(一)构思创意有所不同
电影剪辑是创作后期的一个独立环节,在编剧、导演、摄影、灯光、演员等人对作品构思创意的基础上完成自己的创造性活动。电视编辑承担的是融选题策划、指挥拍摄、撰稿剪辑等为一体的电视编导工作,尤其是国庆阅兵这样的现场直播,构思创意显现在播出过程的每一时每一刻,丝毫差错可能就会造成无法挽回的结局,检验着编导的综合业务水准。
(二)艺术手法有异
影视创作离不开艺术构思。电视剧铺排情节,电影情节紧凑;电视繁复家常,电影精致隽永;电视节奏缓长,电影明快洗练。电影必须充分调动各种艺术手段。活色生香的电影天地里积蕴着浓厚的艺术气息,汇集出的是曲折起伏的情怀、深远悠长的意韵,或意识流样的抽象迷离、夸张刺激的惊心动魄和恢弘壮烈的非凡气度。
(三)价值思维有别
电视和电影都直面人生,一个要凸显新闻价值,一个要凸显艺术价值;一个善于发现价值,一个擅长创造价值;一个力求客观公正,一个着重主观表现。
(四)对声画品质要求不同
电影对声画品质的要求非常严格,希望借助它牢牢控制观众的注意力,大量人声、音响效果声、音乐在后期精心录制,混录时必须注意各声道声音与画面吻合同步。为达到清晰、优美、精确、震撼的目标,制作上自然周期长、成本高、难度大。配备精良的电影院也给放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在灯光熄灭后为观众奉献一场视听的盛宴。
(五)剪编时间长短不一
新闻节目的特征之一是时效性,许多新闻为追求首发独家报道而要求即拍即编即播;专题类节目常为跟上播出时间而赶制,忙完一期紧接一期;重大事件、文艺晚会的直播要求更高,编导必须及时选择采用哪架机器的哪个镜头,为做到心中有数,通常他们会多次到排练现场观察,进行充分的讨论、统筹、策划,以便直播时万无一失。
(六)视觉效果有差别
1.镜头各有侧重
电视节目,比如电视新闻每条消息的时间有限,剪编时应多选用固定镜头,如果过多地使用推拉摇移等运动镜头,会令观众目不暇接,不利于交待事实情况,也显得不够严肃。新闻事件的即时发生和不可预知性使电视拍摄没有条件像电影那样依照剧情预先铺设轨道,有时连三脚架也无法支起,手持肩扛摄录会带来晃动感,剪编时应尽量选择有助于主题表达、画面稳定、光线清晰的镜头。
2.电视更注重瞬间抓取
影视作品有许多精彩的瞬间让人久久不能忘怀。电影的瞬间魅力源自编导的构想、演员的表演、剪辑的合理布局等方面,电视可以记录下历史瞬间的真实影像,成就永恒的经典。
二、影视创作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影视编辑艺术是在电影电视的发展过程中应运而生的。电影不是拍摄成的,而是剪辑成的,是由它的素材,即一段一段的胶片剪辑成的。”[ 参见【前苏】普多夫金:《论电影的编剧、导演和演员》,中国电影出版社,1980年版,第10页。]这句话或许有些夸张,却也不无道理,只有经过这一步的加工与创作,影视作品才能以完整的形态与观众见面。
影视艺术显示的是群体的力量,制片、导演、编剧、摄影、美工、录音、剪辑、演员、记者、主持人、化妆师等人必须密切合作,他们是一个环环相扣的有机整体,每一个元素都至关重要。
三、推动影视艺术发展的积极力量
数字化后期制作,如非线性编辑、三维动画、图像生成、数字影像处理、数字影像合成、数字声等技术创造了逼真的虚拟世界,影像作品不再是对“物质现实的复原”[ 参见【德】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电影的本性——物质现实的复原》,中国电影出版社,1982年版,第3页。]。传统的剪编工作在拍摄全部完成后方可进行,数字技术可以让剪辑师在摄录现场即时粗剪,便于导演随时察看效果,如须补拍则可马上开始,避免事后重新安排布置的麻烦。过去剪辑以每一“格”或每一“帧”为单位,现在可以精确到画面上的每一点,数字影像处理技术已经将剪辑延伸到像素这一微观领域。
四、决定影视品质的最终环节
影视编辑是后期制作的核心,剪辑师门掌握着节奏,把握着最终的选择权。剪辑可以“救活”整部作品,让普通的情节焕发光彩;也可能“毁掉”出色的场景,减损影视作品的艺术表现和价值。
影视剪辑的作用相当于建筑工人和设计师参照标准和要求组织设计并施工,将那些各自成形却不完整的零乱素材打造成一幢别具意匠的精美房屋。美国导演库布里布认为:“一部影片的成功与否,往往由剪辑来决定。剪辑工作做得不好,一切拍摄过程所得再怎么好,也只能付诸东流。”前期拍摄如果出现纰漏,还有机会弥补,后期也能借助剪编纠正问题,或建议导演调整结构,增删补充镜头,一旦通过剪编的最后关口与受众见面,存在的失误就难以挽回。影视编辑的工作水准将直接决定影视作品的质量,决定收视率或票房表现,在这个关键的环节上,影视编辑当竭尽所能,以期得到同组成员、观众和同行的认可与肯定。
热门排行
推荐信息
期刊知识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