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现代平面设计中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

作者:张华玮来源:原创日期:2014-03-11人气:1090
 随着中国经济和科技水平的快速提升,我国平面设计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兴起至今,在短暂的时间内取得了进步。但是,我们的平面设计无论从视觉传达设计形式以及意境表现内涵上,均或多或少去追逐西方或日韩等设计领先国家的风格。这种状况致使我们的平面设计始终不能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当今,现代艺术设计发展向传统文化和传统艺术回归,已然成为一种新的思潮。而我们更要思索如何避免仅停留于表面的融合,更从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元素中吸取内涵进行再创造。
一、关于中国的传统文化
“传统”在某种意义上是过去的东西在现在的遗留。但我们不能一言及传统文化,就联想到落后与陈旧。渊源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其中内含着如此丰富多彩的艺术源泉。
(一)传统图案之意
中国传统图案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魅力,是中国传统文化之中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几千年的发展演变中, 中国传统图案以特有的艺术风格和民族言语,体现了民众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之情。从新石器时期出现的几何纹、鱼纹,到商周时期的饕餮纹、龙纹、凤鸟纹,再到汉代的瓦当纹、唐代的卷草纹……传统图案在经过漫长的历史凝练后,逐步形成各种具有典型的文化内涵的图形和纹饰。不同的图案也都具有各自不同的意境和含义,体现了广大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审美情趣,凝聚了鲜明的民族特征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并且凭借其独特的艺术装饰效果为世人所喜爱。中国传统图案还具有着较强的抽象化特征。丰富多彩的传统图案一方面可以为现代平面设计者提供大量的素材,同时在素材的构建过程之中,直接影响到我们的意识形态,激发平面设计工作者的设计灵感。结合现代社会发展的新需要,则可以创造出具有着深厚中国特色、民族特色的优秀作品。
(二)水墨丹青之韵
探寻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精髓,必不可少的要涉及到我国传统绘画。水墨画被视为中国传统绘画,是描绘在宣纸上的一种绘画形式。中国画中以墨色为主,以丹青色彩为辅,这样的中国画也称为“水墨丹青画”。 不但是东方文化的代表,而且具有独特的意象和意境的绘画形式。关于中国画美学的魅力,我们可以举出意境、气象、气韵、气息、品格、笔墨、形象、色彩、色韵等等很多个角度来阐述。中国画强调“意”,中国文化本质就是写意。东方的文化特别是中国的文化都是向内耳含蓄的。
(三)汉字书法之美
 中国的文字与书法无论是在中国大地,抑或在世界舞台上均占有着重要地位。台湾美学大师蒋勋说,汉字是中华民族文化与艺术的灵魂,其于形态、神韵、意境中所体现出来的特点,东方亚洲文化的核心价值,其实一直在汉字的书写中。作为一种独特的视觉艺术形式,现代设计不断从汉字的形体构成中汲取灵感,应用到各种艺术形式中。给世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2008北京奥运会的会徽“舞动的北京”,其设计思路直接来源于传统文化元素——书法篆刻。它不但借中国书法之灵感,将北京的“京”字演化为具有中国太极意蕴的人形,巧妙地体现了汉字的魅力与韵味,一经问世就受到一致好评。另外北京奥运会运动项目图标--“篆书之美”也是书法形象元素之一。以篆书笔画结构为基本形式,结合现代强烈的黑白对比效果,既融合了中国古代甲骨文等文字的象形意趣和现代图形的简化特征,又符合体育图标易识别、易记忆、易使用的要求,使北京奥运会体育图标显示出了鲜明的运动特征、优雅的运动美感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达到了“形”与“意”的和谐与统一。
 北京奥运的设计思路,一方面展现了平面设计与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融合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同时,也充分的体现了传统文化元素在生产力快速发展的现代,仍然具有着较强的生命力。因此,在运用中国书法进行平面设计时,要注重其外型构造与演化历史,进而不断进行创新,使传统汉字不仅仅作为装饰性美术字而存在于这个世界上,更要作为平面设计的依托,彰显出深厚的文化底蕴,从而增强平面设计的艺术感染力。
二、结束语----传统也是现代的创新
 悠久的传统文化是我们引以为豪的历史,如何真正实现传承,如何处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成为设计师们重新思考的问题,我们不仅要承继传统更要创造新的传统。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意识到要挖掘传统文化中的内在品质和精神能量。因为,无论社会如何发展,对文化的重视只会不断加强,设计中带有的本土文化的烙印是人们求得归属感的基础。在当今充满浮躁与喧嚣的社会,我们惟有潜心研究、挖掘、融合传统文化的内涵,才能使现代设计富有生命力。但成功的设计师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者,不是呆板的固守过去的观念与形式,还要牢牢把握时代的特征与追求 ,创造中国现代的东西,使传统有更深刻的意义,也使现代设计艺术的发展永远富有生命力。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