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湾区位发展战略
㈠加快建设厦门湾南岸对台产业集中区
加快建设漳州开发区。与厦门海沧隔海相望的招银港区拥有“三张名片”:一是1996年8月被交通部列为首批对台直航口岸;二是2001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为对金门、马祖、澎湖货运直航;作为国家一类开放口岸;三是从2002年1月1日起对外国船舶开放。目前“3+1”产业集群已形成,即重点培育金属制品加工业、交通机械制造业、粮油食品加工业和高科技产业。
高起点规划南太武滨海新区。漳州市南太武滨海新城已列入《福建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纲要(修编)》和漳州市《实施方案》重点开发的新区之一。根据海西建设发展的新形势和滨海新城的规划定位以及我市工业产业的发展布局,2011年9月25日,漳州市设立南太武高新技术产业区管理工作委员会和南太武发展有限公司,着手开发滨海新城区域规划的8平方公里工业集中区,致力引进光电电子、生物医药、橡胶工业等高新技术产业,力争打造成为承接台湾产业转移的一个新载体,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重点建设古雷石化产业园区。古雷港经济开发区被省委省政府列入全省十大新增长区域之一、漳州四大新增长区域之一。古雷港经济开发区是与湄洲湾石化基地并列的福建省两大海西石化基地之一,设立于2003年7月,规划总面积278平方公里,其中陆域面积153.8平方公里,规划有石化工业区、装备制造业区、港口物流区和生态控制区等四大功能区块。古雷港规划区具有深水岸线资源和特色自然资源优势,具有独特区位、天然深水避风良港、附近丰富的可利用淡水资源、较大的环境容量等优势,拥有良好的供电条件和工业用地条件,适合布局大型石化、钢铁等重大产业项目,是福建省南部发展临港重化工业的理想区域。
㈡设立东山对台综合实验区
东山是全国最早设立台轮停靠点、台胞接待站的县。是福建省最重要的对台小额贸易港口。东山与台湾民间经济往来频繁。东山岛是全国第六、福建第二大岛,在东山也设立“对台综合实验区”,形成“北有平潭,南有东山”的对台工作格局,将能迅速推动“海峡西岸经济区”对台工作先行先试的新局面,促进为两岸的和平统一大业。
建设第二个平潭综合实验区。通过平潭综合实验区的高水平开放开发,形成以平潭为核心的增长极,这是福建省的“十二五”发展乃至未来统筹全省发展的重大战略布局。同是祖国大陆对台合作前沿,东山是继平潭之后最有条件设立综合实验区。平潭综合实验区作为国家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主抓手,作为探索两岸合作新机制新模式、共同建设两岸同胞的幸福家园的实验田,代表了当前两岸合作的新追求、新方向,其成功经验可以为东山岛所用。要把吸引台湾中下层人士特别是台湾南部居民到东山居住创业作为重要战略考虑。要牢固树立起两岸合作“五个共同”的开放开发理念。即“共同规划、共同投资、共同建设、共同管理、共同受益”。两岸合作关键是要从两岸共同意愿出发,共同去做,实现合作共赢。要学习平潭在高标准规划、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政策创新方面的经验,平潭提出打造低碳、智慧、幸福岛的理念;实践“扁平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打造“自由港、自由贸易区”的设想,这些都值得东山去思考、去追求。
㈢争取设立厦门湾经济特区
2011年,厦门经济特区扩大了范围。其战略意义在于释放特区的城市辐射能力,反哺特区周边的欠发达地区,实现城市群落的形成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漳州应抓住这一发展机遇,争取将厦门经济特区扩展至漳州市特别是厦门湾南岸。1980年,厦门经济特区“因台而设”,并因为税收优惠和各项改革上的“先行先试”而释放出经济社会生活中的新气象。在随后的30年里厦门特区共经历了三次“扩区”,第一次是1984年从湖里加工区扩大到全岛,面积从2.5平方公里扩大为131平方公里。第二次“扩区”是1989到1992年,国务院批准厦门在岛外成立海沧、杏林、集美3个台商投资区,享受特区的经济政策,面积从131平方公里扩张到550平方公里。第三次是2010年国务院批复厦门经济特区范围扩大到厦门全市,将岛外的集美、海沧、同安、翔安4区纳入特区范围,特区面积陡增到1573平方公里。作为“海峡西岸经济区”龙头的厦门,宣布将建立“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
厦门湾南岸的漳州开发区已与厦门形成一体化格局,一个新兴的现代化港区正在厦门湾南岸崛起,应抓住厦漳泉同城化这一发展机遇,争取成为厦门经济特区的一部分。
三、几点政策建议
㈠成立厦门湾发展区建设领导小组
在省级政府层面上推动成立厦漳一体化建设领导小组,由副省长以上领导担组长,厦漳由常务副市长以上的领导担任副组长,加强两地政府的协调与合作,将合作协调机制从政府领导的意愿提升到制度与法规的层面,使其长期化、制度化和法治化。并建立两地协调常设机构,负责专项协调事务,研究制定厦漳一体化方案。共同编制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签订同城化建设城市规划合作协议,制定统一协调的经济政策和法律法规,加强市场监管,打破地方保护和行政壁垒。
㈡制定厦门湾发展区对台合作规划
争取中央政府有关部门指导制定厦门湾对台产业合作规划和支持政策,打造两岸产业对接示范基地,实现闽台产业互补、互动发展,并批准“海峡西岸台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和相关优惠与扶持政策;在重大项目布局及项目审批、核准、备案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支持。赋予更灵活的金融试验政策,率先推进金融市场改革,推出金融新产品的政策。拓展海沧保税港区功能,延伸至厦门湾南岸,赋予厦门港“境内关外”自由贸易港区政策。赋予更开放的文化交流政策,放宽两岸教育合作办学限制,授权审批两岸文化、教育合作与交流活动。
㈢成立厦门湾发展区管理委员会
打破行政区划,由省里实行统一领导,完善规划,并严格按照规划确定的功能定位、空间布局和发展重点,选择和安排建设项目。建议省人大对厦门湾对台合作分阶段进行立法。通过法定的程序促进和监督不同阶段对台合作新区的建设工作和进程。
㈣建立合理的利益协调机制
全面梳理制约区域经济合作的障碍,真正打破区域封锁和分割。比如在产业分工上,厦门要有宽阔的胸怀,在吸引漳州高端服务产业集聚同时,勇于将第二产业转移出来,向厦门湾南岸疏散,使利益分配公平。要改变对GDP考核做法,通过转移支付,让各地收入与其应承担的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责任相称。要建立区域公共财政合作机制,合理配置财政资源,优化投入结构。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