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一年级教学解决问题的现状和解决策略
解决问题在小学阶段一直以来是一个重点的知识,但因低年级孩子年幼的特点,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判断能力发展还不够完善,导致对题目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做题方法掌握的还不够熟练。学生在解决“比多比少”、“求总数”、”求部分数”的问题时,经常有的没的数字拿来乱加减。那么如何发现问题并解决一直以来是我们思考的问题。根据我对低年级的教学经验,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以下归因。
1.未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
数学很看重“思考”二字,没有思考就不存在学习。有的学生在做作业时只是为了快点完成、填满,求速度而弃质量,做作业很随便,缺乏认真的学习态度。因此,看到数字还没经过大脑审阅就拿来用,不管对或不对,做完了也没有检查的良好的习惯。
2.识字量有限,阅读面窄,理解题意有局限性
在练习中,有些问题以图画的形式呈现,有的一半以文字形式提供,另一半是图画的形式提供。学生必须先看图,搜集、整理图中的信息。有的学生不会搜集有用信息,有的学生知道是怎么回事却表达不出来,有的学生根本连字都看不懂,根本不知道要干什么,因此学习难度更大。
3.学生的思维具有局限性
正因为学生的思维也具有年龄特点,因此,他们分析问题的能力还很低,无法按正确解题思路分析已知条件和未知问题之间的关系。有的题目是逆向思维,而一年级学生的思维大部分是单向思维,大多数孩子还达不到逆向思考问题的能力。
针对以上原因,我在教学中总结出了以下几点解决策略:
1.激发一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爱因斯坦曾把兴趣比喻成最好的老师,兴趣也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内驱力”。因此,我们如果注意强化练习的趣味性,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进入最佳学习状态,那么他们的思维会更加活跃,学习更加有效。
2.培养学生认真独立思考问题的好习惯
很多孩子习惯了在学校老师读题,分析题意,在家家长承担了这些“任务”,自己独立解决问题时不知如何下手。解决问题,首先要从纷乱的题目中获取有用的数学信息,抽象成数学问题。首先要从纷乱的题目中获取有用的数学信息,抽象成数学问题,然后分析问题与已知条件之间的关系,再列式解答。因此,在教学解决问题时,可以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培养将思考转换成语言的习惯,将看到的信息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来,组织语言的过程也是思考的过程。而后引导学生寻找已知和未知,如:题目说的是什么事情?告诉我们什么?还告诉我们什么?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使学生逐步感悟到一个完整的问题至少有两个条件和一个问题,从问题出发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条件。
3.充分运用直观性教学原则
在一年级教学每一种运算的初步认识时,可以通过具体实物或学具操作,使学生了解运算的意义。教师还可以游意识地把直观动作和语言联系起来,让学生跟着做,初步知道数量之间互相关系的有关情况。如:把两个数合并起来用加法计算;从一个数里去掉一部分求另一部分可以用减法来计算。
4.关注数学知识的本质
在探究数学知识时,要关注知识的本质,关注学生知识的形成过程,不断追问,让学生在回放思考过程中真正理解知识的本质特点,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年级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并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需要我们老师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将教学智慧渗透到平时教学的点滴之中。需要我们领会新的教育思想理念,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把握要求、明确目标,贴近学生,在扎扎实实的教学中逐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