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从《浣溪沙》看晏殊令词的感伤情绪——文学论文

作者:徐猛来源:《名作欣赏》日期:2014-09-20人气:1989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午径独徘徊。 

        把酒持杯,庭园听曲,花落燕来,香径徘徊。抒伤感惆怅之情,显宇宙自然之理,不是先有情而后生理,也不是先因理而后生情,更不是因自身感念而刻意赋予外物主观情绪,却是词人心态、思维的理性触点与当时、当地、当事所处之实境产生的某种共感与共鸣,而这种理念感受在此情境中自然而然发生,连作者本人也无法说得清楚讲得明白。新词与旧台,去年与今昔,西下与东升,花落与花开,燕来与燕往,此消彼长,生生相息;闲适与感伤,无奈与惋惜,困惑与彷徨,亲疏冷暖,苦乐自知。这自然之理、人生之理融为一体,明了也好,疑惑也罢,都变成了词人心头无法抹去的些许惆怅,这种自觉地理念感受使其心态平和、从容地徘徊于小园香径。这是宋词当中脍炙人口的一首小令词,以其浅白圆转的语言、意蕴深广的虚涵,不仅展现了人生哲理的启迪,也体示出宋代文人随着辉煌灿烂的大唐文明的消逝,在继承与反思中开启了宋代文化的崭新天地。这其中,晏殊无愧典型之杰出领袖。这首《浣溪沙》也是代表之一。

一、由来——情志生平

        纵观晏殊一生,自幼孤苦力学,聪慧过人,七岁能文,以神童著称乡里。十四岁时,张知白安抚江南闻其事,“以神童荐之。帝召殊与进士千余人并试廷中,殊神气不慑,援笔立成。帝嘉赏,赐同进士出身”[1]。从此荣登仕途,至真宗天禧四年,三十岁便已官拜翰林学士,深得皇帝宠信。仁宗朝又当过兵部侍郎,资政殿学士,翰林侍读学士,知礼部贡举,参知政事,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兼枢密使等职务,位及人臣。

        晏殊一生久居要职,却没有足以彪炳史册的突出建树,未能像寇准、范仲淹等人那样有着显赫的政绩,但他热心于教育事业,而且能够知人善任、扶掖后进,在为国蓄才方面有其突出的贡献。晏殊在天圣五年罢枢密副使,以刑部侍郎知宋州时,把原由私人出资兴办的应天府书院改为府学,并聘范仲淹掌教,晏殊的这一举动,为从地方到中央的大兴官学导夫先路,欧阳修称:“自五代以来,天下学废,兴自公始。”《宋史》本传说他“善知人”,在位期间,提拔和培养了一批在政坛,特别是文坛皆有建树的人才,薛砺若赞曰:“在政治上建树,虽无显著功绩,而能汲引贤俊,以成为北宋昇平之治,其功亦甚伟。”例如比他小十六岁的欧阳修,就是他任翰林侍读学士知贡举时在礼部试中以第一名录取的,此后在仕途上,晏殊对欧阳修一直提携有加。此外,范仲淹、韩琦、富弼、杨察等人也出自他门下,王安石、宋祁、张先等也受过他的提拔。

        这样的生平与磨砺,却不尚奢华,有着持身节俭的品格。据南宋叶梦得《避暑录话》记载:“晏元献公虽早富贵,而奉养极约。惟喜宾客,未尝一日不燕饮,而盘馔皆不预办,客至旋营之。顷见苏丞相子容(颂)尝在公幕府,见每有佳客必留,但人设一空案一杯。既命酒,果实蔬茹渐至,亦必以歌乐相佐,谈笑杂出。数行之后,案上已粲然矣。稍阑即罢,遣歌乐曰:‘汝曹呈艺已遍,吾当呈艺。’乃具笔札,相与赋诗,率以为常。前辈风流,未之有比也。”虽然过着富贵闲雅的生活,但也是一位敏感多情之人,对生命、对世事有着自己的思考与感悟,彰显出雍容儒雅的个性风采。对待人生,他不求“奢华”、重在体味,在圆满与不如意中思索着人生的价值和对生命的感悟,而且不拘泥于思索感悟过后所留下的那些苦恼与惆怅,常常是以圆融通达的态度将之化解,这样的个性与意趣,特别是作为位高权贵的一朝宰相,是少有所见的,更应为之欣喜与赞叹,而这种“犹有所思”的诗人气质更鲜明的体现在其创作意旨和具体作品当中。

        宋人曾季狸称:“晏元献小词为本朝之冠,然小诗亦有工者。如‘春寒欲尽复未尽,二十四番花信风’,‘遥想江南此时节,小梅黄熟子规啼’等类,亦有思致,不减唐人。”文章流传至今的有五十三篇,欧阳修称其:“以文章为天下所宗。” 著有诗文集《临川集》和《紫薇集》(今已散佚)。而他的文学成就主要表现在歌词创作上,有《珠玉词》存世,晏殊词是五代词向宋词过渡的重要一环,王灼《碧鸡漫志》谓晏殊词:“风流蕴藉,一时莫及,而温润秀杰,亦无其比。”欧阳修认为“晏公小词最佳,诗次之,文又次于诗”,可见大晏在文学,特别是小令创作方面的卓著成绩。

二、表现——令词创作

        无论喜悦忧伤,晏殊总是能够将内心最深触的感悟尽情地流露,细读《珠玉词》扑面而来的便是那一缕缕或强或弱、或多或少、或浓或淡的忧虑与感伤。伤春悲秋、离别相思、感时伤逝无不摄入其的创作领域,而且能够充分表现感伤情绪的“愁”“恨”二字更是反复出现在词作中。在晏殊的140首词中有16首出现了“愁”字,“怨”“恨”“悲”也出现多次。其中,《浣溪沙》含“愁”字4处:

闲愁的表述:“乍雨乍晴花自落,闲愁闲闷日偏长。为谁消瘦减容光。”(《浣溪沙》)

述愁的程度: “一霎好风生翠幕,几回疏雨滴圆荷。酒醒人散得愁多”(《浣溪沙》)、

描愁的状态:“月好谩成孤枕梦,酒阑空得两眉愁。此时情绪悔风流”(《浣溪沙》)、“渔父酒醒重拨棹,鸳鸯飞去却回头。一杯销尽两眉愁”。(《浣溪沙》)

此外,其他的令词中有12处:

说愁的表现:“独凭朱栏、愁望晴天际。空目断、遥山翠”(《凤衔杯》)、“谢娘愁卧,潘令闲眠,心事无穷”(《诉衷情》)、“飒飒风声来一饷。愁四望。残红片片随波浪”(《渔家傲》)、“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踏莎行》)

别愁的叙说:“春花秋草。只是催人老。总把千山眉黛扫。未抵别愁多少。”(《清平乐》)

春愁的伤述:“无端一夜狂风雨,暗落繁枝。蝶怨莺悲。满眼春愁说向谁。”(《采桑子》)

述愁的程度:“一点凄凉愁绝意,谩道秦筝有剩弦。何曾为细传”(《破阵子》)、“断肠中、赢得愁多。”(《相思儿令》)

描愁的状态:“窗间斜月两眉愁,帘外落花双泪堕”(《木兰花》)、“玉酒频倾,宿眉愁聚。空肠断、宝筝弦柱。”(《殢人娇》)

外物的沾染:“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鹊踏枝》)、“细草愁烟,幽花怯露。凭栏总是销魂处。”(《踏莎行》)

        可见,同叔对“愁”、“恨”的抒写虽然没有完全越过逃离唐五代词的苑囿,但却将其抒发得更加淋漓尽致,将在富足生活中的闲愁闲闷,进行最真实的心灵再现,是对生活感受最真实的表述,其实质更是源于当生命个体面对生老病死、此消彼长等自然规律时本能的不安与躁动和自身欲望的不能满足,他不仅是生活在这样一个世俗社会中,而且更是感情丰富、思想细腻的抒情能手,所以在词作中“愁”与“恨”的频繁出现便不足为奇。

三、原因——双重性质

        究其感伤形成的根源。首先是身份地位,少年得志、终身显达,作为一朝宰相,名誉地位、奢华享乐已不再是他所追求的目标,然而他并非一名普通人,恩宠荣禄反而成为了他身上的一个枷锁,使他失去了作为一名普通人所应拥有的人生乐趣与精神享受,所以在词中他常常把人们所能够普遍体验到的离别相思、悲感哀怜、时光易逝、人生短暂等主观感受赋诸笔端,来“追求”体验一下平日在官场仕途中不曾感受到的那份真正的“轻松”与“自在”, 因而在他的词作中总是笼罩着一层幽深的苦恼与淡淡的感伤。“宝筝调,罗袖软。拍碎画堂檀板。须尽醉,莫推辞。人生多别离”(《更漏子》)即使是在欢歌宴饮中也免不了抒发一下离别的惆怅;“闲役梦魂孤烛暗,恨无消息画帘垂。且留双泪说相思”(《浣溪沙》)情感的纠缠使他百转千回;“劝君绿酒金杯,莫嫌丝管声催。兔走乌飞不住,人生几度三台”(《清平乐》)荣辱显达使他看透世间冷暖;“美酒一杯新熟,高歌数阙堪听,不向尊前同一醉,可奈光阴似水声,迢迢去未停”(《破阵子》)对光阴易逝、好景难在的痛楚更是久久萦绕于心。也许这正是他真性情的自然流露,而这恰恰是在现实生活中,特别是在明争暗斗、尔虞我诈的官场中无法抒发的,而这种矛盾正是形成大晏感伤情绪的根源之一。

        从《浣溪沙》为代表的令词看,这是基于这样的根源而后作者情感的直接宣泄,主观意志的自觉再现,在“忧伤”的发泄中寻找解脱和慰藉,内心郁积的情绪无从排解,只好凝结成愁恨二字倾吐殆尽。晏殊作为一朝宰相虽富贵显达,但是也会感受到人生的不如意,所以表现为温婉的清“愁”。

        可见,晏殊令词为代表的感伤情绪在唐转宋这一历史大背景下,促使宋代文人的心态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从个性张扬到心态内敛,从开朗自信到内心追求,这样的审美兴趣,这样的情感需求无不成就了宋词这样一个抒情载体。晏殊在这种大环境下或寄托、或哀怨、或相思、或旷达的将内心渴求着、寻觅着、探索着、坚持着的那一份情致化为哀怨悠婉、含蓄动人的小词,在词中寻觅着属于自己和读者的心灵领地。

 

注释:

①(元)脱脱等:《宋史》(卷311),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0195页。

 

 参考文献

[1] (元)脱脱等.宋史(卷311)[M].北京:中华书局,1977.

[2] 叶嘉莹主编,刘扬忠编著.晏殊词新释辑评[M].北京:中国书店,2003.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