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脑卒中伴焦虑抑郁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

作者:黄赤来源:《中外健康文摘》日期:2014-10-17人气:1278

   脑卒中又称中风或脑血管意外,是一组以及慢性起病、局灶性或弥漫性脑功能缺失为共同特征的脑血管病【1】。脑卒中除引起多种躯体功能障碍外,还时常导致心理活动失调,以焦虑、抑郁最为常见 。脑卒中后易出现焦虑抑郁综合征,心理因素在脑卒中的发生、发展和转归过程中 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做好患者的心理治疗工作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环节,对疾病的康 复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2]。

一、临床资料

1.1本护理组选择2010年1月——2011年1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100例年龄在39——80岁;男60例,女50例;100例患者均经临床与头颅CT或MRI确定诊断,诊断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局脑血管病会议通过的诊断标准【3】,患者生命体征平稳但存在肢体功能及言语功能障碍;排除昏迷,意识障碍极严重认知功能障碍者。

1.2准确评估

注:SAS测评分值50---60分者轻度焦虑患者,分值61---70分者为中度焦虑患者,分值70分以上为重度焦虑患者。

通过有目的地交谈、观察及SAS自评量表测评结果:轻度焦炉患者55例,中度焦虑患者40例,重度焦虑患者5例。

二、方法:

2.1正确自我认识:脑卒中后由于肢体功能、言语功能等出现障碍使得社会角色及社会功能发生变化,从而对患者的自尊及自我概念产生严重的影响,让患者了解并掌握相关的病理及护理知识,能改善他们的自尊和完善自我认识,提高自我护理能力,有助于患者积极配合治疗促进疾病康复。

2.2心理护理:

2.2.1创造良好的病室环境玩着入院时热情接待主动与患者沟通,介绍医院环境、主管医护人员、相关医院规章制度等,耐心解答患者的疑问,征求含着的需求,帮助其联系各项检查,使患者焦虑情绪放松安心住院,积极配合治疗。

2.2.2执行护理操作时应做到稳、准、块,用温和的态度、熟练地技术、通俗易懂的语言沟通方法赢得患者的肯定和信任,并及时给与患者安慰和鼓励增加他们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减少焦虑情绪。

2.2.3肢体活动、言语功能等受损能力的恢复与患者的焦虑症状的转归关系密切【4】。护士要经常巡视病房,给与患者基本生活护理,并指导患者及家属进行科学的、循序渐进的功能康复锻炼,配合肌肉按摩、针灸及电子中频理疗等治疗。帮助患者增加信心,鼓励其多做患肢的被动运动,防止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及费用综合征发生。勤更换体位,避免瘫痪肢体受压过久,发生褥疮等并发症的发生。

2.2.4关心尊重患者,尽力满足患者的心理需要,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改变消极的任由疾病摆布的生活状态,培养积极乐观的康复信念和生活方式,减轻忧虑情绪【5】。

2.2.5加强社会支持:

    良好的社会支持能够减轻患者的无助感,有利于保持乐观情绪,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减少焦虑抑郁情绪的发生【6】。责任护士及时将患者诊断、治疗及患者目前的心理状态向家属介绍,鼓励家庭成员在生活上多关心体贴患者,在情感上多支持,多理解患者不要流露处不厌烦或恐惧的情绪,以便患者能感到良好的家庭支持。同时责任护士还应鼓励患者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并常与好友保持联络,以及时宣泄自己不愉快的情绪。从而缓解焦虑情绪。护士应积极主动、耐心地与患者交流,让患者把自己的烦恼和苦闷诉说出来,指导患者主动寻求有效的社会支持,以提高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7]。要重视患者之间的支持关系,因为他们面临着共同的问题和共同的处境,他们不仅在精神上可以互相鼓励,而且行动上可以互相支持和促进[8],良好的社会支持有利于维护和提高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

2.2.6健康教育可以降低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9]。根据患者的年龄、性格受教育程度、爱好、心理状况得了解,制定计划选择不同的健康教育形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讲述康复的进程及进展情况,从而分散患者对自身疾病的注意力,减轻患者的焦虑等不良情绪。

2.2.7做好出院指导鼓励患者要适当、适度的进行功能训练了解定期治疗、复查、随诊的意义。

三、结 果

    通过上述护理措施,本护理组的100例脑卒中伴焦虑患者,通过再次进行SAS量表测评,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结果为:重度焦虑3例,中度焦虑28例,轻度焦虑39例,症状消失的患者30例,且每一位焦虑患者分测评值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四、讨 论

    脑卒后焦虑情绪的发生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作为护理人员应该有敏锐的洞察力,发现患者情绪的变化,尤其是心理因素导致的情绪变化,护理人员除了自身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外,还应提高与患者交流的方法和技巧,掌握基本的心理测评采取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可有效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改善了患者的焦虑状况,有利于患者病情好转;关心体贴 安 慰患者,以平静、轻松愉快的心情感染患者,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促进神经功能的恢 复,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促进疾病的康复。

 【参考文献】

【1】 杨 莘.神经疾病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99.

【2】 金桂萍.心理干预对急性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康复的影响[J].临床和实验医 学杂志,2009,2(1):151-153.

【3】 [2]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J ].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6(6):318-320.

【4】 何风叶,郭华,冯丛.心理护理对急性脑血管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干预.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11(4):298-299.

【5】 博文请,张静,于宏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心身症状和应对方式.94.上海护理2006年3月第6卷第2期对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4,12(4):281—283.

【6】 张伯全,包锡卿.脑卒中后及其心理干预的前瞻性对照研究.

【7】 付岚,李俊英,李虹.社会支持与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及护理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1):9~11.

【8】 杨廷忠,施卫星,许亮文.自我效能增强:临床护理的一种思路和方法[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5):393 ~396

【9】 陈秀丽,冯维.试析自我效能感对心理健康的影响[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11(4):270~271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