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本科院校少数民族女大学生体育态度与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
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而女大学生则显得更为重要,无论是在社会上还是在家庭中都扮演者很重要的角色。她们的身体素质将决定着我们下一代的人口身体素质,她们对体育的态度、认知、兴趣爱好、行为意向都会影响到她们将来是否会继续参与体育运动。近年来高校体育改革,逐步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为培养少数民族女大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对新疆本科院校少数民族女大学生的体育态度与为现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旨在找出影响少数民族女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因素,以期望帮助提高该群体的身体素质。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文以新疆教育部规定的13所本科院校为研究对象,共发放问卷650份,收回627份,有效问卷605份,回收率96.5%,有效率93.1%。从各高校的调查情况和回收问卷的情况来看,基本可以反映新疆少数民族女大学生这一群体的基本情况和特点。
1.2研究方法
1.2.1问卷调查法
对13所本科院校选定的7560余名少数民族女大学生,按照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650名维、哈、蒙、柯族等少数民族女生作为调查对象,对他们发放《新疆少数民族女大学生体育态度与行为的调查表》。为了保证调查问卷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又对问卷调查的部分女大学生进行了随机访谈,确保一致。
1.2.2访谈法
通过对问卷的加工处理,对调查对象的部分进行口头访谈,收集少数民族女大学生的体育态度、行为的看法、意见等信息。
1.2.3数理统计法
对回收的问卷及访谈的数据使用Excell 2003 进行处理。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2.1 新疆少数民族女大学生的大学生体育态度与行为调查分析
M·谢里夫认为,“态度是生物有机体对于对象和现象发生反应的准备状态,使个体的反应带有选择性、方向性以及一定的持续性”。由此可见,体育态度与行为是多方面因素共同影响造成的,其由动机、情感、意识等构成,为了分析少数民族女大学生的体育态度与行为,主要对其体育动机和体育锻炼意识等方面进行了调查。
体育动机是一个人在进行体育运动的内在动力,参与体育运动的动机是由心理上反映出来的,调查表明少数民族女大学生的态度是良好的,这表明少数民族女大学生对于参与体育运动是有兴趣和爱好的,随着接受教育的增多和周围参与运动环境的逐步改变,少数民族女大学生的体育态度也在积极向上发展。
表一 少数民族女大学生体育锻炼动机调查
动机 塑造形体 娱乐社交 兴趣爱好 体育成绩达标 锻炼身体 参加比赛 其它 |
比例(%) 31.6 18.6 26.6 7.0 11.6 1.6 3.0 |
体育锻炼意识是思想观念和心理活动的总和,在调查中了解到,85%的少数民族女大学生意识到体育运动的重要性,认为体育运动是必不可少的,对于自身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但是,在问卷中表现出只有一半的学生喜欢体育运动,与体育认识是相互矛盾的,间接的说明了少数民族女大学生体育参与的问题。
2.2 少数民族女大学生体育态度与体育行为的关系
正常条件下,一个人的态度与行为具有较高的一致性,态度与行为是统一的。但是,也有许多研究证实了在有些状况下态度与行为并不总是一致的,因此,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通常都先用问卷来测量被试的态度,通过已测量出的数据,被测人员的体育态度就会在其行为中反映出来。由此,我们可以认为,体育作为大学生的态度对象,它与大学生的个人健康、生活、学习和今后的工作等有着切身的利益关系,因此可以确定,体育态度与体育行为之间能够保持高度的一致性。
正确引导少数民族女大学生积极体育态度的形成,首先要加强体育理论知识的教学,让她们全面了解的体育,理性的认识体育;其次,提高活动的游戏性、娱乐性、趣味性,分解运动技术,降低难度,减少学生的挫折感。最后,认真了解每一位学生让她们他们真正体验到参与体育的乐趣和意义,真正的认识体育。
2.3 影响因素分析
2.3.1 体育意识对少数民族女大学生体育态度与行为的影响
调查中显示,有33.2%的学生怕苦、怕累、怕受伤,有12.5%的学生选择了“对自己没有信心”,有4.9%的学生选择了“不喜欢运动”,有29.3的学生认为自己“缺乏兴趣”,有11.1%的学生因为 “生理或身体因素”无法参与体育活动,有9.0%的学生是因为其它原因。具访谈中了解到,在南疆地区有很多的小学、初中、高中没有体育老师,体育课都是其它学科的老师兼职担当的,这就严重影响了体育意识的培养,对于学生尤其是女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体育意识的树立无疑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2.3.2 体育兴趣、爱好和习惯对少数民族女大学生体育态度与行为的影响
由于新疆冬季特殊的环境、气候、场地设备与师资条件,多数高校体育安排的体育项目为足球、篮球、田径、武术四项,有场地条件的学校安排多两项乒乓球、健美操,只有部分高校拥有可供学生使用的室内场馆,可以正常进行体育教学,这一问题严重的影响了少数民族女大学生的体育兴趣。通过调查65.2%同学选择没有适合自己的体育项目,那么体育教学对于她们体育兴趣的培养就会显得苍白无力,有多数同学爱好打羽毛球,由于场地的限制女同学在室外经受不了室外恶劣的自然环境,只进行半节课就回教室休息去了。由此可见体育兴趣、爱好、行为的培养是与好的场地设施、好的自然环境分不开的。
2.3.3 经济状况对少数民族女大学生体育态度与行为的影响
从调查中了解到,有41.5%的少数民族女大学生认为经济条件是影响其体育的行为的原因之一。对在校少数民族女大学生每月生活费情况来看,生活费在100~200元/月的女大学生占到总数的45.6%。其次,由于传统因素的影响多数少数民族女大学生的家庭都有3-5个孩子,她们的思想观念又是重男轻女的,所以很多少数民族女大学生在家庭中是不受重视的,这就导致她们的经济条件受到限制,没有多余的金钱来从事体育运动。根据调查,在新疆高校一些有偿服务体育场馆从事体育运动的人,大多数是汉族,很多少数民族女大学生都因为经济原因而放弃参与体育运动。综上所述,国家、政府、学校的大环境与个体因素的小环境都很高时,对少数民族女大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有一定的影响。
2.3.4学校体育环境对少数民族女大学生体育态度与行为的影响
调查中了解到,部分学校不重视体育锻炼,没有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体育环境,这就严重的影响学生对体育的重视程度,所谓 “上梁不正下梁歪”就是这个道理。其次,学校体育教育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尽量合理、适当的安排体育运动,促进学生体育行为的积极性,同时还应根据少数民族女大学生发展的特点,给予学生切实有效的体育锻炼机会,多组织一些适合学校条件、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的体育活动(校内体育活动拓展等等)。此外,学校要对少数民族女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与行为给予足够的重视,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充分开发和利用体育课程资源,为同学们创造一个良好的体育氛围,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3.1.1新疆普通本科少数民族女大学生体育态度与行为态势良好,参与体育运动主要动机来自自身的需要,思想重视程度较高,但是实际参与情况不佳。
3.1.2新疆普通本科少数民族女大学生倾向选择低强度、隔网型、休闲型体育锻炼项目,她们更喜欢自由的体育运动方式。
3.1.3体育兴趣和爱好是影响少数民族女大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主要个人因素,免费场地缺失、缺乏指导、学业繁重等问题是影响少数民族女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外部因素。
3.2建议
3.2.1学校加大投资力度,为学生提供免费场地和进行专业体育知识讲解。
3.2.2学校增加体育社团建设,利用体育社团进行有针对性的、活动多样的体育锻炼活动,激发少数民族女大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3.2.3学生积极培养自身参与体育运动的意识,将思想与实际行动相统一。
参考文献
[1]刘一民.孙庆祝.孙月夏.我国大学生体育态度和体育行为的调查研究.中国体育科技.2001.1
[2]杨华东.滇南少数民族女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现状调查与分析_以红河学院为例.安徽体育科技.2012.4
[3]雷慧.少数民族大学生体育课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甘肃科技.2010.6
[4]李仕丰.体育行为和大众参与体育运动的影响因素.体育与科学.2009.7
[5]张荣.体育行为和大众参与体育运动的影响因素.青海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1.6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