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后寒战的机制与预防对策——医学论文
麻醉后寒战,是麻醉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自身的一种保护性自发反应,由于麻醉药物产生的毒性会引起患者散热增加,引起体温的降低,刺激神经系统,促使骨骼肌收缩以应对这种突变,使麻醉区以外的骨骼肌不受控制的肌肉颤动,令患者在围术期焦虑不安,给患者的心理带来烦恼,进而影响患者的疾病恢复。麻醉后寒战的发生机制主要由于麻醉患者产热增加,体温调节中枢为保持恒定的温度主要通过骨骼肌收缩以增加热能的产生来加以调节,导致寒战现象的产生。 麻醉后患者苏醒时出现肌肉不自主、快速、有规律的收缩。对于麻醉后寒战的治疗,常常使用药物进行治疗,下面就关于麻醉后寒战的部分药物治疗进行简单的分析。
一、临床资料
1.1研究对象
选取我院在2012年1月到2013年12月期间136例(平均年龄在32~56之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组对比分析,每组34例,分别采取不同的药物进行治疗。第一组采用哌替啶进行治疗,第二组采用曲马多进行治疗,第三组为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然后观察对比分析。
1.2研究方法
对所有麻醉后寒战患者进行基本临床护理,所有药品按常规剂量使用,观察每组麻醉后寒战患者,在通过静脉给药后的反应。
1.3评价指标
根据麻醉后患者在10分钟内寒战停止的时间以及舒适度,来评判药物治疗的效果。
二、结果
第一组采用哌替啶(0.3mg/kg)进行治疗的患者在10分钟后有25例患者症状消失,8例减轻,1例未减轻,其中有4例患者出现呼吸困难,经有效抢救后恢复正常;第二组在用曲马多(1mg/kg)进行治疗10分钟后,有33例患者寒战症状均消失,另外1例,症状明显减轻,并无其他不良反应;对照组在10分钟后,30例麻醉后寒战患者仍就寒战,大部分患者感觉不适。由此可见,曲马多的治疗效果最为明显、有效,其中有33例患者寒战症状均消失,另外1例症状明显减轻,并未出现其他并发症,舒适度良好,而第一组采用哌替啶的患者中有部分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治愈寒战25例,减轻8例,未减轻1例,故而在治疗使用时曲马多相对较安全、有效。
三、讨论
对于麻醉后寒战的治疗,药物治疗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但对其进行积极有效的预防也是至关重要的。此外,由于寒战反应发生存在很多原因方面的诱发因素,因此,要根据常见的诱因进行积极的预防,达到双管齐下的效果,具体如下:
(1)低温。低温包括患者所处的环境温度过低,护理时对于患者的皮肤用消毒剂(易挥发)清洁面积过大,用冷盐水反复过度的清洗患者的体腔以及手术时输入低温库存血。因此,对于患者采取有效的保温措施是必要的,调整手术间温度,减少患者机体散热 ;麻醉前给患者盖好被褥或使用保温毯,尽可能的缩短皮肤消毒的时间及范围,消毒后尽可能快的铺无菌单,减少患者散热;手术过程中所输入的液体、库存血及冲洗体腔的消毒液等应适当的进行提前加热,防止患者过多的体温散热,避免寒战的发生。
(2)致热源的存在。如输血、输液,因此,在对麻醉后患者进行护理时,要认真观察患者的情况并对比分析, 及时处理输血或输液引起的致热源反应。
(3)病人心理因素。相关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时,密切关注患者的情绪波动,注意实时对患者讲解清楚,减轻患者的焦炉不安情绪。
(4)药物因素。手术前治疗应用多沙普伦或者术前给予镇静药等,可有效减少麻醉后寒战的发生。在手术过程中采用哌替啶也可减少麻醉后引起寒战的几率。故而在手术前或者术中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使用镇静催眠药进行预防麻醉后寒战的发生。
(5)缺氧。如果吸入氧浓度不够,就很可能出现低氧血症。因此,进行有效的吸氧是必要的,并且注意湿化,减少气管的散热。
(6)体温升高。常见于急性阑尾炎手术、急性腹膜炎手术等,存在严重的感染时,因此,积极有效的控制感染达到预防麻醉后寒战的目的。
综上所述,麻醉后寒战的发生主要是由于过多的热量丢失,导致体温的降低。故而,麻醉后寒战的预防首先要注意围手术期间的体温的正常维持,此期间要预热和湿化吸入气体,减少热量的流失,手术消毒完毕后要尽可能快的铺无菌单,减少病人体温下降,用以预防寒战。术前给予镇静药、中枢性兴奋药,可减少麻醉后寒战。因此,对于患者在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进行积极的预防及治疗,给患者的恢复提供可靠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贺显建,焦向阳,薛璋明等. 布托啡诺用于妇科手术椎管内麻醉后寒战的预防[J].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2010,31(6): 449-450.
[2] 周春梅. 盐酸曲马多、盐酸哌替啶、可乐定用于硬膜外麻醉后寒战的预防
[J].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2,20(12):82.
[3] 孟庆花. 椎管内麻醉后寒战的影响因素及治疗[J]. 重庆医学,2012,42(13):1335-1338.
[4] 张睿,顾小萍,张娟等. 椎管内麻醉后寒战发生的危险因素及预防的回顾性研究[J].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2,35(27):20-22.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
- 职称话题| 为什么党校更认可省市级党报?是否有什么说据?还有哪些机构认可党报?
- 《农业经济》论文投稿解析,难度指数四颗星,附好发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