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失范行为的反思---健全人格教育
人格是指一个整体的精神面貌,是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和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构建与培育大学生健全人格是大学教育的本质。著名教育家蔡元培曾说“盖国民而无完全人格,欲国家之隆盛,非但不可得,且有衰亡之虑焉”。然而,目前大学生的人格现状有令人不够满意乃至担忧的地方,缺乏社会责任感、敬业心和事业心,心理问题增多,甚至出现了人格危机,导致自杀、杀人等事件。缺乏健全的人格是大学生行为失范的深层原因,也是大学生失范行为的内因,在大学生行为失范过程中起到决定作用。面对社会转型期大学生人格缺失、行为失范现象,高校教育应根据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人格现状,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塑造健康人格,成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1、发挥校园文化潜移默化的作用
校园文化环境是大学生人格培育的重要外在条件。一个肮脏的环境培育不出环保意识和美学意识;一个充斥疯狂竞争精神的环境造就不了团结互助精神;一个教员不尊重承诺(无故缺勤、迟到等) 的环境教育不出责任感。校园文化建设要以人为本,不论是物质层、制度层,还是精神层,都要充分体现出对大学生的关心、尊重、理解和信任,使大学生的行为规范按照预期的目标来发展。创设尊重学生个性的、由学生主动参与的参与型、对话型教学环境;注重学风建设,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校园活动;高校老师也要增强自身人格修养魅力,把“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落到实处。积极向上的学校文化才能使大学生失范行为才会无处生根。
2、 实施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和道德
在大学教学中,要实施人文、科学、技术、艺术交融的和谐的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运用知识的价值观念,要把价值教育放在整个教育的首要地位。学校的教学安排和制度的制定应该把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作为重要的尺度来考虑,提高教育规范和制度在大学生中的适用性,并且要注重发挥大学生在价值观念形成中的主体作用。大学生道德教育的目的不是向学生传授和灌输特定的价值观,而在于教给学生一些澄清自己价值的技巧和自我评价、自我指导的能力,提高他们分析、处理道德问题和社会问题的能力,使他们能适应复杂多变的生活。只有使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敞开心扉,表露出自己的观点、闪现出思想的火花,教师才能因势利导,帮助学生树立自己的价值观,内化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规范大学生行为。
3、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
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就成为其人格缺陷的重要表现之一。一方面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发展大学生个性心理品质,提高大学生抗挫折能力和心理调适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团体辅导、个别咨询等方式帮助大学生解决心理困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和文明教养的水准。同时,学校可以加强学生团体心理辅导,发挥朋辈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学生管理过程中,教育工作者要关注大学生心理状况可以预防大学生失范行为的发生,并且对于行为失范的大学生还需要跟进对其教育管理和心理辅导。
4、实践中实现大学生健全人格
朱光潜在谈立志一文中认为,人都是有生气的时候,人生气了就需要发泄,需要活动。生气不发泄或者活动遇到阻碍会产生消沉,甚至出现破坏性的行为。因此,实现大学生健全人格需要调动大学生积极性、引导大学生主动组织积极向上的活动,在活动中形成责任意识,学会遵守规范和与人合作。在大学生失范行为研究中发现,高年级大学生失范行为低于低年级大学生,并且存在显著差异,这可能与高年级学生工学结合、实践锻炼有关。因此,学校应该广泛地建立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充分地为大学生提供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机会,组织他们最大限度地参与到社会活动中去,在实践中促进青年学生实现个性社会化并提高人格素养。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