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与艺术的一次完美融合——浅析电影《无人区》
电影作为第七艺术,从它诞生的那一日起就为人们所津津乐道。中国电影虽然起步晚,但依然是世界电影大舞台上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现如今,电影作为“负载一种民族形象、文化精神和意识形态图景的文化载体"更成为中国电影人不断创新、力求突破的艺术追求。但是在这种追求中,有人太注重电影的商业性而忽视了艺术性,也有些导演注重了艺术性但却在票房惨淡。宁浩的电影《无人区》无论在艺术成就上还是在商业票房上都有可圈可点的地方,《无人区》是如何做到商业与艺术的完美融合的呢?
一、 商业片与文艺片的区分
要想搞清楚商业片和文艺片的区别,首先必须要明白商业片与文艺片的不同。商业片是相对艺术片和纪实片而言的。指的是以票房收益为最高目的、迎合大众口味和欣赏水准的影片。它的一般特征包括集中了多种商业元素,比如邀请当红的影视明星参演,聘请知名导演进行指导。在画面效果上极力追求绚丽,夸张的视觉刺激,运用复杂的特技效果,达到视听感觉的极致震撼。在电影的宣传上,不惜成本在多种形态的媒体上进行大规模的宣传。并为防止盗版碟对票房的损伤,运用全国或全球同步上映的措施来达到利益的最大化。因为商业片主要是冲着票房回报去的,所以,评判一部商业片成功与否主要是看票房。因为上述的特性,商业片的作用主要是休闲和娱乐。好莱坞是商业片的生产地,像风靡世界的《变形金刚》、《终结者》、《阿凡达》、《虎胆龙威》等都是非常成功的商业片。
文艺片是文学艺术电影的简称。它区别与商业电影最主要的特性就是文学性和艺术性并存。因为电影集合了文字、图像、声音三种文学表现形式,所以欣赏起来有很高的的审美性。而文艺片正是深入挖掘这种审美性,满足一些小众的高层次的审美需要,而不是一味的像商业片那样去迎合大众的口味。所以文艺片常常指制片态度严肃,主题表现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叙事表现遵从大众化形式,同时又具有一定的个人特色和风格特征的一类影片。它通过导演的艺术拍摄手法和演员的艺术表演,使观众深刻的感受人类的美好情感,引起情感上的共鸣,从而达到影片拍摄的最终目的。文艺片同时又是集文学与艺术于一体的。文艺片通过那特有的气息体现它的特有特点。好的文艺片就像一种忽而入梦的心境,或者一种无缘故的感伤和一种微小的却很重的感受。像《阳光灿烂的日子》、《重庆森林》、《三峡好人》都是非常成功的文艺片。
文艺片和商业片的区别抽象来说,是一种是有条理的有套路的具体事实的表现,一种是没那么多的利益和光荣的抽象内在。我个人感觉商业片没有一个中心,就像葱。而文艺片有中心,有内涵,就像大蒜籽。而且文艺片是具有欣赏价值的东西,或许你过100年回头看,文艺片会让你感到欣慰,而商业片只会让你感到庸俗。其实最好的电影往往是能将商业元素与艺术电影元素很好融合的一类影片,比如像张艺谋的《秋菊打官司》,陈凯歌导演的《霸王别姬》,姜文的《阳光灿烂的日子》等等。《无人区》作为今年上映的一部宁浩的“老片”,短短几周就获得了两个亿的票房,而且这部电影还带有深深的宁浩“烙印”,符合艺术电影的一些常规要素,所以从商业与艺术融合的的尝试来说,这部影片不得不说是一个成功的范例。
二、 《无人区》作为商业片的特色:
《无人区》首先是一部成功的商业片,因为从一开始它就是寻求在影院播出公映,并以赚取票房盈利为目的的,而且其从题材选择;明星参演;视觉感受以及后期宣传上都是遵循着商业片的规则进行的:
1、 题材选择
在题材选择上,《无人区》是一部西部公路片,这种题材的电影在中国还比较少见,但是在商业片盛行的美国却是非常盛行的一类题材。《邦妮和克莱德》、《我心狂野》、《天生杀人狂》等都是非常有名的此类电影。西部公路片在商业上能够成功的原因在于这种类型的电影一般主人公会面对恶劣自然条件的挑战,于是就会更多冒险刺激,从而出现更多的戏剧性情节,吸引观众的眼球。所以在后期宣传上,《无人区》打出了中国首部西部公路片的招牌,就是为了从题材上来吸引观众走进影院。
2、 明星参演
在演员的选择上,无人区也是走了商业电影的明星套路。男女主演分别用当红明星徐峥和余男来担当。而当红谐星黄渤更是一改形象出演了一名贩鹰隼的反面人物。尤其是男主演徐峥,《无人区》这部片子拍摄在2009年,当时的徐峥已经非常有名,而四年后的2013年徐峥更是演而优则导,成功导演了自己的首部处女作电影《泰囧》,该片更是放映后票房一路高涨,成为目前为止中国内地票房冠军。现在的徐峥无论作为导演还是演员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而且四年前徐峥出演《无人区》时还有浓密的头发,而黄渤在演无人区时则是光头,《无人区》在宣传上也注意到这点,以“光头”黄渤追杀“长发”徐峥为卖点来拉观众。女主演余男更是化身西部钢管舞娘,经历了钢管艳舞,砂土活埋的两重天生活。这种利用当红影星刺激性的宣传,使得《无人区》从一开始就抓住了一些观众的好奇心,让他们一步步走进影院,这也是商业电影经常采用的方法。
3、 视觉感受
在视觉感受上,《无人区》极力营造大片的视觉震撼的效果,无论从一开始的贩隼老大开皮卡车撞翻警察开的北京吉普,还是后面的解放大卡车撞皮卡,在这部影片中,宁浩好像要誓将“撞”字进行到底。但这给观众带来的视觉感受是极其震撼的,这其中的很多镜头也是广电总局为什么会禁止其上映的原因。观众走进影院原本就是想看生活中看不到的一些视觉画面,这也是为什么带有暴力、色情色彩的电影会比一般电影更吸引观众,因为我们国家的电影还没有分级,所以《无人区》在审查上被封存了四年。相信随着未来中国电影市场的完善,这样的问题将会越来越少。
三、《无人区》作为文艺片的特色
无人区除了是一部成功的商业电影,还是一部非常不错的文艺电影。文艺电影区别于商业电影最明显的特征就是有深刻的主题和十分显著的导演特色。而《无人区》在这两点上无疑做的是比较到位的。
1、 主题
要想成为一部优秀的文艺电影,首先在主题的塑造上一定要有积极深刻的含义。《无人区》在一开始的旁白上就讲了一个关于两个猴子摘桃的故事。这个故事看似和整部影片叙述的故事无关,但实际上是和导演想要表达的主题息息相关的。其实说到根本上,《无人区》所要表达的主题是“利己”还是“利他”的问题。人和猴一样,生来都是自私的。为了能吃到桃子的同时不被老虎吃掉,两只猴子决定合作,一只在树上摘桃吃,另外一只负责放哨。摘桃的要留一半给放哨的,放哨的也不能擅自离开岗位。这就要求两猴不能只想自己,于是两猴变成了猴群,猴群变成了人群。开头的这个故事其实是想告诉观众,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是因为人放弃了自私。而徐峥饰演的男主角潘肖一开始对这种观点是不相信的,他认为人之所以成为人,不是因为放弃自私,而是因为人会用火。实际上,他还是认为人应该是自私的,这从他在片中两次用火的经历可以看出来。第一次用火是为了报复运黑油的兄弟俩儿,第二次用火是想要焚尸灭迹,这两次用火说到底都是因为一己私利,这也是为什么人物一出场可以不顾事实真相,颠倒黑白为贩隼的黑老大开脱。但是随着故事的发展,徐峥饰演的潘肖和余男饰演的舞女成为了那两只要相互依存才能生存的猴子,为了避免被老虎(贩隼老大)吃掉,两人在危机处互相帮助,直到最后潘肖为了救余男饰演的舞女用火点燃了卡车上的汽油,与贩隼老大同归于尽。虽然最后潘肖嘴里还是说人和动物最大的区别是人会用火,但是这次用火与他前两次用火的目的已经迥然不同,从人物行动的转变我们也更深刻的理解了导演想要表达的主题:在当下利己主义泛滥的今天,我们还是应当明白人和动物最大的区别是利他。
2、 导演特色
评判一部作品是商业片还是艺术片,其中有重要的一项标准就是这部作品所体现的导演特色有哪些,这些特色是不是该导演在艺术探索上一贯秉持或有所创新的。因为商业电影它的目的就是为了追求高票房,所以一般商业片的导演不太注重作品在艺术上的创新,也没有什么自己典型的艺术特色。他们只是单纯的迎合观众的口味,用媚俗的手法追求商业上高票房的成功。而与此相反,艺术片的导演往往在影片的艺术创新上有自己独到的手法,比如在张艺谋早期电影中,特别注重色彩及造型的运用,这也成为他彰显个人导演特色的一种名片。
宁浩的电影也有很浓厚的个人特色,因为他早期做过MTV导演的缘故,所以在他的影片中MTV式的镜头语言非常常见,除此之外,“非线性散乱式"的叙事模式、蒙太奇剪辑技巧杂糅并用等导演手法也是宁浩作为导演在“疯狂”系列中表现出来的比较显著的导演特色。但是《无人区》并不像“疯狂”系列那样多线索叙事,也不走搞笑路线,而是加重了荒诞性。更重要的是,宁浩开始更多地有逻辑、有意识地通过电影探索一些自己关于这个世界的认识及思考。拍摄时,他也对镜头选择等技术方面更为节制,不愿意像“疯狂”时期那样“没有道理,随便乱拍”。拍喜剧时他喜欢用小广角镜头,但《无人区》的现实感要求他使用标准镜头和长焦,更多地突出人物本身,周围的整个荒野仿佛是不存在的。从这些改变我们可以看出宁浩从自身来说开始有意的规避一些商业电影元素的运用,开始思考利用镜头阐释对于这个世界的认识,而这正是一个文艺导演与商业导演最本质的区别。
此外,宁浩将自己的黑色幽默特质在这部影片中也发挥到了极致,“‘黑色幽默’在表层的快感中,包裹着深重的苦涩与强烈的残酷,使观众在笑中觉悟到悲酸的苦根。”片中无论是余男饰演的舞女还是徐峥饰演的律师,都让人感到了黑色幽默的无奈。
总之,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宁浩的《无人区》这部电影即有商业电影的元素,又有文艺电影的追求,是一部商业与艺术完美融合的作品,这也是影片上映后,无论是票房还是影评人的口碑都很好的原因。导演宁浩也因此名利双收。这给我们一个启示:商业片和文艺片并不是水火不相容的,只要我们敢于打破形式,善于思考和创新,就一定能拍出像《无人区》一样商业与艺术相融合的优秀作品。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