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克莱斯顿《奏鸣曲》Op.19作品分析

作者:韩惠羽来源:《视听》日期:2015-03-11人气:8324

第一节 作品概述

保罗·克莱斯顿是美国20世纪著名作曲家,其中萨克斯奏鸣曲作品19被萨克斯演奏者广为流传,作者于1939年完成,是专门为Alto萨克斯所作。

克莱斯顿《奏鸣曲》作品19对演奏者了解近现代作品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从乐曲风格上,此曲不同于古典作品,它的旋律没有古典乐曲的稳定性。从曲式上,比古典作品相对自由。古典音乐严谨的曲式格式,在本曲中近现代作品的曲式特点十分明显,如节奏、旋律、和声等,都不同于古典音乐的乐思发展。节奏多采用三连音、十六分音符和附点音符交替进行的形式;旋律并不是按照古典音乐的拍号重音排列,在这首曲目中重音的出现更加自由;从钢琴伴奏的和声上看离调频繁,凸显近现代作品风格。

此曲对于演奏者提升演奏技巧有很大帮助。首先,古典音乐大部分的重音是按照拍号的标记演奏,而现代作品的特点之一就是重音自由,作曲者在这首作品中大量运用反拍重音的技巧,这对演奏者的演奏感觉有很大挑战。其次乐曲中出现大量的变音记号,演奏者初次演奏时,速度一定要慢,这对作品的完整度也是有好处的。最后,在乐曲的第一乐章中出现泛音,对于初学泛音的演奏者一定要反复练习才可达到纯熟的程度,为了乐曲的完整度,一定要将它练习得得心应手。

第二节 曲式分析

全曲分为3个乐章,第一乐章为奏鸣曲式结构,第二乐章为并列单二部结构,第三乐章属于自由变奏曲式结构。

第一乐章:奏鸣曲式结构。由呈示部、过渡、展开部、过渡、再现部组成。呈示部:主部为乐段结构,伴奏以8分分解和弦为主,开放性乐段。连接为4小节,与伴奏相互呼应。副部第二主题出现,与主部形成对比。结束部由伴奏演奏,材料来源于副部。过渡部:采用级进手法。展开部:引入部采用主部材料,与主部为平行关系,节奏音型拓宽。中心展开部将副部材料展开。再现部:属于动力再现,再现呈示部。开放性乐段。

第二乐章:并列单二部曲式结构,非方整性、开放性乐段,对比关系乐段。第1小节到第14小节为A呈示段,bD调,由a+a1组成,a与a1是对比关系。a段由钢琴演奏,a1段由萨克斯演奏。a1段采用a段的动机,方整性乐段,开放结构,旋律较抒情。第15小节至34小节为B段,由b+c组成。B段采用a段动机为素材,是a段动机的上增三度模进,c段与b段为对比关系。尾声采用呈示段材料。

第三乐章:自由变奏曲式结构。变奏曲式包括固定基础变奏曲、变体主题变奏曲和自由变奏曲。本乐章采用自由变奏曲式。a与a1是平行关系,非方整性乐段,伴奏以8分分解和旋和16分音型为主。旋律强弱对比明显。变奏一:并列单二部曲式结构A+B,A段出现新的主题,与a段形成鲜明对比,B段使用a段素材,在钢琴伴奏声部出现,非方整性、对比关系乐段,开放性乐段。变奏二:为乐段结构,采用a段材料,将a段动机上大二度模进。旋律抒情,开放性乐段,与主题是平行关系。变奏三:为复乐段结构。B段采用新的主题,多出现5连音、6连音,与主体形成对比。变奏四:再现主题,与主题是平行关系。

第三节 克莱斯顿《奏鸣曲》Op.19演奏难点处理

这是一首近现代的作品,由三个乐章组成。第一乐章是快板,第二章是慢板,第三乐章是急板,

第一乐章临时变音记号多,技术难度较大,吹奏时要注意音准及指法运用。乐曲中力度变化明显,开始部分使用强音记号,对演奏者的吹奏力度有一定要求。

在第7、8小节要注意重音的演奏,要使用爆发的力量,才能使其突出。12到13小节有渐慢回原速的速度变化,要注意与钢琴伴奏的默契配合。20小节的波音记号和渐慢的速度标记是不容忽视的,并且波音记号要注意小二度的音程关系,这一乐句在第一乐章的呈示部中起到了很重要的结束作用。27小节至33小节出现连线吐音,要做到清晰的演奏。在展开部72小节中,作者采用抒情的手法,大量运用速度变化和三连音做处理,所以要演奏的有连续的感觉,与呈示部做出对比的音乐效果。85小节有渐慢回原速的处理,演奏得巧妙些,这一乐句对整个乐曲的影响较大。在这首乐曲中,展开部的过渡部分很重要,凸显出作者的作曲风格,即强有力的节奏感。103小节出现泛音G,建议在练习基本功时,将泛音G作为重点练习,在演奏乐曲时,才能轻而易举达到要求。本乐章结束句做渐强处理,但是速度要保持一致,建议与钢琴多配合练习。

第二章是慢板、抒情的乐章,与第一乐章形成对比。力度变化很大,前半部多以弱为主,中间出现高潮部分,出现f—ff,音乐感觉很激烈,结束回到弱音。节奏上要注意三连音与四个十六分音符与附点音符的转换,容易出现速度越演奏越慢的现象,建议多用节拍器练习。第二乐章整体上遵循了古典音乐的格式,但是节奏上体现了现代音乐的元素。乐句从反拍起,附点音符使用频繁。

第三乐章急板,特点是变音记号多,装饰音频繁出现,并且装饰音上加重音记号,突出装饰音。这一乐章旋律的重音不在正拍上,这是现代作品的突出特点,本乐章将这一特点表现得十分明显。

虽然第三乐章速度快,但相对这一乐章,45小节后出现大线条,较抒情,速度保持不变,所以不要演奏得太跳跃。本乐章的难点在194—197小节,建议将这四小节作为基本功内容练习。结束句较有难度,除看清变音记号外,力度表情记号sfff必须表现得夸张,尽量达到完美效果。

参考文献:

[1]纳塔里奥.《十大世界古典萨克斯曲目》.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年版

[2]朱世达.《当代美国文化》.《美国音乐》,2001,4:4

[3]高佳佳.《音乐作品分析应用教程》.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9年版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