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闻传播学如何做到与时俱进——新闻论文
新时期新背景下,新闻学和传播学融合为新闻传播学,推动我国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下面我们就来谈谈,如何采取措施使国内新闻传播学专业做到“创新与改进”,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一、我国新闻传播学专业的发展现状
怎样继续推动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使新闻传播事业能够适应中国现代化发展速度,已经成为了当前新闻传播专业所要深入考虑的问题。当前,国内新闻传播专业,尤其是广播电视教育存在着以下几个严峻的问题:
(一)缺乏学科支持
广播电视专业想要取得发展,相应学科的支持是必不可少的,但是目前而言,国内科学分割的现象较为严重,无法对广播电视专业教育提供有效的支持,这也使学科整合的力量无法发挥出来。
(二)缺乏完整的体系
在发展过程中,我国的广播电视教育虽然从规模和数量上越来越大,但是总体而言,欠缺在培养手段、培养方式及培养层次方面的升华,培养效果并没有明显的提升,很多院校广播电视专业仅仅开设了广播电视一门课程,课程体系十分单调。
(三)新闻传播学专业理念还存在局限性
随着中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技术运用到了新闻传播学专业上,使新闻传播学朝着数码化、网络化、信息化发展,如果我们只把广播电视、传统新闻作为新闻传播教育,那就会跟时代远远脱节了。[1]
二、谈国内新闻传播学专业怎样做到与时俱进
上文中已经提到过,相比于国内,以美国和德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建立起了发达的新闻传播体系,新闻传播学的发展较为成熟,因此,想要做到与时俱进,国内新闻传播学专业一定要在吸取西方发达国家经验、加强国际合作、走国际化路线的同时,结合我国实际国情。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加强国际合作,建设新闻传播学国际性课程
1. 国内目前对新闻传播学的著作和论述还比较少,很多著作都是经过翻译而来的。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加强新闻传播学专业人才的外语培训力度,对管理人员与广大新闻传播学老师进行系统的培训,转变当前外语学习的“应试模式”,真正提升新闻传播学专业人才的外语实用水平和能力。
2. 如今是信息化时代,尖端技术与社会问题日益复杂,因此,想要对新闻传播学进行研究和突破,仅仅是靠一个高校或一个国家的力量是很难实现的,因此,我国一定要加强国内高校与国外高校、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联系与合作,吸取国际新闻传播学经验和教训。
3. 建设新闻传播学国际性课程。新闻传播学国际性课程的建立具有重大意义,在国际框架中,教师需要讲授学科知识,从而使学生的国际意识得到培养和提升。多年前,新闻传播学从国外传入到中国,多年后的今天,我们更应该融入到国际环境当中,推动新闻传播学的发展。
4. 加大新闻传播学留学生数量。除了加强国内新闻传播学高校之间的交流与往来之外,国家还要加大新闻传播学留学生的数量,同时吸收外国学生,招聘国际管理人员与教师,提高与国际新闻传播学之间的交流、合作。[2]
(二)提高新闻传播学专业的现代化水平
提升新闻传播学专业的现代化水平,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使用现代化的新闻传播学教学方式
课堂教学虽然是新闻传播学最初始的教学方式,但是新背景下,我们应当采取课堂教学和其它教学方式齐头并进的方法,在新闻传播学教学过程中更多的应用到数字化技术、网络通讯技术、多媒体技术与计算机技术,使新闻传播学教学更加丰富多彩。
2.采用现代化教育内容
目前,有很多新兴的软件和技术运用在了新闻传播领域,现代传媒技术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在新闻传播学专业中,我们要摒除传统的教育思想,鼓励学生跨学科、跨专业,先进行课程的进修,让学生认识到新闻传播业在我国未来信息产业和社会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加大互联网技术、计算机技术、数字化技术等科技前沿技术,让学者能够在新闻传播学中真正掌握、应用到这些现代化技术。[3]
3.采用现代化的教育思想
随着网络传播的快速发展,对传统新闻传播方式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很多传统传播的假设和理论受到了大众质疑,因此,目前国内已经有一些新闻传播机构开始实行“网络传播+传统新闻传播”这种新的传播理念,在进行新闻传播学教育时,教育思想也应当随之作出改变,做到传统新闻传播和网络传播的双向发展。
三、结论
总而言之,在我国,新闻传播学的发展还比较早,我们一定要对其发展抱有绝对的激情和信心,吸收国外先进经验,做到国际交流和合作,吸收国外先进的新闻传播学人才。同时,还要从本国教育出发,从现代化思想、技术、内容上入手,推动我国新闻传播学的创新和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张耀军.论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关系[J].北京:中国新闻学,朝阳科技大学,2008(12): 23-24
2.李广增.当代新闻传播学[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0:24-25
3.刘建明.现代新闻理论[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0. 36-38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