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儒家感恩思想对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启示
一.引言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新潮流和新思想不断冲击着传统的道德观念,这使得当代大学生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观念也在发生着显著的变化。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思想道德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念,已经成为各大高校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每个华夏子孙的道德修养和品质操守。先秦的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源泉,儒家思想的感恩教育几乎贯穿了整个封建社会。在社会主义新阶段,我们要想改善新时期价值观多元化下的社会道德问题,就必须从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中汲取营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而提高当代大学生的道德教育水平。
二.先秦儒家感恩思想
1.先秦儒家感恩思想的渊源
任何一种文化体系的形成,都不是凭空虚构的,都必须以历史上存在的既有文化为前提,即必须建构在对以往历史文化恰当的批判和继承上,我国先秦儒家感恩思想的形成便是如此。首先,人类的感恩意识是人在进化过程中逐渐地、自然地形成的,动物界普遍的“反哺报恩”现象便是这一观点最有力的印证。其次,我国先秦时期的宗法制主张宗奉祖先,也就是对祖先的感恩,这种感恩意识便是我国先秦感恩思想形成的主要源泉。最后,我国早期的传统节日也对先秦感恩思想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比如,清明节作为一个祭祀祖先的节日,流传至今,是华夏子孙感恩尽孝的节日。综上所述,我国先秦儒家感恩思想的形成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2.先秦儒家感恩思想的内容
先秦儒家感恩思想包括子女孝敬父母、臣子忠诚君王、弟子敬重师长以及朋友之间重情重义等内容。
孝敬父母是一种人类自然的、基础的情感,它是先秦儒家感恩思想的核心。“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等儒家经典作品都体现了儒家的孝亲敬老的伦理思想。另外,先秦儒家孝敬父母的感恩思想除了指给予父母物质上的满足外,还包括在精神上关心父母,使父母的内心的带满足,即“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 哀,祭则致其严。”
“忠”是“孝”的进一步延伸,在封建社会,忠诚于君王就是忠诚于国家,就是感恩于国家。我国古代是一种“家天下”的局面,由家庭发展为家族、再由家族组合成宗族、最后由宗族组合成一个完整的国家,这种家国一体的结构使得家庭里的孝道转化为治国之道,臣子要向孝敬父母一样忠诚于君主。“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孝慈,则忠”都体现了先秦儒家的忠君报恩思想。
先秦儒家主张“尊师重道”,他们认为,老师是学生的第二任父母,他们教会了学生做人的道理、传授给他们成长的知识,为此,学生要学会感恩老师。“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这些儒家名句都体现了先秦儒家尊师重道的报师恩思想。
我国自古就是一个人情社会,先秦儒家感恩思想主张朋友间重情重义,他们认为一个贤人应该懂得感恩朋友的相识、相遇、相知之恩。除此之外,儒家还提出了交友的原则,“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3.先秦儒家感恩思想教育的方式
先秦儒家感恩思想教育的方式主要有外在熏陶和自我反省两个方面。先秦儒家认为,人的思想道德是可以通过教育来改变的,孔子认为“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即人的感恩意识除了人们本身的善良本质外,主要是通过后天的教育和引导,这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外在熏陶对感恩教育的作用。自我反省是思想道德升华的关键,它通过外在的环境与内在的思想相结合,形成一个内在道德水平提升的过程。
三.先秦儒家感恩思想对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影响
1.当代大学生的道德教育的内容应与先秦儒家感恩思想相结合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他们的思想道德教育状况直接决定了整个民族的道德水平。我国先秦儒家感恩思想内容丰富、体系完整,在中华大地上传承了数千年,对中国人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因此,要想提高当代大学生的道德教育水平,就必须汲取先秦儒家感恩思想的精髓。
“仁”是先秦儒家的核心思想,也是先秦儒家感恩教育的基础,它包括“恭”“宽”“信”“敏”“惠”五种品德。先秦儒家主张“爱己”,即爱护自己,它不仅包括爱惜自己的生命,还包括爱护自己名誉、品德。当代大学生心理承受力弱,遇到困难,往往会采取自虐等极端的方式,这严重违背了先秦儒家的“仁爱”思想。因此,当代大学生的感恩教育应该从先秦儒家的“仁爱”思想开始,让当代大学生认识到自己的意义,学会爱自己。
先秦儒家认为,“孝悌”是“仁”的根本,即“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父母给予我们生命,使我们最大的恩人,除了生养之恩外,父母还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对我们还有养育之恩,因此,孝敬父母要发自内心地尊敬、孝敬父母,不让父母为自己操心,当代大学生的感恩道德教育应该继承先秦儒家感恩思想的精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感恩思想,以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孟子主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他将“爱己”推及到“爱众人”,对先秦儒家的“仁爱”思想做了进一步提升。这种“泛爱”的思想主张人们应当尊敬周边的人、学会爱周边的人,学会对周边的人感恩。在对当代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时要让大学生学会尊重让人、能够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从而使他们与周边的人建立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
2.当代大学生的道德教育的模式应借鉴先秦儒家感恩思想教育的方式
先秦儒家感恩思想有两种教育方式,一是外在熏陶,二是自我反省,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模式应该借鉴先秦儒家感恩思想教育的这两种传统方式。环境对一个人性格的养成十分重要,人的道德水平也可以通过外在的教育来提升,因此,高校应当开展弘扬先秦儒家的感恩思想的宣传活动,以营造良好的感恩教育氛围,从而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自我反省取决于自身的自觉性,是一个内在自我修养提升的过程,当代大学生的道德教育要求大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通过日常生活的点滴积累来提高自身的品德,从而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
四.结束语
先秦儒家感恩思想以“忠”“孝”为核心,内容丰富,体系完整,涉及了对父母、师长、朋友以及大自然等方面,对当代的感恩思想教育有重要意义。在现在这个价值观多元化的世界里,高校的感恩教育状况直接决定了整个民族的思想道德水平,为此,我们必须继承先秦儒家感恩思想的精华,提高高校的道德教育水平。
参考文献:
[1]赖万青. 先秦儒家人格教育思想对当代大学生人格塑造的启示[D].湖南师范大学,2014.
[2]刘汉香. 先秦儒家道德思想对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启示[J].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01:72-74.
[3]刘艳英. 先秦儒家感恩教育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