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齐白石诗歌美学浅探——艺术论文

作者:吴玉龙来源:《艺术品鉴》日期:2015-06-16人气:1542

    齐白石的诗歌美学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善于捕捉生活中细节,对平常的实物寄托着深厚的情怀;不拘泥于传统的规矩,至情至性;质朴平直,无矫揉造作成分。

一、善于细节的刻画和描写

古诗云:“诗堪入画方称妙,画可融诗乃为奇”。纵观历代文坛,“诗书画”三绝的名家,层出不穷。而题画诗句则是诗坛画苑中一束绚丽花朵。近代画界泰斗齐白石花鸟画的题诗更是文采绚丽,他为《不倒翁》题诗:“乌纱白扇俨然官,不倒原来泥半团。将汝忽然来打破,通身何处有心肝”, 乌纱、白扇、心肝等细节的描写让不倒翁的形象跃然纸上,让诗歌的落脚在不倒翁的特点之处。为《蟹》题诗:“处处草泥乡,行到何方好?昨夜见君多,今日见君少”, 草泥乡以及后两句的对比很好地抓住了蟹的生活环境和规律,说明作者善于把握生活中的小细节。为《樱桃》题句:“若教点上佳人口,言事言情总断魂。”为《白菜》题句:“不独老萍知此味,先人三代咬其根。”又题:“牡丹为花之王,荔枝为果之王,独不论白菜为莱之王,何也?”对于棉花,齐白石有诗赞叹说:“花开天下暖。花落天下寒”[1]。江河湖海、峻山奇峰、国仇民难是古往今来诗歌的主题,但齐白石反其道行之,以敬畏之情来赞美生活中常见的实物,说明作者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节。齐白石这样的诗歌还很多,一草一木都能成为歌颂的对象,对生活中各类细节的刻画使得他的作品散发出不一样的美感。

二、诗歌风格自然、朴素

    尽管齐白石认为他的诗优于画,但有的学者认为他的诗经常出现欠思考的词句,且过多使用口语。但实际情况是,齐白石旧体诗歌的写作还是相当严谨的,尤其进入中年以后,对词句的选择通常要经过反复的推敲,诗歌的意境也更加的高,对口语的运用也更加的浑然天成。齐白石的诗不拘泥于规格,不用辞藻堆砌,甚至会引入一些口头语,一些口头语的引入使得他的诗展现出一种自然、朴素的美感。艾青曾表示他喜欢齐白石的诗,题材来自于生活中日常的物件,自然、朴素,非常有特色。在“难得当年快活时,贫家只有老松知。不妨兰壁烟如海,燃节为灯夜作诗”中,齐白石用老松寄托对过往时光的怀念和向往,松树清新、浓郁的气息扑面而来,让人感受到诗歌的自然、朴素。齐白石说,“平生所作之诗,大部分是在出门坐车或在枕上未睡着的时候作的”。《自题诗五首之一》云:“那有工夫暇作诗,车中枕上即闲时。廿年绝句三千首,都被樊王选在兹。”为了使词句更稳妥,题旨更清晰,诗意更充盈,他会反复推敲,说:“只字得来也辛苦,断非权贵所能知。阿吾一事真输却,垂老清平自叙诗”。

    评说过齐白石诗歌的大家有很多,包括王闿运、王仲言、吴北江、胡适、郎绍君、胡沁园、黎锦熙、杨云史、黎松庵等,尽管对其诗歌有不同的意见和看法,但对其自然、朴素的风格大多持积极的评价。齐白石诗歌的诗材尽管来源于日常生活,但没有空洞的寄情,也没有无谓的言物,无论言物还是寄情,无论师徒搭话,还是题画,都是他生活境况、思想认知、情怀意趣的诗化[2]。在“老年画法没来由,别有西风笔底秋。沧海扬尘洞庭涸,看君行到几时休”中,生活小调、艺事、国难家愁、农事都融为一体,真切生动,朴实感人。“诗在寻常岁月中”是齐白石诗歌的真实写照,他的诗从生活中获取灵感、素材。

三、情调淡雅,意境高远

纵观老人的一生,我们可以发现,他的心境一直都在诗意里,那么朴素自然,那么清新湛如。身在闹市,心在南山。优雅如兰,处幽谷而自芳;淡泊如菊,临严霜而独立。任随功名和尘归,且把沉浮当茶饮。白石老人一生童心未泯,真心未泯,俗世的尘埃从未曾沾染他的心灵。所有这些,我们透过他的诗歌是可以看到的。

总体而言,齐白石画走兽的作品很少,诗歌描写的更少,不过关于松鼠的作品相对还是多的。白石老人在70岁之前很少画松鼠,偶尔画也不能得其神。到了75岁时,他特意买了松鼠,养在家里,每天观察写生,这才使得笔下的松鼠栩栩如生形神兼备。

齐白石75岁时应胡佩衡之邀,画了一副松鼠画。当时老人起了5张小稿,有一张是松鼠往树上爬的,有一张是向下爬的,还有两只松鼠在树上嬉耍的。最后,白石老人选定了以这一稿进行创作:一只松鼠爬到了枯松树顶,向下张望,试探着想跳下去,可又有些胆怯……为了突出松鼠的神情,白石老人只画了两棵树干,并把松鼠放在了画面最上端显著位置,在构图上很是奇崛。整幅作品妙趣盎然,气韵生动,笔笔磊落[3]。

白石老人爱画松鼠,是因为他喜爱这一小牲灵。在题《松鼠图》时写道:“不破仓壁,亦不害苗,一岭松风,独自居高”。原来,在白石老人心目中,松鼠俨然是一位悠然田园,无争于世,心性洁傲的高士。诗歌所展现的天然自得,心境高远的美感表露无疑,希望像松鼠那样快乐地生活,诗意栖居,安之若素,就算走到山穷时,依然谈笑若春风;即便行至水尽处,坐看云起亦如常。齐白石诗歌的这种美感,能修炼我们的内心,使我们有一颗强大的内心。心存美好,则无可恼之事;心存善良,则无可恨之人;心若简单,世间纷扰亦成空;心若素静,红尘十丈皆清明。

结束语:

齐白石以画闻名,但其诗亦有一定的造诣。在诗歌美学方面,由于没有受过系统的传统教育,其诗歌不拘泥声律格调的限制,大多质朴平直,处处体现着作者对生活细节的敏锐触觉,使得他的诗歌卓然天成,少了一份造作,多了一份纯真烂漫,具有非常高的美学价值。

参考文献:

[1]盛永年,洪孝侠.齐白石的诗比他的画还好[J].党史文汇,2013,(1):34-35. 

[2]苗连贵.诗人齐白石[J].福建文学,2011,(8):66-67. 

[3]郑智威.心诗自书——齐白石笔下的书法意蕴[J].中国书法,2010,(2):44-45.

本文来源:http://www.zzqklm.com/w/wy/14645.html  《艺术品鉴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