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文学作品中的西方文化以及英汉翻译
1. 古希腊罗马神话方面
古希腊文明是欧洲文学的发源地,对于西方文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因此想要深刻的了解西方文化,首先应该深入了解古希腊罗马文化传统。在整个西方文化发展过程中,古希腊罗马神话是重要的源泉孕育者,因此英美文学作品英汉翻译者应该不断学习古希腊罗马神话的相关资料,多了解一些典故。过去,古希腊罗马神话是许多西方艺术家的作品思路来源,如霍桑、莎士比亚、哈代、等,并且也是许多文学作品中名言、人名甚至典故的来源。比如,《乌鸦》——埃德加·爱伦·坡在这首诗的第8节中的“the Nightly shore”(源自Ghastly grim and ancient Raven wandering from the Nightly shore—)和“the Night’s Plutonian shore”(源自Tell me what thy lordly name is on the Night’s Plutonian shore!)想要表达的意思基本一致。希腊罗马神话传说中指出地府一共5条河流,其中“shore”主要泛指“地狱”,作者采用暗喻的手法,把冬夜的漆黑寂冷比喻为冥王地府的阴森幽暗。
大多数中国读者可能都不了解这些古希腊神话故事,因此在阅读时也很难理解,无法深入体会到作者想要表达的真实情感,在翻译的过程中也会感觉非常艰难,无法准确、形象的将原文蕴含的文化信息完全传递出来。又比如有这样一句话,“He was not Pygmalion, but Frankenstein.”如果按照字面意思直译的话,就是说“他是弗兰肯斯坦因,并非皮各梅良。”这样翻译的话相信中国读者都不懂,因为不了解这两个人的性格、特征,这样也就不能深入体会其中的深意。其实“Pygmalion”主要出自于一个古希腊神话:古代有一个名叫塞浦路斯的岛,岛上有个国王叫Pygmalion,国王用象牙雕刻了一个少女像,并且爱上了她。因此在西方文化中往往将“Pygmalion”比喻成“享受自己创造的美”。“Frankenstein”出自雪莱的一部小说,他在小说中是一个研究者,Frankenstein自己创造了一个怪物但是最后自己又毁灭了。因此在西方文化中将Frankenstein比喻成“作茧自缚”。因此,英汉翻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必须在了解这些古希腊神话故事的基础上完全理解原著,采用最恰当的语言进行转换,使中国读者能够更好的品读英美文学作品。
2.《圣经》故事方面
英美国家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文化在很大程度上都会受到宗教的影响,特别是基督教思想影响非常深远、广泛。通常西方人会把《圣经》作为他们的生活道德准则,《圣经》的内容深深的融入到西方文化中。在西方人的文学艺术以及日常语言中也会广泛应用到《圣经》故事。比如,“God forbid”、“Oh,heavens”、“for God’s sake”等已经成为西方人的口头常用语。实际上,《圣经》不单单是基督教的一部正式经典,而且也是一部内容、思想的经典文学作品。英美文学家常常为了丰富写作题材,进而巧妙的引用《圣经》中的词句、人物或者典故。比如,“Absalom’s hair”,本意是指押沙龙的头发,潜台词是“美丽反而是一种致命伤”;“Manna”在《圣经》中赐给以色列以及摩西人的食物,潜台词是代表意外收获。圣经的典故以及故事也被常常应用于英美文学作品中,其中英国诗人就是一个很好的代表,他的《力士参孙》、《复乐园》以及《失乐园》中都采用了《圣经》里的典故。
3.词汇代表的不同文化内涵
文化和词汇密切相关,每个民族的语言词汇中都可以看出这个民族的风俗民情、政治制度、经济、历史、地理以及文化艺术等,但是如果文化背景不同的话,相同的词汇代表的涵义也会有所差异。就日常生活称呼语而言就有很大的文化差异,比如,我国中国一直以来都赞扬“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在汉语中主要用“老”来表示对对方的尊重和尊敬,常常会也用“老王”、“李老”或者“老先生”。对于中国文化而言,年长通常代表只智慧、经验、身份,但是西方文化中,将“Old”这个词汇表示过时、落后于潮流等意思。并且在西方,年龄是个人的重要隐私信息,尤其是西方的女性非常忌讳他人询问其年龄。因此,西方人一般不会叫对方“old people”、“grandma”等,通常会直呼其名。其次,中西文化的差异同样体现在颜色词汇方面,从而影响颜色词汇含义大大不同。如,汉语常常会用“眼红”体现嫉妒的情感,用“走红”表示非常受欢迎,但是英语会用“be green with envy”表达嫉妒,“red”这个单词仅代表“负债”、“赤字”的含义,而不带有感情色彩,采用“black tea”表示红茶。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